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甫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

  • 标签: 沉淀 文化 散文
  • 简介:沉淀富含FⅧ因子、VWF、纤维蛋白原、XIII因子、纤维连接蛋白等,临床应用范围和用量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除用于治疗血友病A,在烧伤、外伤、DIC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多。冷沉淀中FⅧ因子极其不稳定,从全血采集到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再到冷沉淀的制备的很多环节都会影响冷沉淀的最终质量,如何对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制备优质的冷沉淀,笔者单位通过多年的探索与改进,积累了一套经验,与同行共讨。

  • 标签: 冷沉淀 制备 FⅧ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新鲜冰冻血浆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冷沉淀在我院临床的应用情况,了解临床医生对冷沉淀的认识及冷沉淀的供需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各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使用冷沉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使用冷沉淀的科室中,重症监护室(ICU)使用量最大,其次为胸心外科和泌尿外科;单次使用冷沉淀少于8U的占60.7%。结论我院ICU使用冷沉淀的数量最大,这与该科医生的认识有关,但同时也存在冷沉淀供应不足的缺憾。

  • 标签: 冷沉淀 重症监护室 认识 供应不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台河市人民医院输血工作中血液成分冷沉淀的应用对象及效果,探讨进一步提高临床科学合理应用冷沉淀水平的方法,加强临床医生对凝血能力低下患者冷沉淀的应用能力。方法对2008年~2010年七台河市人民医院临床血液成分冷沉淀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前后患者凝血能力的改善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七台河市人民医院2008年~2010年间共有43位患者应用了冷沉淀,共输冷沉淀62次,总用量为633单位,平均每次应用10.2单位,输注次数最多的为4次,每次输注量最多的为18单位,最少的为2单位,足量输用后,患者的凝血能力均得到改善。结论血液成分冷沉淀的输注对改善患者凝血能力低下有重要作用,不足是许多临床医生对冷沉淀还缺少认识,还需对其作用及用法用量进一步掌握,以提高科学、合理应用冷沉淀水平。

  • 标签: 冷沉淀 凝血因子 凝血能力低下 改善
  • 简介:本文对不同铝盐净水剂混凝沉淀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铝盐净水剂其混凝沉淀效果主要取决于加入水中Al2O3的量。复合净水剂处理低温低浊水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浑浊度高可以加快沉淀速度。铝盐净水剂还具有一定除铁、锰、氟化物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铝盐净水剂能够改变水中的pH值。

  • 标签: 铝盐净水剂 聚合氯化铝 复合净水剂 混凝沉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沉淀在治疗大量失血患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大量失血患者,对按血液中心制订的输血方案进行治疗,并在输血治疗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的患者15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查与观察组病案相似、输血治疗中未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的患者15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经过输血后创面渗血明显减少,但有3例死亡。观察组经输注冷沉淀后,有13例患者创面渗血明显减少,无死亡病例;观察组15例患者在输注冷沉淀后12~24h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浆PT、TT、APTT明显缩短(P<0.01),其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大量失血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并发的凝血异常,及时输注冷沉淀可提高血液循环中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

  • 标签: 大量输血 冷沉淀 凝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合理制定本站库存,确保血液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方法:统计本站2008年-2012年发往临床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及去白悬浮红细胞数量.分析冷沉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在临床应用及血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我站发出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发出数量与去白悬浮红细胞发出数量随着年供血量的增加逐年上升。结论:及时调整血液库存,制备并积极推广应用冷沉淀凝血因子。

