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将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央军委决定,由17架各型飞机组成空中分列式,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数十万人民的检阅。这17架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通信联络机等,各种飞机用途各异、速度不等,外型相差

  • 标签: 人民空军 党和国家领导人 常乾坤 国民党空军 特此通知 航空事业
  • 简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苏联从国际主义出发,从人力、物力上给予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大力支援。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英勇抵御日军的侵略。为中国抗日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标签: 苏联援华 志愿 空军 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 国际主义
  • 简介: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和朝鲜战争爆发后,应中国政府的要求,有大批苏联专家和军事顾问来到中国,数量之大,涉及领域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由,关于这一段特殊的历史,很少资料积累,一些史实或被扭曲,或被淹没,更没有公开报道。笔者在朝鲜战争期

  • 标签: 朝鲜战争 苏联空军 战斗活动 美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国空军跨出国门援越抗美,在越南与朝鲜战场上的老对手美国空军再次较量,打出了国威军威,为越南的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可歌可泣的一幕,在越南人民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在国内却鲜为人知.这不是被人们遗忘得太久了,而是援越抗美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战斗中涌现出的成千上万的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只能深深地隐埋在我们这些参加过抗美援越的知情人心底.

  • 标签: 中国空军援 抗美战场 援越
  • 简介:阎海文于航校第六期刚毕业不久,即分到空军二十四中队当见习官。从开始抗战的那天起,天天盼望着驾机去痛快杀敌。1937年8月中旬的一个早晨,指挥部命令即刻派机6架,各带500磅炸弹一枚,去轰炸上海天通庵敌军司令部。每天出任务的名单,飞行位置,早已写好在黑板上,因为阎

  • 标签: 空军 勇士 飞行位置 快杀敌 司令部 指挥部
  • 简介:抗战胜利72周年将至,执笔为文,首先想起24年前一次随机访谈,似值一录为念。1993年5月28日,亦即古历4月初8,是为'八八大发'之日。时86高龄的杨季盛先生带着家人首次从台湾回到故乡,参加其侄孙女杨美琪投资监利的湖北福江木业有限公司开业庆典,我代

  • 标签: 中国空军大捷 亲历中国空军 战场亲历
  • 简介:钱定华,贵阳人,1914年生,浙江杭州笕桥航校第四期毕业.1938年两次随空军第八大队徐焕升大队长远征日本.第一次是1938年2月23日,钱定华等飞行员驾驶5架CB轰炸机从南昌起飞,由于气候原因和领航员的失误,未能达到日寇海军航空队精锐--鹿屋航空队的台湾松山机场预定目标上空,只得返回基地.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贵州 空军人员 钱定华 王觉非 袁河
  • 简介: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交通困难,同祖国内地之间的联系不方便,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限制。1955年12月,党中央为了帮助藏族人民建设新西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决定开辟北京一拉萨航空线.并指示空军在总参谋部的直接领导和兰州军区、西藏军区的协同下组织实施.完成任务。

  • 标签: 中国空军 航线 世界 西藏军区 资源丰富 50年代
  • 简介:苏联航空志愿队援华是抗战初期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是1929年7月中苏断交之后两国首次大规模的友好行为,而且是双方在面对共同的敌人,为维护国家安宁和世界和平的背景下,捐弃前嫌,超越政治之争,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势力,所创造出的超过意识形态和语言文化隔阂的一段历史佳话;既是在中苏关系特殊年代和中国特殊政治区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各界认识苏联的特殊产物,也是苏联方面重塑苏联形象和认识特殊年代的中国形象的结果。

