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石英在阴极射线下显示生长结构差异,可以区分不同世代石英斑晶,揭示岩浆演化过程。本次研究以西藏甲玛岩体中石英斑晶例,采用光学显微镜阴极发光仪(OM-CL)和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仪(SEM-CL)。研究表明甲玛矿区中基性岩体有5个世代石英斑晶。早期石英斑晶至少经历了两次岩浆混合作用:第一次基性岩浆混入,石英斑晶核部形成了浑圆状重熔表面,然后石英经历了较稳定生长阶段,形成均匀生长环带;随着岩浆快速上升侵位,岩浆储层中压力减小,导致第二次基性岩浆混入,形成富Ti波状、港湾状重熔表面和石英钾长石外壳。

  • 标签: 阴极发光 石英 显微结构 岩浆混合
  • 简介:  0前言  般而言,矿石开采和选冶导致大量硫化物矿石及尾矿暴露于地表,改变了矿石原有的物理和化学状态,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经风化淋滤作用将产生大量酸性矿山废水,致使周围水体pH值降低,重金属和硫酸盐浓度严重超标,破坏矿区生态环境[1].  ……

  • 标签: 富镉锌矿 近中性淋滤 重金属污染 矿山环境
  • 简介:对铜陵相思谷尾矿砂中重金属在生物和非生物条件下淋滤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两个动态反应柱进行实验(实验柱填充尾矿砂+污泥+秸秆,对照柱仅填充尾矿砂,进水SO42-1000mg/L,pH7.5)。结果表明,实验初期(0~20d)实验柱出水重金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柱,归因于柱内微生物加速了矿物分解和重金属淋滤;此后实验柱出水SO42-浓度逐渐降低,同时Cu2+、Cd2+、Zn2+、总Fe浓度分别降至0.1mg/L、0.1mg/L0、.4mg/L和1mg/L以下。据此推测,实验柱中出现了微生物作用下硫酸盐还原作用,生成了可以吸持重金属硫化物沉淀。研究结果表明,以稻草碳源、污泥微生物接种源构建尾矿砂-微生物体系,能够有效还原硫酸盐并去除重金属,该方法可以用于矿山尾矿原位修复。

  • 标签: 尾矿 硫酸盐还原菌 重金属 动态实验 淋滤
  • 简介:本文利用粉煤灰和城市污泥配施对毛乌素沙漠南缘沙漠土进行了土壤改良实验,以玉米盆栽试验效果探讨了可行性,实现了国内外首次用固体废弃物配施改良沙漠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固体废弃物使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有害元素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标准,C/N值符合土壤栽培要求;2)大大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使沙漠土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保水保肥性明显提高,pH明显降低,节约用水45%~48%;3)将本区沙漠土(松沙土)改造沙壤土和轻壤土。实验对干旱缺水沙漠进行农作物种植、恢复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也使固体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

  • 标签: 粉煤灰 城市污泥 改良沙漠土 陕西省榆林市
  • 简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拟定于2008年7月10~12日在大庆油田会议中心共同主办“深部地质过程、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学术研讨会”。以新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寻找油气资源是地球科学家面临新问题。地球深部流体、固体地幔、地壳、海底和大气圈等各个圈层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活跃因素之,不仅有重要地球动力学作用,直接形成金属矿产和天然气,还会引发多种自然灾害,因而地球排气和地幔流体研究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会议主要内容:1)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2)地幔流体地球化学;3)天然气水合物;4)大洋热液与深部生物圈;5)地震、火山、气体突出;6)深部流体与金属

