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

  • 标签: 研究所 研究室 新疆 实验 矿产 选冶
  • 简介:西南低山丘陵区,河流宽缓,两岸高漫滩和I级阶地发育,多具二元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易引起水库浸没问题。浸没评价中根据卡明斯基双层介质公式计算的壅高水位,需根据结合水动力学原理折减,得到的上部含水带水位才是粘性土中实际地下水位。本文在分析某电航工程水库地质条件基础上,应用结合水动力学原理,计算雍高地下水位,预测水库浸没范围、影响程度和类型,并提出了处理措施的建议。

  • 标签: 运移规律 结合水 承压水位 起始水力坡降 沼泽化 减压井.
  • 简介:为了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土方计算更为准确,控制工程费用,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DTM法(不规则格网法)、断面法、方格网法和等高线法等进行了分析对比,讨论其原理,精度和适应性,并用实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因地制宜,综合权衡精度、速度、成本对土方量计算方法进行抉择,才能达到方案最优。

  • 标签: 计算方法 石方 土方 对比研究
  • 简介:运用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西天山备战铁矿成岩年代,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矿床成因.通过对备战铁矿矿带南侧花岗斑岩样品中分选出的锆石单矿物颗粒进行锆石U-Pb法同位素定年,获得谐和年龄为(301.36±0.39)Ma.初步认为备战铁矿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备战铁矿成矿环境为晚石炭世裂谷闭合环境,成矿岩浆形成于海陆交互相.矿石与围岩在成因上有联系,来自富集地幔,喷发过程中含矿岩浆与陆壳物质或花岗岩发生混染,形成铁矿床.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后期矽卡岩化改造富集型磁铁矿床.

  • 标签: 备战铁矿 锆石U-Pb法 成矿年代 矿床成因 地质意义
  • 简介:对松湖铁矿和备战铁矿矿床地球化学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松湖铁矿产于陆源岛弧环境,先由火山作用形成沉积型铁矿,后形成含矿热液加富矿床;备战铁矿产于大洋岛弧环境,前期通过沉积作用成矿,后期在矽卡岩化作用下矿体富集成矿。

  • 标签: 松湖铁矿 备战铁矿 地球化学 成矿特征
  • 简介:土壤物质成分,主要受控于成土母岩的岩石类型与矿物组成。平谷平原区具有适宜大桃种植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这与平谷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土壤中多项有益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北京市其它地区。平谷区内的不同地区大桃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也存在着差异,以平谷东部大桃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为丰富。

  • 标签: 土壤 大桃 地质背景 适宜性
  • 简介:齐III金矿位于西准噶尔安齐断裂上盘,与西部哈图、齐II金矿及东部齐IV、宝贝、灰绿山金矿构成哈图成矿带。賦矿凝灰岩、凝灰质泥岩及凝灰质粉砂岩发育白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蚀变。成岩成矿过程可分为草莓状黄铁矿阶段⑴、白云母-石英阶段(II)、孤立黄铁矿阶段(III)、硫化物-自然金阶段(IV)、方解石-黄铁矿阶段(V)、铁白云石-钠长石阶段(VI)和石英-方解石阶段(VII)。含砷黄铁矿的As与S含量呈负相关,晚期黄铁矿几乎不含砷。稀土元素模式为右倾,Cs,Rb,La,Ce、Ti,V,Cu,Zn在强蚀变凝灰岩中亏损,说明它们被热液从围岩中萃取迁移带出,Cr,Ni,Mo被流体带入围岩。硫化物-自然金阶段(IV)形成温度为301℃-340℃,硫逸度log/(S2)为-8.1--10.8,其值高宁哈图金矿低于东部宝贝金矿,暗示由西向东成矿深度逐渐变深。

  • 标签: 西准噶尔 齐III金矿 成矿阶段 元素迁移
  • 简介:锦屏一级坝址左岸发育的深部裂缝是该工程特有的地质现象,深部裂缝的成因机制及裂缝发育段岩体的工程地质性状直接关系到坝址左岸山体的稳定。因此,研究深部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左岸山体稳定性影响,对确保工程安全意义重大,可为支护处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 标签: 深部裂缝 发育特征 锦屏一级水电站 左岸山体稳定性
  • 简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大型勘察设计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亦是国际国内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目前国内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对项目的运作情况,提出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运作模式。通过对目前国内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独立运作模式和一体化模式的对比研究和分析,结合典型的工程实例,总结和分析了采用一体化或近似一体化模式运作项目的优劣和经验。针对目前国内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实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模式的困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供相关部门或同行参考。