  • 标签: 血液 冷沉淀凝血因子 去白悬浮红细胞
  • 作者: 姜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邻水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6385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5-01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由此明显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的上升。在医疗方面,人们对成分输血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医学上在临床方面对冷沉淀的研究不断的深入,成分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冷沉淀凝血因子不仅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身上,例如患者大出血、患有血友病、肿瘤、烧伤、皮肤黏膜以及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1],不仅如此,手术创伤或者多发伤等领域也有较为普遍的应用,这些方面均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表现出极度需求的状态。在冷沉淀制品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在《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其仅仅对FⅧ因子含量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作出相关研究[2]。对于FⅧ因子,其可参与内源性凝血的过程,可以在此环境下,形成内源性凝血活酶。然而对于纤维蛋白原来说,其主要在于参与血液的凝固一个过程。可通过各种的相互作用方式,与生物的相关组织来进行结合,然后将血凝块在胶原上来进行固定[3]。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重新进行溶解,并且对于已经凝固的血块,具有一定的液化作用,可有效的避免患者局部出现持续性的血栓形成。对于冷沉淀的制作,其过程即为凝血因子的浓缩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历全血、新鲜血液冰冻、冷沉淀几个阶段。但是各种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在任何一个阶段,均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情况,也因此会影响冷沉淀制品的质量。其影响因素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①健康人群中的FⅧ因子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献血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同样可产生影响。②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的影响,例如血流通畅度、是否出现凝块、溶血等情况,均可对全血中的FⅧ因子含量造成较为非常严重的影响。③融化以及制备的过程因素。冷链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我国在对冷沉淀的过程中,主要用到两种方法,即虹吸法以及离心法。传统的离心法,主要是将准备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放置于冰箱中过夜,直至其融化,冰箱保持在4±2℃左右。冰箱中的位置不同、融化时间长短等均可影响到冷沉淀的制备质量。那么如何用传统离心法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1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冷沉淀在抢救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例严重损伤大量输血后出现凝血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输冷沉淀前、输冷枕垫后12-24小时以及术后3-5天的凝血象和血浆的水平测验结果。结果患者在输注冷沉淀之后的12-24个小时和输注冷沉淀之前相比,血浆PT和TT以及APTT都明显呈现缩短的趋势,Fbg含量显著增加,Fn含量明显升高,对于差异显著;另外,其中有2例患者的D-二聚体和正常范围比较接近。在输冷沉淀之后的3-5天和输前相比,其中PT和TT以及APTT都明显缩短,P<0.05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发生大量输血之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输注冷沉陷,有效提高患者在血循环当中的凝血因素以及纤维蛋白等相关的凝血物质的含量,有效缩短凝血的时间,及时纠正凝血异常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冷沉淀 凝血异常 大量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冷沉淀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136例冷沉淀输注的病例,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拟定五种疾病分类。通常1U冷沉淀的容量为(255)ml,冷沉淀常用剂量为每10kg体重输1~1.5u,使纤维蛋白原水平维持在0.5~1.0g/L。成人出血2000mL,可考虑补充冷沉淀10u,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的各相关指标。结果冷沉淀输注在五种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治疗后有效率达94.2%。结论冷沉淀的止血功效逐步被临床认识并在各类疾病中得到大量应用1。

  • 标签: 血浆 冷沉淀 凝血因子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A/丙酮沉淀法对尿液标本中微量蛋白检出的效果。方法患者尿液标本150份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行TCA/丙酮沉淀法、CAN/TFA沉淀法、丙酮沉淀法检测。结果三组间蛋白回收率和所得蛋白点数均值比较TCA/丙酮沉淀法组最高,丙酮沉淀法组最低,三组间均数两两比较显示,TCA/丙酮沉淀法与CAN/TFA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与丙酮沉淀法、CAN/TFA沉淀法与丙酮沉淀法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A/丙酮沉淀法对尿液标本中微量蛋白检测敏感性强,准确性高。

  • 标签: 尿液微量蛋白 TCA/丙酮沉淀法 CAN/TFA沉淀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4年我市医疗机构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及临床输注现状,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缓解血液紧张,减少输血传播疾病,降低输血风险。方法对2012年—2014年我市十一县(区)医机构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我市的血小板使用量从97.0u(袋)增长到319.0u,年增长率为42.27%—131.16%;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由2736.5u增长到4402.5u。年增长率为3.53%—55.40%。截止2014年,19.57%的医疗机构输注血小板,36.96%的医疗机构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结论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虽然大幅增长,仍是少数医疗机构使用,大多数医疗机构输注的血液成分品种单一,只会常规使用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从未使用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血液的现象;血站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成分输血宣传指导,纠正不合理用血,降低输血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 使用量及使用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妇科大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病人出血及渗血的情况、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各相关指标一般先一次性给予血小板1-2个治疗量、冷沉淀4—10(320—800u)袋,然后再根据效果考虑是否继续补充。结果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可有效控制创面渗血、缩短出血时间及加速伤口愈合。结论血小板与冷沉淀的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止血及促进伤口愈合效果,可减少血液流失,值得在妇科大手术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小板 冷沉淀 成分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