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晚清著名学者,幼承家学,博览群书,精通汉学、诗文,对文字、声韵、版本、目录诸学科都有研究.他又嗜好金石,搜求汉魏碑刻,悉心研习.由于受碑学思潮的直接影响,的书法艺术由隋唐直取周、秦、汉、魏,加之其丰厚学养的浸润,形成了雄浑苍雅,拙扑天真的艺术风格.

  • 标签: 莫友芝 书法艺术 艺术风格 碑学
  • 简介:在我省的古籍文献中,《黔诗纪略》是一部搜罗宏富的诗集,这部诗集搜集了从明代到清初诗人在贵州所作的古体和近体诗二千四百余首,由遵义黎兆勋采诗,独山传证。“传证”部分祖述了事迹的前志与实证,它为贵州保存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是一部珍贵的地方文献。为了配合我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兹摘录该书溶洞部分,以飨读者。贵州多“喀斯特”地貌,不断有溶洞发现,其中包括洞穴、消坑、断岩、阴河(伏流)、

  • 标签: 莫友芝 黔诗纪略 采诗 古体 黎兆勋 古籍文献
  • 简介:清代咸丰、同治之际,独山(字子偲、号郘亭)侨寓江南,以著名藏书家兼目录学专家为世所推崇.清光绪时,长洲叶昌炽所著的《藏书纪事诗》一书,收集古今藏书家达五六百人,但籍隶贵州的仅有氏及黎庶昌二人.黎氏以曾两度出使日本,注意搜集我国流散在日本的古籍,

  • 标签: 莫友芝 子偲 影山草堂 典本 邵亭 目录学家
  • 简介:清康熙年间初版,是苏东坡诗集的最佳版本,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得此书,于道光十三年读毕,书页间有的眉批、行批及手记一百余处,除逐字进行圈点外,另有7种印章钤40余处,故这套书(10本)具有较高的文物和研究价值.

  • 标签: 莫友芝 精读 施注苏诗 简介
  • 简介:南宋石(敦山)《中庸集解》明代就亡佚了,在道光己酉夏五月(公元1849年)在宋卫正叔《礼记集说》中,辑佚出了《中庸集解》。氏《校刊〈中庸集解〉》,是研究石(敦山)及其《中庸集解》的资料汇编,恢复了经典的本来面目,弥补了学术史的空白。

  • 标签: 莫友芝 校刊 《中庸集解》 研究
  • 简介:1清代乾嘉时著名学者洪亮吉把我国的藏书家分为五类,即考订家、校讐家、收藏家、赏鉴家和掠贩家。叶德辉则以为考订与校讐实是二而一,应该统称之为著述家;若专以善本为祖本,重行刊印流传,则当称为校刊家。但亦有考订、校讐、收藏和鉴赏兼而有之的学者,叶氏举出如毕秋帆的经训堂、孙渊如的平津馆、马嶰谷、半搓弟兄的玲珑山馆等均属此类。咸、同时期,贵州独山氏的影山草堂藏书,亦颇著名·的资力及其刊行的书籍数量,固比不上以上诸家,但的学养渊博

  • 标签: 莫友芝 影山草堂 平津馆 经训堂 叶德辉 藏园群书题记
  • 简介:本人与几位南通籍作家多次合著过有关梅兰芳先生的文学作品,但总是错失机会,一直无缘面见这位京剧大师.不过,拜访梅夫人福芳,却有过两次.特别是1977年春节过后,福芳在住院期间,和我详谈了约一个多小时.这位身受多种慢性疾病折磨的老人,一提起我的家乡南通,便精神抖擞.

  • 标签: 抗战 文学作品 慢性疾病 梅兰芳 南通 作家
  • 简介:新近发表的《魏故比丘尼统法师僧墓志铭》是一方相当重要的墓志,本文对之进行了录文,并分五个部分对这一墓志进行了考释,目的在于深化我们对诸如比丘尼在北魏上层社会中的活动,比丘尼与宫廷政治的关系,以及北魏的僧官制度和佛学流派等问题的认识。

  • 标签: 僧官制度 瑶光寺 陈留公主 胡国珍 谢氏 志石
  • 简介:圃,曾经是河南的"一号人物"。因为从一解放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他曾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长。在我的记忆里,人们习惯称他"吴省长"。本文所附的合影照片,是吴圃参加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时所照。照片上共17人,是华中解放区的全部政协代表。吴圃做河南的领导,与其他省的一些第一书记相比,他有自己的强势:他不是解放后自外调入,而是身为本乡本土的河南人,在战争年代就长期在河南工作、战斗,也算是数十年时间里自然形成的。吴圃资格老,大革命时期,他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 标签: 河南人 背影 大革命时期 农民运动讲习所 河南工作 解放区
  • 简介:公司秉承“天天平价卖好药,物超所值为人民”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以过硬的药品质量,最低的价格,最齐全的药品服务贵州人民。2003年9月28日进入贵阳,响亮提出“向虚高药价开炮”的口号,开业当天6000、崤多种药品比国家核定零售价平均降低45%,广大市民拎着菜篮子抢购药品,许多药品被抢购一空,公司全国范围内积极组织货源,保证供应。

