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发的放射性肺炎与护理措施。方法将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行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发生放射性肺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发的放射性肺炎临床症状表现以发热、胸闷、喘息、周身乏力、咳嗽咳痰等为主,患者因疾病作用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对该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病情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针对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肺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放射科中每天进行的工作中诊断和技术是永不分离的两部分内容,高水平的放射技术可以为诊断提供优质的影像资料信息,帮助医生来下定影像学结论。影像诊断技术同时还会促进并监督技术的提升,放射技术在放射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必须采用现代化的影像质量控制来促进高技术水准的应用。

  • 标签: 放射技术 放射科 重要性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放射科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放射技术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结果放射技师技术精准娴熟,能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帮助医师诊断病情,促进临床治疗。结论放射技师的放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

  • 标签: 放射技术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关系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的放射耐受和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低剂量放射生物效应的发现为该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适应性反应,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和旁效应。低剂量放射生物效应的研究对于放射治疗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生和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现就其研究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低剂量 放射 适应性反应 超敏感性 旁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和临床护理。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90例宫颈癌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实施放射性直肠炎预防和护理,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实施放射性直肠炎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降低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从事放射性工作中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现状,增强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意识,完善其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减少辐射损伤的发生,提高其健康水平。方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方向;通过剖析案例了解辐射防护的现状;分析放射医务人员在辐射防护中所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国中西部地区医疗设备落后,医疗卫生资源匮乏,部分地区对医务人员辐射防护培训不到位,放射防护体系不够完善。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辐射防护意识、改进医务人员辐射防护方法以及完善医院放射防护体制建设,对医院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放射医务人员 辐射防护 放射防护体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体健康宣教对放疗病人的宣教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宫颈癌患者,观察临床给予放射治疗后获得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宫颈癌患者13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宫颈癌患者完成治疗后,<50岁1年生存率为84.38%;3年生存率为46.88%;5年生存率为43.75%;50岁-59岁1年生存率为91.94%;3年生存率为58.06%;5年生存率为53.23%;>60岁1年生存率为91.67%;3年生存率为69.44%;5年生存率为61.11%;在3年生存率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疾病患者,对其完成放射治疗后,因为出现复发转移情况后,较易导致患者临床死亡。患者的病期越晚,获得的远期疗效越差。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中国医学正在迅猛发展,不少医疗器械在治疗时多会产生发射性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就是人工放射性物资。这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身体健康,治疗放射性疾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要做好防护工作,对放射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放射性 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临床及X线诊断特征,强化小肠梗阻病症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46例病患临床资料。采取临床诊断方法对患者小肠梗阻性质作初步判断,结合X线征象诊断对梗阻性质、梗阻部位、梗阻程度作进一步分析,观察患者腹部立卧位片。结果46例患者均为单纯性小肠梗阻,经临床诊断与放射诊断分析,对梗阻部位及程度作出明确辨别后转临床治疗康复。结论因单纯性小肠梗阻病因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也存在不同,以科学的射线诊断分析方法,实施患者腹部立卧位片检查,能够保证检查涵括患者全腹部,更加准确的判别患者梗阻部位、性质及程度,便于实施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临床定向治疗。

  • 标签: 单纯性小肠梗阻 临床诊断 X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管癌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的初期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调强放射治疗,对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60例食管癌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初期效果完全缓解48例(80.00%)、部分缓解10例(16.67%)、无缓解2例(3.33);缓解总有效率96.67%。结论食管癌患者采取调强放射治疗效果显著,近期疗效优良,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食管癌 初期效果
  • 简介:摘要CT检查属于影像学上的检查,其工作原理与PET类似,概括来说就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发射正电子,然后经过人体后由于身体各部位密度的不同,对电子的透过情况也不同,从而在后方的成像板上形成不同电子密度的阴影,从而进行显像。CT运用的是X射线,通过扫描然后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形成影像图像。通常运用CT得到的图像分辨率是较高的,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很好的影像图像,CT在医疗卫生领域受到了青睐。下文从剂量指数、层厚的检定、定位灯等中心的校准和防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医用CT机 放射 剂量指数 层厚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继发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9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99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表现,其中10例同时有CT扫描。结果X线表现原发病灶为圆形、类圆形或斑片状模糊影像,有的病灶边缘清楚,或为肺段、肺叶实变影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有时在肺内病变与淋巴结之间可见条索状阴影,即结核性淋巴管炎。结论X线检查是肺结核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简单的方法。

  • 标签: 肺结核 放射摄影术 X线
  • 简介:摘要放疗作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但放射治疗有导致食管损伤、肺损伤、心脏损失、放射性脊髓病等的风险.尤其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瘤体积较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较多,食管往往不可避免地处于照射野内,放射性食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肺癌放疗并发症,有必要充分了解肺癌放射治疗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 标签: 肺癌 放疗 副作用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推量放射治疗配合全脑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实效。方法纳入肺癌并脑转移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全脑放射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配合三维适形推量放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推量放射治疗配合全脑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实效性非常确切,可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与缓解,且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三维适形推量放射 全脑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