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苏省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逐步发展到今天形成一支专业门类较强的文物保护科技队伍,由文物科技为本省文物事业服务发展到向周边省份辐射,由过去的单一课题研究发展到将文物科技成果在省内外得到推广应用。近几年来,我省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 标签: 江苏 文物保护 文物科技 科技成果 文物管理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技术必须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针对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从政策、资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等方面人手,分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全国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对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考.

  • 标签: 文化遗产 保护 科技 发展 思考
  • 简介:<正>新乐文化,首先发现于沈阳北陵公社新乐职工宿舍,因而命名。该遗址前后经过三次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陶器、炭化谷物木雕艺术品,还有居住房址,内涵十分丰富。经碳14测定,距今6800—72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不少同志已对新

  • 标签: 历史地位 乐文化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科学价值 细石器
  • 简介:国家文物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局)、文管会发出通知,组织开展2005年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奖励申报、评选工作。此次创新奖励申报范围为在基础性研究,文物保护,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工作,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文物保护的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且为1999年12月31日以后发表、验收完成或成果登记的项目。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奖项的不在推荐范围之内。创新奖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其中一等奖不超过2项、每项奖金10万元,二等奖不超过8项、每项奖金5万元。

  • 标签: 技术创新奖励 文物保护 申报工作 科学 国家文物局 技术成果
  • 简介:为对几件出土的青铜剑、青铜器弯形器进行保护研究,用X射线探伤、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器物的形貌、成分及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0125的剑格茎部锈层下有合范痕迹一些铸造小缺陷;弯形器腐蚀形态为均匀性腐蚀,枝晶间腐蚀活性腐蚀;0108表面有合金层褶皱,合范痕迹;0101、0102断面没有任何锈蚀及金属疲劳痕迹.器物经用不同方法清洗、铝箔局部还原处理、倍半碳酸钠浸泡BTA缓蚀处理后,在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一周,没有发现新的锈蚀出现,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表明科学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修复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关于考古学历史学的很多信息.

  • 标签: 科学分析 文物 青铜器 弯形器 修复 文物保护
  • 简介:摘要:血料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灰浆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工艺特色,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的科技水平。本研究从血料灰浆的科技史入手,综述了传统血料灰浆的应用历史制备方法,包括在油饰彩画地仗层、油漆地仗层、漆器桥梁建筑等方面;结合各种现代科技文献评述了古代建筑灰浆中动物血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免疫法;阐述了灰浆中动物血的功能,如加气作用、减水作用、防水作用、平整抗龟裂作用等,探讨了血料灰浆的作用机理。此外,还简述了血料、蛋清、糯米、红糖、桐油等有机添加剂的复配问题。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血料灰浆科学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并通过对血料灰浆的研究传统工艺的科学化改进,更好地为当今古建筑修缮保护服务。

  • 标签: 血料灰浆 传统 古建筑 修缮 科学性 检测
  • 简介:为探索光谱学光学技术组合对中国彩瓷的无损综合科学分析,科学揭示我国两种著名彩瓷斗彩粉彩的宏观微观特征,探讨其制作工艺,应用多光谱成像、超景深体视显微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4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明代斗彩瓷片2件山西新绛县绛州州署衙遗址出土的清代粉彩瓷片,进行了面、点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彩瓷的釉上彩与白釉域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明代斗彩的釉上彩中含有较高的铅元素,而清代粉彩的釉上彩中同时含有铅砷。明代斗彩的深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而清代彩瓷片的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深红色釉上彩为朱砂着色;明代斗彩的绿彩为铜离子着色,青花呈色元素是钴。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识别分析了釉上彩区域一些隐藏的图像信息,同时也通过OCT成像技术直观分析了釉上彩区域的断面结构。研究为早期釉上彩瓷器制作工艺的认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学参考。对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彩瓷进行科学分析对认识中国古代陶瓷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斗彩 粉彩 釉上彩 科学分析
  • 简介:山东省现已查明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二万多处,其中世界遗产2处,国家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5000处。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山东省文化厅于1993年从省、市文物部门抽调部分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 科学化 省级 专业技术人员 世界遗产
  • 简介:博物馆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催生的数字化博物馆,给传统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博物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人才科学素质偏低的问题.

  • 标签: 博物馆 科学技术现代化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学术研究 考古研究
  • 简介:其实早在1986年周宝中先生就已经发表了《试论文物保护学》一文,重提此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馆藏文物保护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新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仁一起来探讨馆藏文物中的保护科学技术问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共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 标签: 科学与技术 文物保护 馆藏文物 研究成果
  • 简介:2005年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课胚立项评审会于10月8—9日在北京召开。23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科技专家组组长王丹华为副主任委员。在专家函审的基础上,经评审委员会评议,确定重庆丰都炼锌遗址群综合研究、吐尔基山出土金银器保护的综合性研究、楚文化资源的区域分布、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研究等17项推荐立项的课题。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文物局 课题立项 文物保护 技术研究 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