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以往称之为增生性营养不良。迄今为止,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但外阴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和阴道排出物的刺激等解剖生理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 标签: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外阴瘙痒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VDNA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的生长方式与宫颈上皮内肿瘤的比较。方法采用黏膜高危型HPV-16和HPV-18传染人宫颈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建立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株,采用胶原筏培养方法对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分析其生长方式,再将其余宫颈上皮内肿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人宫颈上皮细胞通过HPV-16和HPV-18传染后,得到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其生长方式与宫颈上皮内肿瘤的生长方式类似。结论HPV传染对宫颈癌的早期阶段影响较大。

  • 标签: HPV 人宫颈上皮细胞 宫颈上皮内肿瘤 永生化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FH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经宫颈癌筛查,符合阴道镜转诊后阴道镜宫颈活检300人,术前均行FH+TCT+HPV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能力。结果:三种单独检测中HPV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TCT与FH无明显差异。联合检测中,FH+HPV特异度和敏感度优于TCT+HPV。结论:FH是一种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快速、有效,不需要依赖病理科的主观判断,对于基层医院快速评判宫颈癌有临床价值。

  • 标签: []FH TCT 宫颈癌
  • 简介:摘要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AL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尤其是在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机体吸入高浓度氧后会产生大量活性氧(ROS)物质,而ROS常被认为是一类有害因子,可引起机体细胞凋亡等一系列改变。研究发现,通过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凋亡可能减轻HALI;因此,本文就HALI与AEC-II凋亡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细胞凋亡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poA-1浓度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血清ApoA-1浓度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与我院体检中心2009年1月~2009年4月219例正常人群的血清ApoA-1浓度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210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组和219例健康组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ApoA-I浓度在ESCC组的pTNM和临床分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ApoA-1水平是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食管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清蛋白(HP-OVA)诱导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凋亡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接种VK2/E6E7细胞,分别以不同药物浓度(10、2、0.5、0mg/ml)进行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着HP-OVA浓度的升高,VK2/E6E7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且当HP-OVA浓度为10mg/m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达68.2%。HP-OVA诱导VK2/E6E7细胞凋亡的作用也很强,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卵清蛋白具有诱导阴道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和促进凋亡的作用,是非常理想抗HPV的杀微生物制剂。

  • 标签: 卵清蛋白HP-OVA 杀微生物制剂 人乳头瘤病毒 增殖抑制 凋亡
  • 简介: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一种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此病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但亦可发生在老年期。目前对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为此,我院采用中药坐浴加局部封闭治疗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鳞状上皮细胞 增生 外阴 局部封闭治疗 中药坐浴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Smad7对高糖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转染Smad7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细胞),分为强力霉素(Dox)诱导组和未加强力霉素的对照组,前者予Dox诱导24h后,给予高糖刺激,后者不加Dox诱导。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Smad2/3核转位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Smad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Dox调控的可上调表达Smad7的NRK52E细胞。NRK52E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可表达低水平P-Smad2/3(16.1%),与对照组比较,上调表达Smad7显著抑制高糖介导的NRK52E细胞P-Smad2/3核转位(30.3%掷58.5%,P〈0.01)。抑制α-SMA蛋白的表达,逆转高糖介导的NRK52E细胞E-Cadherin蛋白的下调表达。结论基因转染上调表达Smad7可通过抑制Smad2/3的活化和核转位而阻抑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 标签: 葡萄糖 SMAD蛋白 上皮细胞转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大豆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BBI)是否能阻断脂多糖(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下调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CCK8试剂盒检测LPS和BBI对HT-29细胞的毒性作用。用BBI预处理HT-29细胞6h,再用LPS刺激,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TLR4及MyDD8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NF-κB的激活。结果LPS1000ng/mL和BBI1000μg/mL对HT-29细胞均无毒性作用。LPS可显著地上调HT-29细胞TLR4表达,且上调作用具有时间与剂量效应;能明显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其下调作用与LPS浓度成正比;能明显激活NF-κB,且具有剂量效应;LPS对HT-29细胞的这种作用可被BBI显著地抑制。结论通过抑制LPS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TLR4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BBI能显著地阻断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胰蛋白酶抑制剂 BBI 肠道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蛋白 TLR4 NF-κ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宫颈无明确诊断意义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ASCUS的30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结果300例ASCUS患者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57例(19%),CINII级21例(7.0%),CINIII级4例(1.3%),宫颈浸润癌2例。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时,其组织病理学结果从炎症到宫颈癌均有可能,应引起重视。阴道镜检查可有效地检出ASCUS患者中的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的患者,对基层医院管理ASCUS患者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他克莫司(FK506)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C为研究对象,分为以下4组①阴性对照组,②TGF-β1(8ng/ml)阳性对照组,③TGF-β1(8ng/ml)加FK506(10、30、60ng/ml)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VEGFmRNA、α-SMA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HKC有基础量的VEGF和微量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阳性对照组细胞呈现出长梭形外观,α-SMA与VEGF表达明显上调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FK50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及VEGF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他克莫司可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抗肾间质纤维化的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诱导的VEGF及α-SMA的表达。

  • 标签: 他克莫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痹宁汤抑制TRPV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改善痛风性肾病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10只健康SD大鼠与30只ICR小鼠,体外实验培养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NKR-52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亚型1(TRPV1)、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磷酸化Caspase-1、GSDMD、GSDMD-N蛋白。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IL-1β、IL-18、TRPV1、Caspase-1、磷酸化Caspase-1、GSDMD及GSDMD-N蛋白表达水平,含药血清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痹宁汤通过抑制TRPV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发生,可减少肾小管内炎症因子的释放量,减轻痛风性肾病炎性损伤,TRPV1蛋白为临床防治痛风性肾病损伤提供新靶点。

  • 标签: 痹宁汤 痛风性肾病 炎性损伤 TRPV1
  • 简介:摘要子宫间叶性肿瘤来自子宫间叶组织,诸如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以及血管等。最常见是平滑肌来源肿瘤。现介绍一例来源血管周细胞的肿瘤。1

  • 标签:
  • 简介:摘要具有血管周上皮细胞分化的肿瘤(perivascularepithelioidcelltuMor,PECoMa)是发生于多个器官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上有独特表型的间叶性肿瘤,近年来PECoM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PECoMa的命名、临床及病理学特点、预后与治疗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 标签: 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 临床病理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近年来,尽管恶性肿瘤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肿瘤转移仍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肿瘤转移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这其中,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在肿瘤的局部浸润以及远处转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在肿瘤演进过程中,EMT涉及到多种分子机制,构成的复杂网络。TGF-β2、Wnt3等信号通路等因素都与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信号通路在上皮间质细胞转化及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 标签: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信号通路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和TBS系统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5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CT筛查,采用TBS诊断分类,同时按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其中少年组75例,青年组1073例,壮年组1520例,中年组790例,老年组73例,对其T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TCT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TCT检测阳性者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较高,其中LSIL为79.52%(66/83),HSIL为81.25%(13/16),SCC为100.00%(4/4)。宫颈上皮内病变患病率为6.71%(237/3531),其中以壮年组(43%)最高,依次为青年组(30.3%)、中年组(22.4%),少年组与老年组感染率较低,均为2.1%。结论TCT是检查宫颈癌病变的重要手段,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年龄趋向年轻化;TCT联合HPV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TCT HPV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妇科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临床医生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肿瘤的病理诊断,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癌前期病变以及交界性病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更是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范围、预后情况以及今后的生活质量。文章以宫颈上皮性肿瘤与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两种典型妇科肿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理诊断的研究现状问题及方式。

  • 标签: 宫颈上皮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