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组合预测法应用于油气操作成本预测,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加权组合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并通过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百分比误差等指标比较,证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预测效果更好,能提高油气操作成本预测精度。图1表2参9

  • 标签: 油气操作成本 回归模型 灰色模型 组合预测
  • 简介:一维数字模型已发展到能描述地质参数演变影响储层气体扩散损失问题。这些现象理论模型,是根据物质通过多孔介质移动方程和气——水体系中热(动)力学理论提出来。数字模拟目的,在于预测整个地质时期储层气体损失和盖层以及上覆沉积物内游离气体分布情况。用修改水相享利(Henry)定律和气相李——克塞尔(Lee—Kesler)法计算气体平衡浓度。扩散系数是温度和压力函数。通过控制体积方法求解方程,并讨论了数字积分图。模型可处理任何一种边界条件和通过盖层气相运移通道。模型应用于典型北海气田盖层。对不同地质假设甲烷分布进行了计算。

  • 标签: 扩散模型 气体损失 储层 盖层 多孔介质 边界条件
  • 简介:对石油地质学家来说,渗透率是一个关键参数。在多孔介质模型中模拟压实和胶结过程,获得了砂岩储层中渗透率如何受到控制新认识。对简单砂岩,这种认识可用于预测渗透率。若模型孔隙几何形态完全被确定,使用流动网格模型则可直接计算渗透率。这种计算所取决基本原理,在物理上是严密。与许多以前预测渗透率方法相比,在计算中勿需调整参数,不需要附加测量或对比(例如,毛管压力资料或岩石薄片孔隙资料)。对于致密砂岩、石英胶结砂岩或致密石英胶结砂岩,由模型得出孔隙度和渗透率趋势与Fontainebleau砂岩样品测量结果非常一致。这些砂岩样品渗透率跨度几乎达5个数量级。这种模型也正确地预测了Fontainebleau砂岩孔喉大小分布压汞测量结果。我们发现,模型孔隙几何特性在空间上是相关,这种随机性偏离空间分布特征大大影响宏观特性,如渗透率。预测和测量结果一致性表明,空间相关性在粒间孔隙介质中是固有的。因此在这种介质中转移不相关(或任意相关)模型在物理上不具代表性。我们也讨论了把这种模式延伸到预测较复杂岩石性质。

  • 标签: 渗透率预测 孔隙度 地质模型 网状系统 空间相关性 岩石性质
  • 简介:针对楔状、递变型、不同砂地比及反射系数相差较大等薄互层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结合复数道,详细分析了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等属性特征.研究发现,不同模型对应不同瞬时属性特征.楔状模型,当0〈t〈T/2时,瞬时振幅随时间厚度增大而增大,当T/2〈t〈T时,呈负相关;当0〈t〈3T/4时,瞬时频率与厚度负相关.不同砂地比模型,瞬时振幅值随砂地比增大而增大,但在同一砂地比下,不同内部组合,瞬时属性也会有差异.等厚递变型模型瞬时属性值偏向反射系数大一侧,且瞬时频率倾斜程度更大.当反射系数由少变多,且极性变化时,瞬时属性特征也会越来越复杂.通过正演模拟可以定性分析不同薄互层瞬时特征,为薄互层地质解释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薄互层 正演模拟 复数道分析 瞬时振幅 瞬时频率
  • 简介:峰值预测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中长期产量趋势预测方法。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呈多峰态特点,采用多峰高斯模型,在产量—时间序列中引入最终可采储量作为边界条件,并首次运用于四川盆地中石油西南气区(以下简称西南气区)中长期产量趋势研究中,定量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结果表明:①针对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呈波浪式前进特点,多峰高斯模型可以进行全程、精细拟合;②最终可采储量(URR)是决定未来产量趋势主控因素,通过天然气开发潜力分析,估算西南气区最终可采储量为(4.1~4.5)×1012m3;③引入边界后,预测结果与勘探开发实际吻合度更高,在未来30年,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将快速增长,产量峰值(700~760)×108m3,稳产20年以上,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 标签: 峰值 高斯 预测模型 四川盆地 产量趋势
  • 简介:针对振幅属性预测民丰地区盐下砂砾岩体储层存在局限性,提出了利用频属性预测砂砾岩体含气性方法。首先,分别建立砂砾岩体含气与不含气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波场正演模拟,分析砂砾岩体特征,计算并归一化地震频带内含气砂砾岩体弹性参数,对比不同弹性参数随频率变化差异,构建敏感频弹性参数;然后,建立频AVO反射特征方程,对地震数据进行多尺度频率分解,通过目标函数叠前地震反演,得到频弹性参数。将频变反演结果应用于民丰地区盐下砂砾岩体含气性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率较高。

