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土司制度是最值得研究的政治制度之一,"因地制宜"的实施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发展。元朝的"土流兼制",明朝的"卫司分立",清朝的"卫司合一",清晰地表明了土司制度在承袭中的流变。最终经"改土归流"的革新,导致了以"政治制度"与"政治符号"相结合为特征的清代土司制度出现。这既是清王朝统治者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土司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

  • 标签: 土司制度 流变发展 改土归流 政治符号
  • 简介:1935年4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在经过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区时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改变了红军错误的政治路线、解决了红军的团结统一问题,从而使红军从失败走向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编者根据《红色记忆——藏族群众支援红军长征历史资料》《阿坝州志之红军长征在阿坝(1935年4月—1936年8月)》《长征行》、人民网的《沙窝会议》及《毛尔盖会议前后》、南方新闻网《毛尔盖会议》、中国网《长征途中决定红军战略走向的历次会议》等文献资料编辑整理了此文。

  • 标签: 人民网 藏族群众 红色记忆 战役计划 编辑整理 懋功
  • 简介: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历史以来,沿海一带得天独厚,几乎都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惟独福建的宁德是个特例。这里虽也濒临大海,却曾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被称作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贫困,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扶贫,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独创。宁德的扶贫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8年至1990年,

  • 标签: 扶贫工作 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中国 东南沿海 社会问题 八十年代
  • 简介:缘起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对西藏的帮扶,并于1994年正式成为一种对口援藏制度,构成对口援藏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央机关对口援藏制度与省市对口援藏、央企对口援藏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但在人们的观念上易于与国家的一般行为相混淆。自对口援藏制度确立20余年来,中央机关对口援藏制度绩效比较显著,但也存在制度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中央机关 对口援藏 制度
  • 简介:1960年9月以后,中共中央恢复了1954年撤销的6个中央局。陶铸被任命为中南局第一书记。11月下旬,中南局在郑州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我当时25岁,作为唯一的速记员全程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当年的与会者多已作古,我有责任为历史留下记录。

  • 标签: 第一次会议 中南 事件 中共中央 1954年 书记
  • 简介:2015年10月19日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8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值得我们驻足思考的历史节点。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一年中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无数先烈牺牲,经过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找到了落脚点——陕北。

  • 标签: 革命历史 中央红军长征 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年 锲而不舍 陕北
  • 简介:汉魏时代的五斗米道服饰模仿汉代官服,没有体现出与世俗相区别的特质。五世纪初,在南方地区新兴的古灵宝经中,最先出现了与世俗服饰有别的“法服”理念,并创制出黄色的巾褐式法服。灵宝法服不仅启发了上清法服的产生,也很快为南方的天师道教团所采纳,并在北朝後期传入北方。南北朝末期,随着道教法次制度的出现,来自旧天师道、灵宝经、上清经等不同经教传统中的诸种法服,被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出现了等级化的法服系统,奠定了唐代道教法服制度的基础。中古道教法服制度的成立过程,不仅是服饰史上的问题,更是中古道教转型的一个侧面,是中古道教“寺院主义化”进程的表徵。

  • 标签: 道教服饰 法服制度 巾褐 寺院主义
  • 简介:清代光宣年间,为革除赋税征缴积弊,中央和地方先后主张推行以征信册为载体的信息公开制度,拟定章程,设计册式,将赋税完欠信息公示于民。征信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制度成本高于收益,设计不合理,加以户部过度依赖征信册,缺乏试点与配套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征信册制度虽以失败告终,但其依据的信息公开原理却是治理官吏财政违纪的必由路径。

  • 标签: 清季 征信册 制度设计 信息公开
  • 简介:高句丽王位传承方式分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叔(伯)侄相继三种方式。不同的传位方式,则代表了该时期高句丽政治的稳定情况。高句丽自初创伊始便建立了太子制度,只是该制度在早期一直未能有效执行,直至东川王始才得以贯彻。太子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样侧面反映了高句丽政局的稳定情况。