  • 标签: 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 一体化模式
  • 简介:普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根据岩石特征及测井相对该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特征以及影响储层的因素等分析表明,家河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一三角洲及湖泊沉积,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等微相;储层主要表现为低孔一低渗、特低孔一特低渗,储集孔隙空间为粒内溶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裂缝一孔隙型是主要的储集类型;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

  • 标签: 储层 须家河组 沉积相 普光地区
  • 简介:遥感解译与查证中将遥感影像图传输至RGMAP系统中,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解译查证质量。其主要过程为:遥感影像转换→逐格网校正→生成1:5万标准图框→图像裁剪套合→DGSINFO编辑→RGMAP传输→定位查证。该方法在白音图嘎公社幅1:5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遥感解译与查证实验成功。

  • 标签: 遥感解译与查证 RGMAP 白音图嘎 内蒙古
  • 简介:北京市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具备建设地下水库的基本条件。本文在确定永定河地下水库水资源人工补给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方式的入渗能力,提出了地下水库的人工补给方案,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的预测结果和有效储水率计算公式,首次研究了地下水库的储水能力,分析了永定河地下水库的水资源补给效果。结果表明,永定河地下水库水资源人工补给能力最大可达18.93m^3/s,回灌地表水2.42×108m^3的情况下地下水位最大回升32m,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09×108m^3,回灌后1年和5年的有效蓄水率分别为78.6%和46.8%,北京永定河地下水库具有较好水资源回灌能力、储存能力,地下水人工调蓄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 标签: 永定河地下水库 地下水人工补给 回灌能力 储存能力
  • 简介:同位素技术是研究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平原区地下水进行了取样分析,运用同位素技术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运用^3H和^14C的测年技术确定了地下水年龄;利用D和18^O关系曲线探讨了地下水的起源;按照是否积极参加了现代水循环的原则将第四系地下水划分为浅层水和深层水;对浅层水和深层水的更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浅层水广泛分布于北京平原区,径流条件好,更新快;深层水主要分布于永定河、潮白河冲洪积扇下部及冲洪积平原的深部地区,补给条件相对差,与现代大气降水联系弱,径流条件差,更新慢。

  • 标签: 北京平原区 同位素 地下水年龄 更新速率 地下水循环
  • 简介:夏日拉裂松动体位于雅砻江中游楞古水电站上、下比选坝段之间,规模达1300万m3,其所在河段的岸坡稳定性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楞古水电站坝段选择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勘探揭示成果,进行边坡变形分带,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计算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强松动岩体在蓄水+暴雨、蓄水+地震两种工况下失稳的可能性大,失稳方量约510万矗,该研究成果对楞古水电站坝段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楞古水电站 拉裂松动体 变形分带 稳定性
  • 简介:花脑特银多金属矿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东乌旗-锡林浩特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矿区铅锌矿化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和上泥盆统安格尔因乌拉组中。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相鉴定基础上,对矿区不同成矿阶段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和LRM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钾硅化阶段有关的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82T-43代)、高盐度(36.83%-51.32%NaCleq)、富含成矿金属流体。云英岩化阶段为中高温(281T:-374?)、低盐度(0.71%-4.65%NaCleq)流体,石英-绿泥石-硫化物阶段主要以中温(192T:-279尤)、低盐度(1.05%-5.56%NaCleq)、富含C02、CH4流体为主。早期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和矿石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研究表明,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与区内正长花岗岩有成因联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由高温、高盐度流体向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主成矿阶段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大气降水的加入和流体沸腾导致成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造成金属矿物沉淀。结合矿区矿化和蚀变空间分布特征、成矿物质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认为,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为与正长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

  • 标签: 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 简介:在地质调查及试验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牦牛沟泥石流的发育环境及发育特征。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泥石流沟的具体特征,分析研究了牦牛沟泥石流的运动及动力特征,包括流速、流量、总量和冲击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对沟口移民安置场地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泥石流 发育特征 运动特征 动力特征 移民安置场地 防治措施
  • 简介:针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露头样品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高的现状,应用降解率法,探讨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恢复。结果表明,有机质丰度恢复取决于有机质类型,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以Ⅱ型和Ⅲ型为主,也有部分I型。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存在差异,I型、Ⅱ型、Ⅲ型有机质的原始有机碳恢复系数分别为2.45、1.42、1.04。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Ⅱ型的烃源岩,进行恢复前后的有机碳及生烃潜量变化显著,烃源岩评价等级也显著提升,而有机质类型为m型的烃源岩无论是有机碳还是生径潜量变化却不大。

  • 标签: 高-过成熟烃源岩 有机碳恢复系数 有机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