  • 标签: 苏联形象 抗日战争 苏联航空志愿队 中苏关系 “国统区”
  • 简介:马宁是新中国空军第一位驾驶过飞机的司令员,他历经战火考验,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将军。1954年夏,他任空20师师长,奉命紧急率部转场至广州,执行为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华运输船只的护航任务。由于对新任务的环境不熟悉,发生了一起误击英国民航班机事件,这也是新中国空军第一次涉外事件,马宁作为亲历者,讲述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 标签: 中国空军 事件 涉外 1954年 传奇经历 东欧国家
  • 简介:2004年11月7日,《西安晚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和照片,说在西门南马道巷修城墙时,发现了十余个墙洞。附近的“老西安”告诉记者,这些洞是抗战时期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而挖的防空洞。啊,防空洞!它勾起我这个75岁老人许多难忘的回忆,不由得想说说日本空军轰炸西安的悲惨情景。每当回望那场面,国仇家恨就会一起涌上心头。不久前,在纪念“九一八”事变73周年时,全国上百个城市同时响起警报声,这是提醒人们:警钟要长鸣,居安应思危。激发爱国热情,挑起强国重担,是国人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 标签: 日本空军 2004年11月 “九一八”事变 创伤 《西安晚报》 抗战时期
  • 简介:国民党空军B—17及P—2V低空侦察机遭我军沉重打击后,1958年2月又启用RB—57D同温层高空侦察机,并于10月7日,被我导弹部队击落。后来敌人又启用RF—101高空高速侦察机,对我沿海进行侦察袭扰,1961年8月2日和1965年3月18日,又被我军高炮部队和空军部队各击落一架。

  • 标签: 飞行员 负速度 高速侦察机 国民党 敌机 指挥引导
  • 简介:飞行员是勇敢者的事业,参与核试验的飞行员是勇敢者中的佼佼者。曾任空军某师上校副参谋长的许火,第一个驾驶着战鹰在浩瀚的大漠上空成功地投下了两颗氢弹。

  • 标签: 中国空军 上校 氢弹 飞行员 核试验 参谋长
  • 简介:我这人,出差时最爱去的地方是书店,最怕去的地方也是书店。爱去书店,这当然是出于"秀才本色"。因为在外地书店常常会发现一些在上海买不到的书,所以每一回进去,几乎必有收获。再说,书店是一扇信息之窗,从书店可以了解最新的出版动态;可是,书是那么的沉,好书有着"挡不住的诱惑",不能不买,而买了书自然增加了行囊的重量,这又是出差时最感不便的。到了美国,我仍"积习难改",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要去逛书店。

  • 标签: 中国大陆 书店 美国华人 中文书 洛杉矶 台湾人
  • 简介:目前学界有关抗日战争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国际化视角和外文资料使用的问题。为弥补以上不足,“国际化视野下中共抗战资料”课题组从海外搜集了大量战时海外文献。这些材料来自美国驻华使领馆、国务院、战略情报局、战争情报处、延安“美军观察组”、“中国战区总部”、白宫以及在华记者、教授、银行家、医生等美方人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机构和人员均为战时美国政府获取中国战场信息的直接来源,他们做出的分析、判断、评估亦最能体现美方的利益诉求和立场观点,并同美国政治、外交、军事政策形成关联,对美国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使研究者可以透过这些文献,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美国有关政策的决策过程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战略考虑。

  • 标签: 美国馆藏档案史料 中国抗战 美国使领馆 战时国共关系
  • 简介: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教在美国的传播、美国穆斯林人口与社会网络、宗教对话与社会关系重建等问题的叙述和分析,获得了以下初步认识:第一,伊斯兰教在美洲大陆的早期传播几乎与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航海活动同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第二,伊斯兰教是当今美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之一,较高的生育率、移民和宗教皈依等将会使美国穆斯林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第三,美国穆斯林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已成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第四,美国穆斯林温和包容,他们以清真寺和社团组织为平台,致力于宗教对话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努力重塑穆斯林的公共形象。第五,受各种复杂因素的持续影响,美国社会对穆斯林的偏见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如何实现穆斯林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取决于穆斯林群体的自我调适,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群体特别是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 标签: 美国 伊斯兰教传播 穆斯林 人口 社会
  • 简介:美国政府的统计,华人最早到达美国是在1820年。但旧金山“华人历史文物展览”的史料表明,早在1785年,3名中国海员就乘坐经营贸易的美国商船从广州到达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不过,华人大批移居美国,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结束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历史时代,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将侵略触角伸向中国。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加深,加上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得在我国南方,特别是沿海一带大批农民破产,他们靠在祖辈留传下来的土地上耕作已无法维持生计。与此同时,184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美国资本家为了获得大量

  • 标签: 美国华人 历史文物 中国海员 历史时代 加利福尼亚州 巴尔的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