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教育部项目的子课题中期报告中样板单元,针对打假的机理问题设计了数学建模融人微积分的一个教学单元,文中详细地给出了单元的全文、讲授和实践(或计划讲授和实践)的学时的安排、师生的反映、体会和建议。

  • 标签: 数学建模 微分方程 打假问题
  • 简介:首先明确了《线性代数(非数学专业)》整体教学的目的和实践的过程,其次从学生构建《线性代数》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角度总结了《线性代数》整体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最后指出《线性代数》整体教学应把握数学观念,更好地将启发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结合起来.

  • 标签: 《线性代数》 整体教学 认知结构 线性方程组
  • 简介:分式单元目标测试(4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一、填空:9每空4分,共32分)1、用M,N表示两个整式,M÷N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N中,该式就叫做分式。2、当x时,分式x+13x-2有意义,当x时,分式x+13x-2的值为零,当x时,分式x+...

  • 标签: 单元目标 最简分式 相向而行 解应用题 列方程 表示成
  • 简介:因式分解单元目标测试答案一、填空:1、略;2、略;3、(1)25,(2)(3a+1)(9a2-3a+1),(3)(x+3y)(7x2+6xy+3y2),(4)b24,ab,(5)-14xy,7x,(6)(2x-3y)(x+5y),4、m=-2,n=-...

  • 标签: 单元目标 因式分解 原式 分式变形 方程组 题意
  • 简介:<正>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而创新型人才主要体现在有创新的思维,那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整体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经之一.

  • 标签: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整体思考 思维创新 数学思想方法 求值
  • 简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已知:如图D-1,BC切⊙O于B,∠AOB=110°,则∠ABC=( )(A)110° (B)55° (C)70° (D)35°图D-2图D-1  2.如图D-2,⊙O是Rt△ABC的内切圆,切点为D、E、F,∠C=90°,AC=6,BC=8,则AF+BE=( )(A)8 (B)6 (C)10 (D)123.两圆的直径分别为10和6,圆心距为4,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4.如图D-3,弦AB、CD相交于P,PA=3cm,PB=4cm,CD=8cm,且CP<PD,则CP=( )(A)2cm (B)6cm (C)2

  • 标签: 单元目标 内接三角形 内切圆半径 圆心距 圆内接四边形 特殊四边形
  • 简介:一、引导文教学法及其特点柏林工大的教育专家杜霖先生形象地把学习比作“呼吸”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不仅要“吸进”还要“呼出”。他指出:学习的核心是“呼吸”,伴随着思考和分析,把记忆的东西进行融合、转化成实际问题和任务,然后去解决问题。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及行动。

  • 标签: 教学法 单元设计 财务软件 引导 学习过程 应用
  • 简介:一、选择题1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的差集为M-P={x|x∈M且xP},则M-(M-P)等于().(A)P(B)M∩P(C)M∪P(D)M2函数y=log(2x-1)3x-2的定义域为().(A)(23,+∞)(B)(12,+∞)(...

  • 标签: 函数单元 模拟函数 最小正周期 奇函数 偶函数 周期函数
  • 简介:因式分解单元目标测试(4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一、填空:(每小题5分,共45分)1、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2、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时,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时,那么先。3、利用公式分解填空:(1)m4-()...

  • 标签: 因式分解 单元目标 分解因式 多项式因式分解 完全平方公式 分组分解法
  • 简介:相似形单元检测题(45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3,那么它们对应高的比是,周长的比是.2.已知x3=y4=z5,x+y+z=6,则x=,y=,z=.3.若线段m=3,且线段m,n的比例中项...

  • 标签: 单元检测 相似形 相似多边形 比例中项 分割线段 角的对边
  • 简介: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生活空间,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活动和利用空间.空间观念也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很难有发明与创造,因为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形态呈现的,是人的思维不断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小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几何的知识的开端,蕴含着丰富的从一维到三维多种要素,学生的思维不断在一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间相互转换,丰盈教学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标签: 空间观念 正方体 长方体 教学实践 单元 培养
  • 简介:做题就跟生活一样,要讲求步骤性,想要一步登天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做代数题时,有时候若按常规方法求解,或繁或不可能,然而若转换思维,在考虑问题时,将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整体上,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又紧密联系着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则可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 标签: 代数题 整体法 注意力 求解
  • 简介:整体上思考问题成都航天小学李继明同学们都知道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计算:1+2+3+…+98+99+100,的故事。他不是象有的同学那样,一个一个地相加,而是观察、分析所有的加数,发现位于这一列加数“对称”位置上的两数之和都是101,于是将一百个数相加的...

  • 标签: 面积的和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直觉思维 三角形 水草生长
  • 简介: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点(4,-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2.反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在二、四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3.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y=3x且经过点(0,-4).那么它的解析式为.4.函数y=x+3+1x+1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5.对于y=kx+(k-2),如果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它的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6.二次函数y=3(x+2)2-1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7.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3,1)且它还经过点(2,-3)那么它的解析式为.8.如果点(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a,b)在第象限.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

  • 标签: 图象单元 二次函数 函数解析式 取值范围 函数的图象 左平移
  • 简介:数学概念是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一切数学规则的研究、表达与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因此学好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利用整体意识指导学生建构数学概念.

  • 标签: 数学概念 整体意识 数学法则 数学定理 学习过程
  • 简介:一、选择题1.已知a,b∈R,则().(A)若a3>b3,ab>0,那么1a<1b(B)若ac>bc,那么a>b(C)若a>b,那么ac2>bc2(D)若a2>b2,ab>0,那么1a<1b2.下列各组不等式中同解的一组是().(A)lg(x-a)2...

  • 标签: 单元测试 不等式 增长的百分数 最小值 直角三角形 取值范围
  • 简介:四边形单元检测题(45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25分)1.平等四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50,周长是30cm,面积28cm2,则两邻边的长分别是,.2.E、F、G、H分别是矩形ABCD各边中点,若AB=8cm,SEFGH=12cm2,则SA...

  • 标签: 四边形单元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
  • 简介:一、选择题(1)方程(2x+3y-5)(x-3-1)=0表示的曲线是()(A)两条直线(B)两条射线(C)两条线段(D)以上说法均不对(2)顶点为(1,3),焦点与顶点间距离为58,准线平行于y轴,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方程为()(A)(y+3)2=52(...

  • 标签: 圆锥曲线 单元测试 双曲线标准方程 焦点 公共点 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