  • 标签: 盐下砂砾岩体 频变属性 弹性参数 含气性预测 民丰地区
  • 简介:1987-1996年,美孚公司在世界范围没有找到本公司勘探家所预测那么多油气储量。在某些年份里,总发现储量要远低于预测值。后来发现这里主要原因是在钻井前对勘探圈闭岩石总体积估计过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孚公司采用了新远景圈闭评估原则,其中包括在钻前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来表示岩石体积分布。在采用这些原则之后,对最近发现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勘探家们现在能够比较准确地估算未来发现储量。

  • 标签: 公司 油气储量 勘探 预测值 世界范围 评估原则
  • 简介:目前所使用砂岩成岩作用模型和概念是在过去20年里发展起来,它们在油气勘探中预测储层性能具有不同成功率。这些模型和概念并非全部都受到定量数据、观测结果和严格假说检验同样支持。人们普遍推导了砂岩孔隙度与当前地下深度和温度这样外在参数简单关系曲线,但这种曲线对已岩化砂岩很少有准确预测。现已证实,模拟压实和石英胶结作用经过校准数字模型在联系盆地模型时,如果对砂岩结构、成分和石英表面积有充分类比资料,那么就能成功预测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

  • 标签: 性能预测 盆地模型 成岩作用 砂岩 储层 神话
  • 简介:归纳分析了十红滩铀矿床成矿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初步建立了成矿系统模型,据此提出了成矿远景区段预测判据和级别划分方案,最后运用该成矿系统模型预测判据,在矿床外围地区预测了2片远景靶区,可供该区进一步找矿参考。

  • 标签: 十红滩铀矿床 成矿系统 模型 预测判据 远景靶区
  • 简介:非常规油气藏储量估算是一件非常困难任务,其原因是这类油气藏地质不确定性很大,多段压裂长水平井中流体流动型式极其复杂,而且还有其他很多复杂条件。为了解决这些复杂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处理评价流程,把传统递减曲线分析(DCA)法和概率预测法综合在一起。广延指数递减(SEPD)模型可以反映开采动态。我们储量评价流程有两方面的用途:(1)预测已有生产历史老井未来生产动态;(2)预测无产量数据新井未来生产动态。对于新油田模拟案例,要采用与所研究油田有关一系列设计变量,做出多种试验设计(designofexperiments,DOE),在对这些设计进行统计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而对于已在产老井,往往要根据重新增产处理、人工举升装置安装或其他因素对早期产量数据进行调整,以便能够反映真实产量递减趋势。然后根据最高产量对新生产井或在产老生产井产量数据进行分组,从而使类似的生产井具有共同广延指数递减模型参数。在采用生产井分组法确定了模型参数分布之后,就可以对单口生产井产量进行概率预测。文中介绍了非常规油气藏老并或新钻井生产动态概率预测方法。与其他概率预测方法不同,所介绍新方法要求对具有相似生产特征井进行分组,这样就可以获取自相一致广延指数递减模型参数,从而省去了必须确定与油气藏和完井参数有关不确定性麻烦。

  • 标签: 非常规油气藏 概率预测法 递减模型 产量 概率法 指数递减
  • 简介:为了研究阿拉巴马州侏罗系风成诺夫利特组(NorphletFormation)早期颗粒包壳及其对深部储层物性影响,我们开发了基于过程模型,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其他陆相常规及致密气藏勘探与开发。诺夫利特组是一套主要含气储层,埋深为6645m,温度为215℃,其中成分接近、具交错层理风成砂岩储层物性相差很大,有的是优质储层,而有的是劣质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在沉积之后不久形成颗粒包壳是造成深部诺夫利特组孔隙度差异高达20%、渗透率差异高达200md原因。我们在诺夫利特组沙丘砂中共识别出了3类颗粒包壳,它们形成于浅层地下水系统不同部位,并且对深部储层物性具有不同影响。在沙丘下陷到浅层超咸地下水中地方,形成有成岩绿泥石包壳,它们保存了很高深部孔隙度(20%)和渗透率(200md)。而在有周期性淡水注入稳定沙丘渗流带,形成有连续切向伊利石包壳,这类颗粒包壳保存了比较高深层孔隙度(高达15%),但渗透率却较差(小于1md),这种现象与后期高温成岩伊利石连锁形成有关。在颗粒因风力搬运而遭受磨蚀活动沙丘中,形成有不连续颗粒包壳,这类包壳出现在深部致密层中,石英胶结物普遍存在,孔隙度比较低(小于8%),渗透率也较低(小于1md)。这些认识与60口井资料相结合,用于绘制整个莫比尔海湾地区致密层和多孔层预测性等厚图,这些图件可用于布井、地质建模和油田开发。

