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4月,山东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了2座五代时期的墓葬。两墓东西排列,基室已被破坏,仪存悦以、传以两盒墓志铭。基志铭的出土,极具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 标签: 莘县 五代 韩氏兄弟 墓志 考释
  • 简介:2007年5月22日,北京嘉德马定钱币专场拍卖会上,标号3133号的拍品,吸引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钱币爱好者。500元的起拍价,引来了激烈竞争:500、600、700……价格一路飙升,最后以11200被我拥有。庆幸陶醉之余,特撰文与泉友们共欣赏同享受。

  • 标签: 马定祥 钱币 简介 珍品 手迹 激烈竞争
  • 简介:<正>一.前言一九六四年秋至一九六五年五月底,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郑故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调查和钻探工作。制骨遗址就是在这次钻探中发现的。该遗址位于“郑故城”外廓城(东城)的北部,北距张龙庄约400米,东距故城墙约500米,县城至火车站的公路由西向东穿过遗址中心(图一)。

  • 标签: 郑韩故城 遗址 文物调查 前言 钻探 文物工作
  • 简介: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将富字币和鹿头币作为同一组货币进行研究,认为它们是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行的,用于支付在缅甸边境活动的中国云南军队军饷的硬币(见图)。除了A.B.科勒认为它是新疆硬币之外,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对这些硬币的流通时代和地区持一致见解,但在确定其发行当局及铸造日期问题上却有分岐。此外,

  • 标签: 九四 科勒 至一 中国钱币 造币厂 三年
  • 简介:《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之一,周副研究员的新著《中国古代纸钞》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里的“古代”同中国历史分期中的“古代”涵义稍有不同.是按照上海博物馆的习惯用法.其中的古代纸钞包括清末的户部银行、大清银行纸币在内。本书由上海博物馆的古钞、钞版藏品图录和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组成。

  • 标签: 中国古代 纸钞 上海博物馆 上海人民出版社 藏品研究 习惯用法
  • 简介:晋故骠骑将军寿墓道表汤淑君寿墓表,西晋时雕刻,解放前存洛阳存古阁,后转河洛图书馆。其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现存洛阳关林石刻艺术馆。墓表为石质圆柱形,现仅存中间一段,“侍骠骑将军、南阳堵阳”10字。高1.13、直径0.33米,上下两端各雕一道缠绳纹...

  • 标签: 骠骑 墓道 将军 世说新语 贾充 图书馆
  • 简介: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淳朴的民族,主要聚居于东北的东南部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的聚居中心。在很多数人的意识里一直认为现在的朝鲜族人就是当年“薛礼征东”打败的高句丽人在东北遗留下的后代,这是个错误的认识。其

  • 标签: 清朝末期 延珲地区 韩民越垦 民族迁移
  • 简介:复榘,字向方,1890年(光绪十六年)出生于直隶省霸县东台山村(现在河北省霸县煎茶铺乡东台山村)的一个小康人家。自幼好逸恶劳,嗜赌成性,后因债台高筑,逃到关东谋生。其间巧遇一个常出入军营的算命先生,由这位先先的引荐,20岁的复榘,于1910年春天,投到清兵营中的第二十四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在冯玉祥手下当兵。从此,他一直跟随冯玉祥将军,由司书、队官、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一直到省主席。他随着冯玉祥的升迁而升迁。

  • 标签: 韩复榘 中国 生平事迹 军事思想 冯玉祥 蒋介石
  • 简介:为了分析郑故城遗址出土战国晚期铁器的锈蚀产物类型,采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观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郑故城遗址内仓城铸铁遗址出土的13件样品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样品间的锈蚀程度,发现铁质文物的锈蚀机理复杂,成分多样;一些锈蚀产物中出现明显的分层,锈蚀不均;部分铁器中还存在着活性锈蚀物,其保存状态与金相组织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郑韩故城 铁质文物 锈蚀产物分析
  • 简介:陕西历史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发掘唐代休壁画墓,墓内壁画保存较为完好,极具历史、考古和艺术价值。通过三维影像记录、环境监测及科学检测分析,进一步了解壁画绘制工艺及保存现状。所使用的科技手段包括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离子色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结果表明该墓壁画不宜原址保存,为下一步壁画搬迁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壁画保护 科学分析 环境监测
  • 简介:<正>郑故城制陶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乡大吴楼村东北,即郑故城的外廓城(东城)东部靠近东墙处(图一)。在制陶遗址的南部即是铸铜遗址。1964年下半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前身)根据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指示,在郑故城进行文物钻探工作。为便于开展工作,将郑故城遗址划

  • 标签: 郑韩故城 制陶 方砖 标本 长方形 作坊
  • 简介:<正>1984年前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郑工作站在新郑县郑故城内外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新发现一批商周至汉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批文物。在发掘或采集的一些陶器和陶片上,发现有钤印或刻写的文

  • 标签: 郑韩故城 阴文 甲骨文字 新发现 陶器 考古调查
  • 简介:古生物化石(包含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对生物的起源、演化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生物化石的取与保护技术水平的好坏,对研究的影响非常之大,出现错误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还会造成研究者的错误判断,所以,良好的化石取与保护技术,对研究古生物化石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有的学者称,研究人员与化石保护人员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原因即在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古生物化石修复与保护的工作经验,简略地谈几种古生物化石的取与保护技术方面的方法,敬请批评、指正。

  • 标签: 古生物化石 保护技术 古人类化石 动物化石 举足轻重 化石保护
  • 简介:《史记·白王翦列传》记载李信伐楚时先攻平舆、寝,又攻“鄢郢”,然后向西会于城父(父城)的过程,存在史实抵牾和地理矛盾。清华简《楚居》中楚惠王时期曾徙居的“邚郢”,整理者根据字形释作“鄢郢”,学者认为这里的“鄞郢”应进一步读为“郾郢”。本文指出《史记·白王翦列传》中李信攻打的所谓“鄢郢”,实即《楚居》中出现的“鄞郢”,不在今湖北宜城一带,而在今河南郾城。李信伐楚作战路线存在的矛盾之处,可以得到合理的复原和解释。

  • 标签: 清华简 《楚居》 郾郢 《史记》 鄢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