  • 标签: 地球排 地质过程 学术研讨会
  • 简介:地球科学经过几百年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科技巨大进步,地球科学已向超宏观和超微观两个明显方向发展:天体行星科学和纳米地球科学。在纳米尺度上深入地球科学研究,有助于揭示些更本质机理和过程,这是地球科学发展条必然途径。纳米地球科学是近年来地球科学与纳米科技交叉发展起来国际前缘领域,极大地拓展了各个领域应用前景,纳米地球科学兴起必将引起地球科学场新革命。为了引导地球科学向更微观层次迈进,进步厘清纳米地球科学科学内涵及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地球科学 微观领域 行星科学 交叉发展 矿产资源勘探 中国地质学会
  • 简介:贵州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突发性强,其发生、发育过程不但具有明显季节性,且具有同步叠加、连续发生及交替出现等特点;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暴发频率也在逐年增大.其形成过程主要受岩性、地貌、灾害性降水和人类经济活动等条件影响.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决定了喀斯特地质灾害环境背景,如广布碳酸盐岩和陡峻地貌特征等,特别是挽近期构造运动对近、现代地质灾害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人为活动改变了岩(土)体平衡状态而导致环境地质灾害发生.

  • 标签: 喀斯特 地质灾害 形成条件 环境背景
  • 简介:冀北坳陷双洞背斜被破坏了古油藏:铁岭组灰岩中广泛分布油苗、沥青和油气包裹体指示地质历史时期本区大规模油气活动。灰岩中发育多期含油气包裹体方解石脉,说明本区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且每次构造运动都伴有较大规模油气活动,构造运动使古油藏发生调整和破坏。冀北坳陷中-上元古界勘探关键是有否好盖层和保存条件,中-上元古界上覆地层古生界和中生界均未遭受严重破坏地区勘探远景区。

  • 标签: 冀北坳陷 双洞背斜 中上元古界 油气包裹体
  • 简介:本文以滇西上第三系陆相砂岩铀矿研究非线性铀成矿作用。与铀矿化有关参数可分为矿化参量和控制参量,矿化参量以及矿化在控制参量中分布均遵从对数正态分布,控制参量(温度、压力和地球化学条件)耦合作用对铀矿化概率和平均品位控制作用是非线性,铀矿化在控制参量构成相空间中变化轨迹是复杂超曲面。非线性铀成矿作用具分形特征。

  • 标签: 铀成矿作用 铀矿化 上第三系 砂岩型铀矿 滇西 地球化学
  • 简介:大火成岩省成因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热点,涉及地球内部运行机制和过程、资源和生物环境效应等多个地学前沿研究领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不仅是中国境内第一个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大火成岩省,也是全球范围内研究程度最高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之。前人基于沉积地层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系列证据提出了该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头熔融"成因模型。深部是否存在"地幔柱头熔融"假说所预示大规模岩浆作用"遗迹",有待地球物理探测步检验。地球物理方法是探测现代地幔柱常用手段。本项研究集成利�

  • 标签: 作用遗迹 古地幔 地幔柱
  • 简介:众所周知,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受板块构造,包括火山岩岩石组合、系列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控制。但是在个较小构造单元内,如在个火山盆地内,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还与其形成岩浆房特征有关。辽西义县地区位于燕山台槢带阜新—义县盆地内,有义县(Rb-Sr等时线年龄127±

  • 标签: 火山岩 岩浆房 区域构造 岩浆流体动力学
  • 简介:本文仅以黔西南滥木厂、杨家湾等主要铊矿床(点)例,讨论铊地球化学与找矿有关若干问题。1关于铊作为找金指示元素研究铊与金地球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在矿物和矿体中常共生,且易挥发,用铊作指示元素找金,其异常较汞、砷大而清晰,特别是找隐伏金矿效...