  • 标签: 储层物性 模型预测 成岩过程 侏罗系 墨西哥湾 地下水系统
  • 简介:当与正常压力剖面在同一深度比较时,过压地层展示以下几种性质(I)utta,2002年):①较高孔隙度;②较低体积密度;③较低有效应力;④较高温度;⑤比较低层速度;⑥较高泊松比。测井资料测量了这几种性质并被用于测定过剩压力。此外,地震层速度还受到以上几种性质中每一种变化影响并且在地震勘探中根据反射振幅显示这种变化。因此,速度测定是孔隙压力预测关键。

  • 标签: 过压检测 速度分析 油气效应 叠后反演 叠前反演 孔隙压力预测
  • 简介:1前言1988年,由法国石油研究院(IFP)所属协会做出了Marmousi原始模型。由于它出现,这种模型及其声波有限差分合成数据已被全世界成百上千科研人员用于许多地球物理科研项目,直到今天仍然是出版最多地球物理资料集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软件性能进步使得对模型和数据集进行重大升级成为可能,因此有希望扩展该模型实用性日子将要来到。本文概述最新生成Marmousi模型和数据集——我们已命名为Marmou~2模型

  • 标签: Marmousi2模型 AVO分析 地震偏移 横波速度 纵波速度
  • 简介:密度反演不受常规预测技术许多缺陷限制,估算远景构造规模与实际油气聚集规模非常接近。密度数据很少有错误含烃指示,预测时间不会浪费在评估错误情况上,因此其预测更容易、更快捷、更可信。

  • 标签: 密度体 密度差异反演 烃类预测
  • 简介:布里坦尼亚(Britannia)凝析气田位于北海中部,大约蕴藏着4.3Tcf湿气地质储量。该气田正在开发,采用了装配有36个井槽单一采油、钻井和居住平台(安装在10井槽底盘上)以及约距平台15km一个海底管汇中心。为了满足销售天然气需要,当前正在这两个位置预先钻井。预计1998年10月初次产气。根据测井和岩芯数据,本文介绍了该气田井下产能概率估算方法研究过程。这种方法取决于利用井下动态解析模型一种决策树处理法,而这个解析模型则已与几口评价井试井单井径向组分模拟模型进行了拟合。这里分析处理分三步:(1)把径向组分模拟模型调整为评价井中途测试(DST)数据,以便为非达西表皮效应和毛细管数效应等提供调整参数。(2)然后利用这些调整参数提供较长期向井流动动态模拟预测,并且为复制这些较长期预测结果设计一个解析流入方程。(3)结合适当垂直举升动态关系,将这个解析流入方程纳入决策树中,并通过识别输入数据不确定性,利用这一方程求出单井产气能力概率“S”曲线。然后将单井“S”曲线合并在一起,以得出对总体井下产能概率估算,并用于优化该气田开发方案。

  • 标签: 凝析气藏井 试井 单井径向组分模拟模型 布里坦尼亚凝析气田 相对渗透率 油管动态曲线
  • 简介:采用数学预测模型对气区产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数学模型角度论证天然气业务发展规划主要指标的科学性,对指导天然气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编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气田常用产量预测模型特点及适用性进行总结和评价,从中选出不受模型分类因子正整数取值限制广义Ⅰ型预测模型和广义Ⅱ型预测模型,以及目前常用广义翁氏模型等3种预测模型对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产量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结果表明:(1)3种预测模型对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产量发展趋势都有着较乐观预测结果,由于各自数学原理不同,预测结果中峰值时间、峰值产气量、峰值产气量发生时累积产气量等存在着差异;(2)广义Ⅰ型预测模型和广义翁氏模型在2021—2030年预测年产气量均在(200~210)×108m3左右,更符合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发展形势,其预测结果更为可靠;(3)广义Ⅰ型预测模型预测峰值时间出现在2065年,峰值产量285×108m3,相对稳产期17年,而广义翁氏模型预测产量峰值时间则在2050年,峰值产量270×108m3,相对稳产期11年。

  • 标签: 预测模型 产量 常规气 变化趋势 峰值 四川盆地
  • 简介:相态可以变化混合物中气相和液相,经常有着明显不同物性。因此迫切需要预测原油在不同环境条件管道或孔隙介质中流动时,其气、液相饱和度变化。本文给出了原油物性变化时,气相体积变化经验公式。认为对于远离临界状态流体,当压力变化时,气相体积变化可以用流体饱和压力和无因次压力计算出来,而不用考虑温度以及流体类型。经验证,所计算得到体积变化值非常准确,可用于地面分离、地面多相泵入泵出和流量计算,并可预测油藏中相饱和度变化。

  • 标签: 地下 原油 气相 体积 变化 预测
  • 简介:介绍了Joshi均质油藏多分支井产能模型、我国学者程林松多井底分支水平井产能模型和考虑井筒内压降油藏与井筒耦合模型产能公式,并对各产能模型进行了系统比较,对各产能公式适用条件及油田实际生产指导意义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多分支井 产能模型 油藏/井筒耦合 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