  • 标签: 高句丽 王位传承 太子制度
  • 简介:本文对北赵和羊舌晋侯墓地的墓葬制度进行性别差异的分析,以考古材料为基本资料,参考传世文献,尝试总结出西周到春秋时期其所反映的性别特点。随着周礼的完善,晋国高级贵族妇女在墓葬制度上所受的限制逐渐增多,如墓圹、随葬青铜器、殉车的等级低于晋侯墓,但在不受限的地方则相对自由,如随葬陶瓷器和玉器较丰富;较之商代,异穴合葬墓的形制严格,夫妇整体性增强;部分随葬品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反映出男女严格的性别分工。

  • 标签: 晋侯墓地 贵族妇女 墓葬制度 性别差异
  • 简介:本刊讯2016年4月13日至14日,全国精品年鉴指导培训暨《中国年鉴发展报告》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冀祥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处长杨军仕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作总结讲话。冀祥德指出,当前全国地方志事业面临大好的发展形势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高潮迭起、春天不断。

  • 标签: 中国年鉴 地方志事业 刘玉宏 全国地方志 副主任 日至
  • 简介:2016年6月18日至20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副组长杨志今出席会议。编委会戴逸主任对下一步编纂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与会编委会委员就进一步做好清史纂修工作,深入全面研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清史纂修 党组副书记 建设性意见 编纂工作 编委会
  • 简介:2016年7月22日,全区地方志年中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全部领导出席会议,各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广西通志》各专志编辑部负责人,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处级以上干部共170余人参加会议

  • 标签: 地方志 南宁 《广西通志》 工作机构 办公室 自治区
  • 简介:2015年5月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京闭幕,这是第二十一次统战工作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对统战工作非常重视,曾先后召开了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为做好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法宝"的作用。本文记述的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情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标签: 统战工作 党外人士 方针任务 统战政策 中国历史 人民民主
  • 简介:近日,广安市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春风,市政协副主席贺宗飞出席会议。严春风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地方志工作责任担当;要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保障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抓好方志利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广安市 经济社会发展 常务副市长 地方志事业 市委常委
  • 简介:北宋元豐以前的日常朝參制度,在承襲唐、五代舊制的基礎之上,將正衙常朝、五日大起居、常起居三者配合行用,這種疊加繁複的朝參模式,實際上是針對官員的身份與職權作雙重安排,在本官與差遣之間謀求平衡。此時,内殿起居成爲日常朝見禮儀的核心内容,常規性地與上殿奏對緊密對接,並成爲其制度化的程序鋪墊。而爲避免延誤奏對程序,起居的儀式已大爲簡化,省去外朝仗衛,入殿排班與殿下拜謁也儘可能節省時間,具有很强的務實性。

  • 标签: 朝參 儀制 身份等級 北宋元豐以前
  • 简介:1990年台湾地区“国是会议”是在世界民主化浪潮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民党内纷争不断和党外反对力量壮大、岛内中产阶级崛起和社会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讨论了“国会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体制”“宪法(含临时条款)修订方式”“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等五大议题,达成终止“戡乱时期”、废除“临时条款”、“资深国代”退职、开启“宪政改革”、增进两岸交流等共识,使台湾涌现出一批至今仍活跃在政坛的人物,是台湾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虽具有政治协商的形式,但带有明显的政党协商色彩,对岛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政治协商 政党协商 台湾地区 “国是会议”
  • 简介:在对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西南边疆土司贡纳制度的变化态势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认为明早期的土司侧重于纳赋,明晚期的土司侧重于朝贡,明中期处于土司纳赋与土司朝贡的过渡期。纳赋制度形成于明早期地方卫所制度形成之际,主要是以一种补充卫所屯田收入不足的面目出现的。而朝贡,则是在土司进京袭职、升迁、述职甚至是控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 标签: 明朝 西南边疆 土司 贡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