  • 标签: 公司简介 药品质量 药房 天天平价 经营理念 药品服务
  • 简介:龙(1604—1661),小名一官,字曰甲,号飞黄(或称飞虹),福建南安石井人。他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明末著名的海盗兼海商。他精明强悍,通晓多种语言,就抚为明将后,在明清交替风云变幻之际,曾拥立南明隆武政权,但最终又叛明降清,

  • 标签: 郑芝龙 福建南安 精明强悍 海商 福建巡抚 东印度公司
  • 简介:在贾老人百岁生日之际,我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园地的一名老园丁,心头不禁涌起对这位历经世纪风雨守望民间文艺而矢志不移的老寿星的崇高敬意,同时更强烈地感觉到他对后继者跋涉前行的有力呼唤。我于1958年即加入由他实际主持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后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960年作为青年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暨民协扩大理事会.

  • 标签: 贾芝 全国文代会 中国民间文艺 文艺工作者 丁乃通 刘守华
  • 简介:阿龙北固持戈矛,披图赤壁思曾刘,酒酣洒墨横江楼,蒜山落月空悠悠。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画中九歌》中的这四句诗,描绘了一个满怀壮志、忠勇报国,而又才情勃茂、风流倜傥的志士形象。这便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杨龙。杨龙(1597—1646)名文骢,号山子,祖籍吉州,生于贵阳,二十二岁中举,其后随家移居南京,四十岁以前只做过县教喻、县令之类的小官。南明福王时,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常镇,监督沿海诸军。清兵破南京之后,龙走处州,唐王时进闽浙总督。顺治三年(1646)七月,于仙霞关受伤被俘,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全家同死者三十余人。《明史》中立有杨文骢传。

  • 标签: 杨龙友 闽浙总督 《明史》 黔诗纪略 王时 阿龙
  • 简介:张胜创作论苏浩峰10年前,张胜以其饱含忧患意识、富于批判锋芒的报告文学,在我国当代文坛崭露头角。曾几何时,他又以渗透着强烈的革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的影视政论作品,引起社会关注,再度饮誉文坛。显然,张胜的创作已进入自觉的成熟期,形成了以气势美为基本特...

  • 标签: 报告文学创作 政论作品 胜友 文学语言 理性思考 类的特性
  • 简介:<正>张联先生,浙江鄞县人,1918年11月7日生,2008年5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张先生生前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中国18世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6年至1998年,连续当选全国人民政治

  • 标签: 张芝联 历史学系 国史研究 浙江鄞县 《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会
  • 简介:言,原名管谟业。当兵前只上过小学五年级。这就是言的基础,也是他的"起跳线"。"我自己写的"言小时候非常调皮,而且嘴碎,爱胡闹、捣乱,为此还受过处分呢。一次,他看见同学刚买了瓶钢笔水,便说:"我一口可以喝掉。"那同学不信,他二话没说,拧开盖儿,一仰脖子就喝干了。满嘴蓝牙,狰狞恐怖,加上他一傻笑,把老师都给镇住了,

  • 标签: 莫言 起跳线 我自己 五年级 《红高粱》 在门槛上
  • 简介:萧龙先生为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本名方骏,字龙,别署“息翁”。原籍四川三台县。龙先生自学成医,世有“北方萧龙,南方陆渊雷”之誉。孙中山、蒋介石、吴佩孚、徐世昌、段棋瑞、梁启超等大人物都请他看过病。然其淹贯文史,精擅书画,却为医名所掩。龙先生,擅诗词、绘画,尤精指画,他的后人今尚存其指画扇面一帧,一面为手书唐人李白《官中行乐词》。一面为指墨梅花,清骨峻赠,疏枝搓栋。旁题自作五绝:人老半身麻,带病度年华。指头有生活,随意画梅花。龙先生以医名盛世,却无居傲气,颇喜为人写字。又与当时名书画家交游甚广,如齐白石、博心畲等皆为挚友。除书画外,龙先生亦精通文史,他弱冠时赴成都入尊经书院读词章科

  • 标签: 中央文史馆 近代北京 孙中山 尊经书院 四川三台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