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地质科技档案是在地质技术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当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地质历史记录[1].地质科技档案的基础是地质科技材料,而地质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工作是根据地质项目的日期而定.下面从地质科技档案的形成、使用、利用方面谈谈地质科技档案信息的流失原因.

  • 标签: 保管工作 保护意识 法律意识 地勘行业 地质科技档案
  • 简介:通过对安徽省地质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对全省地质科技人才的数量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岗位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地质科技人才 创新机制 人才培养
  • 简介:2006年11月1日至4日,由我会联合华东各省市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举行,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30多位地学专家和地质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商如何推进新形势下地质找矿工作,提高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水平。论坛进行院士专家学术报告、大会学术交流和野外地质考察等三部分。论坛编辑出版了“加强地质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论坛论文集。江西省副省长熊盛文、原全国政协常委、地矿部部长朱训等领导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我会有10名代表参加会议,1人在大会上做典型发言。

  • 标签: 地学科技 论坛 华东 地质学会 野外地质考察 地质工作
  • 简介:中国国石应以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国人喜爱和世界称誉的玉石为标准,昆仑山产出的和田玉最符合这些标准,建议作为中国国石。和田玉历史悠久,名扬古今中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祟敬,是世界公认的名玉。其玉质、成矿、资源在世界独具特色,是玉石中的姣姣者

  • 标签: 中国 国石 和田玉
  • 简介: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跟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落地,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支撑、先行先决的重要作用,加快地质工作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保障京津冀地质资源环境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言献策。北京地质学会与天津地质学会、河北省地质学会将于2016年6月上旬在北京共同举办"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

  • 标签: 地质学会 地质工作 生态环境 发展战略 顶层设计 基础支撑
  • 简介:根据新疆及其它相关地学断面所获资料,论述了中国西北盆山构造地区的地壳结构.已有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盆山地区,山脉和盆地具有明显不同的地壳结构,它们的地壳厚度不同,表现为山区地壳厚,具有明显的山根;盆地区地壳厚度小.同时地壳分层和各层的组分也有所差异.这些地壳本身结构性的差异,以及它们所受到的应力状态和热状态的不同,就是本区各种构造活动产生的根源.最后从区内地质构造形成过程讨论了区内地壳不同结构形成的演化历史.

  • 标签: 地壳结构 中国西北 地壳厚度 盆地 地学断面 构造活动
  • 简介:页岩气储集层通常为低孔、低渗透率,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采收率变化较大,且低于常规天然气采收率,先进的开采技术使页岩气成为未来能源的希望。从理论研究、资源量评估、技术标准、钻完井压裂技术、国家政策、环境保护、天然气价格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开发页岩气的现状,得出目前中国还不适合大规模开采页岩气,其理论价值远大于工业价值。

  • 标签: 页岩气 理论价值 规模开发 循序渐进
  • 简介:通过对“东部高原”东北部地区中侏罗统-白垩系中黏土矿物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变化能够较好反映当时的气候、物源以及古地理变化;同时,伊利石结晶度不具有随地层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黏土矿物组合以及伊利石结晶度在东部高原隆升与消亡前后,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东部高原的存在。

  • 标签: “东部高原” 黏土矿物 古气候
  • 简介:研究了各种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宫颈癌死亡率与硼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为-0.3125(P〈0.05)。

  • 标签: 癌症 土壤 环境 相关关系 宫颈癌 地球化学
  • 简介:2016年,科技部发布第17号令,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等2部规章予以废止,规定科技成果鉴定改变管理方式,不再作为行政审批,由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实行自律管理。四川省地质学会是省委省政府确认的承能试点学会之一(四川省委办公厅、川委厅[2016]85号)的通知),已在四川省科技研究成果档案完成成果评价资质备案工作,是四川省首批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的行业学会。

  • 标签: 科技成果鉴定 地质学会 评价工作 四川省 国土资源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 简介:中国西北地区面积260×104km2,已发现100多个油气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经几十年的研究和勘探,可知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多旋回演化、构造变形复杂、多时代烃源岩、多套储盖组合、多期成藏、独特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等.

  • 标签: 盆地 叠加 储盖组合 中国西北地区 构造变形 油气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