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高其的三幅指画张献哲(山西省博物馆)高其(公元1660一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原籍辽宁铁岭人,生于江西建昌,曾任宿州知州、四川按察使,至刑部右侍郎。他自幼酷爱绘画,八岁学画,后弃笔用指作画,名震画坛。后继者较多,并形成一个新的画...

  • 标签: 高其佩 山西省博物馆 刑部右侍郎 辽宁铁岭 建昌 松鹰图
  • 简介:辽代摩竭凤有一形玉组,一级文物,一组六件,白色软玉质。一件镂雕绶带纹玉饰,系有五条鎏金银链,分别扣连五件玉坠,玉坠依次为摩竭衔珠、双鱼衔莲、连尾对凤、双摩竭衔珠、单鱼卧荷。玉组采用线刻、镂空、圆雕工艺,生动精美。1986年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斯布格图村陈国公主墓。

  • 标签: 辽代 奈曼旗 通辽市 内蒙古 玉饰
  • 简介:鞶囊是古人盛放随身携带物品的囊袋,商周时期即已出现,汉唐时期作为一种服饰礼制代表一定的官阶品帙。除现存出土实物以外,在墓葬壁画、画像石、石雕人物、陶俑等中也出现了大量的佩戴鞶囊的人物形象,经分析后发现。丝绸之路往来的胡人佩戴鞶囊的现象非常普遍,表明胡人尤其是来自中亚的粟特人有佩戴鞶擎囊的习俗。

  • 标签: 鞶囊 胡人 粟特人
  • 简介:最近,河北省遵化县曹家堡乡化石峪村农民袁喜堂向文物管理所捐献一件1942年初晋、察、冀八路军第十三支队副司令员包同志用过的皮箱。1942年2月17日(正月初二)包同志率十三团一营的一个连和警卫连行军到遵化野户山一带活动时,与日伪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当包同志登上毛家厂西山(俗名马家坟)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敌人击中胸部。受伤后,袁喜堂将包同志背下山,在百姓家养伤,(当时袁喜堂是部队不穿军装的火头军)。

  • 标签: 遵化县 喜堂 百姓家 副司令员 文物管理所 正月初二
  • 简介:寨石窟俗称百眼窑,阿寨蒙古语是"隆起的"、"平地突起的"之意,蒙古人也称"阿寨乌兰乌苏"、"阿寨乌里雅苏"、"阿寨阿贵"等.当地称为阿寨的山岗有三处,即"苏美图阿寨"(有庙阿寨)、"伊克阿寨"(大阿寨)、"巴嘎阿寨"(小阿寨),阿寨石窟指苏美图阿寨.

  • 标签: 阿尔寨石窟 蒙古语 蒙古人 乌兰 俗称 平地
  • 简介:史密研究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美国学者也将其译为史密尼恩博物学院,是由二十多个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研究所和博物馆支持、服务机构组成的博物馆群.全部博物馆均为国立,工作人员全部为政府雇员.

  • 标签: 美国史 为政 美国学者 博物馆 支持 研究所
  • 简介:古堡位于皮山县杜瓦山区,选址于一船形台地之上,台地两侧及前后端均为悬崖。古堡北墙筑于台地中部,东、西、南依相对高度100余米的悬崖天险不筑墙,南端只有一条登上台地的小道。北墙中部开口,左右各筑一哨屋,墙北26m处有一道护城壕。

  • 标签: 古堡 皮山县 文物考古 钱币
  • 简介:《瑞士威廉·泰像银币》一文,已载于拙著《外国银币丛谈》第141页。今又得大型的一枚,细审之,深觉前文言犹未尽,故再谈之。

  • 标签: 银币 瑞士 威廉
  • 简介:译者按:著名考古学家柴德为考古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英国考古协会和史前学会1992年5月在伦敦大学的考古研究所联合召开了纪念柴德诞辰100周年讨论会.100多名国际知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他们从多个角度对柴德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议主持人大卫·哈维斯把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整理成集,定名为(ThearchaeologyofV.GordonChilde).马尔瓦尼这篇被收录其中的文章对柴德1892~1922年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以及此对他以后的思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 标签: 柴尔德 澳大利亚 考古学家 英国 生平
  • 简介: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九月,清政府在叶羌(今莎车县)建造铸钱局,改准噶尔普尔钱为方孔圆钱。面文“乾隆通宝”,背文穿左满文错译为“叶奇木”,次年改译为“叶羌”。叶羌局是清朝时新疆首个官铸钱局,所铸红钱增多较厚重,品质极佳。在几十年的收藏生涯中,笔者发现,“叶奇木”红钱发行时间短,铸量不多,但版式却很多,只能说明铸模为泥范,一币一范,不能反复使用。以下简要分几个类别实物图片,供同道鉴赏:

  • 标签: 乾隆通宝 钱币 方孔圆钱 发行时间 莎车县 清政府
  • 简介:羌局是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的第一个铸钱局,先后在乾隆、咸丰、同治年间铸造过铜钱。笔者把集藏多年的叶羌局所铸的红钱精选若干,介绍如下:

  • 标签: 红钱 鉴赏 同治年间 清政府 咸丰 铜钱
  • 简介:由于工作原因来新疆已有几年了,初到新疆,便被新疆红钱所深深吸引,从此专心收集红钱,期间,得到很多新疆泉友的帮助。近日闲来无事,偶有感悟,特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 标签: 新疆红钱 大钱 咸丰
  • 简介:在1994年9月我担任史密学会秘书之前,我曾经很高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柏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机构中工作了35年,并且当了该校10年的名誉校长。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是否未能真正触及学生们的世界,而失去了形成一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方法的机会。回答是肯定的,我错过了和在校生、毕业生的交往。对于我同时代的人来说,教育年轻人是接触未来的一种方法。但我想补充的是,我没有离开教育界,我只不过是从一种教育研究院转到另外一种教育机构去。当年,詹姆士·史密为史密学会确定了致力于“增进和传播知识”的使命,所以150年以来,这个集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于一身的庞大综合机构,便一直

  • 标签: 学校教育 史密森学会 契合点 博物馆
  • 简介: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基山辽代早期墓葬的彩绘木棺具,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吐基山辽墓以其随葬品的丰富、墓主人的高贵社会地位与身份之谜,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如此完整的辽墓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更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标签: 彩绘 辽墓 科学研究价值 内蒙古地区 科左后旗 社会地位
  • 简介:四、我收藏的叶羌汗国钱币及其相关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就留意收集疑似叶羌汗国的钱币。这种钱币多见于喀什地区,在和田等其它南疆地区也能遇到。由于我收集到的疑似叶羌汗国钱币与其他人手中的一样,文字不全,所以一直没有撰文刊布介绍。初见到《中国钱币》1998年第4期①储怀贞《叶羌汗国的制钱》中那么多离奇的解读,甚至把文字说成火焰山、蝎子、狼头等物,

  • 标签: 《中国钱币》 20世纪80年代 散论 1998年 喀什地区 南疆地区
  • 简介:三、简评近年来对叶羌汗国钱币的研究虽然疑似叶羌汗国钱币的圆形无孔铜币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于新疆的旧货、玉石市场,但对其刊布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我所知道和看到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下面这10多篇,现按发表时间先后罗列如下。

  • 标签: 钱币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代末 散论 发表时间 铜币
  • 简介:和林是蒙古国历史名城,是古突厥语"黑色砾石"之意.它地处杭爱山麓鄂浑河东岸,据史书所记,这座古城是蒙古汗国鼎盛时期的产物.

  • 标签: 哈尔和林 蒙古国 宫殿遗址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