  • 标签: 地球化学 找矿 黔西南 铊矿化
  • 简介:页岩油资源评价过程中,常用热解参数(S1)反映含油性。由于实验关系,所测得S1存在轻烃、重烃损失,更准确对页岩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通过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研究以及对样品抽提前后热解参数进行对比,对S1进行轻、重烃补偿校正,获得泥页岩总含油率参数,根据泥页岩排烃门限确定其可动油含量参数(S1/TOC)。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S1校正前后相差2-3倍,排烃门限对应S1/TOC=75mg/gTOC,结合黏土矿物含量(表征可压裂性),优选出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区:青段有利区主要集中在齐家古龙凹陷中北部及龙虎泡大安阶地中部,青二、三段集中在龙虎泡大安阶地中部与齐家古龙凹陷中南部。

  • 标签: 页岩油 含油率 S1校正 可动量参数的选取 有利区
  • 简介: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指示元素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原因。

  • 标签: 原生晕 地球化学分析 隐伏矿体 泥堡金矿床 贵州
  • 简介:超临界流体在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中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例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关键词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超临界流体香花岭收稿日期:1996-12-31修改稿:1997-3-10第一作者简介:邱瑞...

  • 标签: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超临界流体 香花岭
  • 简介: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Ni和铂族元素(PGE)主要来源,然而,不同矿床Cu、Ni和PGE品位和比例却往往存在较大变化,但关键控制因素远未弄清.……

  • 标签: 熔离 硫化物 岩浆 火成岩 峨眉
  • 简介:油砂是种重要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较为常用沥青回收方式是热碱水分离法。本文运用热碱水分离法处理了四川厚坝与内蒙古图牧吉两地油砂样品,并对上述两地油砂样品进行了镜下薄片观察、XRD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测定,对比分析了两者岩性特征和油砂热碱水分离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油砂中黏土矿物含量、油砂岩胶结程度及胶结方式、油砂砂颗粒粒径、油砂层遭受风化作用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油砂沥青热碱水分离效率,在设计油砂开采工艺流程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标签: 油砂 岩性因素 热碱水分离 沥青回收
  • 简介:凌源-宁城盆地是松辽盆地外围南部众多具良好油气勘探前景小盆地之,研究其中油气资源情况,在牛营子地区部署和实施了油气地质调查井——牛D1井。该钻井揭示侏罗系海房沟组可能为研究区重要烃源岩发育层系之。系统采集了海房沟组岩心,对其进行了岩石热解、镜质体反射率、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海房沟组浅部多为好-很好烃源岩,而深部多为差烃源岩和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主要为Ⅱ_2和Ⅲ型;浅部烃源岩三环萜烷、升藿烷和甾烷系列丰度较高,规则甾烷呈不对称"V字型";而深部烃源岩三环萜烷、升藿烷和甾烷系列丰度较低,规则甾烷多呈"反L型"。综合认为海房沟组浅部具有相对较强生烃潜力,但牛D1井海房沟组烃源岩成熟度较低,建议今后加强对海房沟组烃源岩展布和成熟度平面分布特征研究

  • 标签: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 成熟度 侏罗系海房沟组 凌源-宁城盆地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典型致密砂岩储集层,从成岩作用角度分析该储集层形成机理及物性分布规律对研究区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物源及沉积相分析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等化验资料,分析了砂岩主要成岩作用及绿泥石、碳酸盐岩、伊利石胶结等典型成岩产物平面分布、成岩产物与原生粒间孔、溶孔分布关系,并探讨了成岩产物成因。在上述成岩产物单因素分析基础上,综合判断划分出了绿泥石膜胶结+剩余粒间孔等7种成岩相。分析了不同成岩相类型物性,其中绿泥石胶结-剩余粒间孔、绿泥石胶结+溶孔-粒间孔储集层物性最好。

  • 标签: 单因素 成岩相 华庆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 简介:摘要:在模拟酸性土壤条件下,利用制备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铬酸根进行吸附实验。重点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复合体铬吸附能力影响,对比了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复合体有较强铬吸附能力,其铬吸附量低于铁沉积物而明显高于蒙脱石。铬初始质量浓度是影响复合体铬吸附量最主要因素,离子强度次之。吸附时间(12h以上)、温度、pH值对复合体铬吸附量影响很小;说明在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体有强且稳定铬吸附能力。

  • 标签: 羟基铁离子 蒙脱石 复合体 铬酸根 吸附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