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回遮蒙古之历史》是西藏佛教宁玛派高僧多巴·追坚赞撰写的具历史兼自传双重性质的一部著作.它记述了自1240年阔端汗时期至1614年蒙古进军西藏和西藏喇嘛、咒师(包括多巴本人在内)等对这些蒙古军队实施各种回遮仪轨的情况.其中,多巴时期的记录尤为详细.此部分的绝大多数历史事件也是其他蒙、汉、藏文文献缺载的.《回遮蒙古之历史》是对蒙藏关系,尤其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蒙藏关系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献.由于五世达赖喇嘛掌权后,公开宣布对多巴、其最亲近的上师希布令巴和其主要弟子贡日贤潘多吉的不满,在西藏查禁他们的著述、伏藏及仪轨.目前,国内学界对多巴及其著作研究较少.本文对《回遮蒙古之历史》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向国内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介绍《回遮蒙古之历史》及其相关背景.

  • 标签: 历史事件 蒙古 五世达赖喇嘛 西藏佛教 蒙藏关系 藏文文献
  • 简介:树木王国,浩繁多姿;万千古树,择王数株。有的以种属个体树龄高超群为王,有的以体态的奇异雄伟、粗壮、修长等称冠。有的树已经载入史乘或方志。

  • 标签: 木棉 荔枝 银杏 金钱松 梨树 茶花树
  • 简介:山西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说。山西地上文物在全国占据着重要位置,有统计资料显示,全省现存辽金以前的古建筑占全国总数的83%。其中,戏台作为建筑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现存1000余座,年代跨越宋、

  • 标签: 古戏台 山西 黄河流域 华北地区 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
  • 简介:藏族印章起源于何时,于史无证。不过据史料记载,公元7世纪,吐蕃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已经相当发达,形成了一整套官僚制度,法律等各种典章制度也很完备。吐蕃在统一西藏高原后,管理占领地区的广大属部,调兵遣将。发号施令,都需要印信作为凭证。公元752年,吐蕃册封南诏为“赞普钟南国大诏”,并“赐为兄弟之国”。

  • 标签: 印章 藏族 史料记载 官僚制度 典章制度 西藏高原
  • 简介:翻开《贵阳名胜诗联集》开阳名胜篇,仅有两首诗和两首词,楹联是没有的。这样可能给人一种印象,开阳少名胜或没文化。事实上,开阳的名胜不少,楹联也不少。

  • 标签: 楹联 名胜 诗联
  • 简介:“曲”者,“曲”是水的意思,“”是电的意思,“曲”直译就是水电。“曲”是一种由水流冲击转动发电的微型水力发电设备,村里有一半人家有这样的“曲”。所以,如果你初来叶巴,千万别因为这里没电却有着蛛网般交错的电线而感到惊奇,它们都是村民们接“曲”而拉的。如果选的地方水流够大、安装也还稳妥、机器运转正常、电线也够好,那么,一台“曲”能发1000到3000瓦的电,足够一家简单照明和看电视什么的了。不过这个“曲”有个特点,就是转动起来便不能关灯,所以你也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电多得用不完,家家都通宵不关灯。

  • 标签: 水力发电设备 看电视 意思 转动 水流 电线
  • 简介:在当代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认同”(identity)研究成了近几十年来最“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认同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所借鉴和应用,批评理论也不例外。民族文学作为族群认同的一个文化栽体,为族群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诸如归属感、表达记忆的文本和认同共同的祖先等等。瑶族创世歌《密陀》,包含有“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的多要素”,它同时对布努瑶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进行了建构和解释,并将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强化着族群中族民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 标签: 历史记忆 民族文学 瑶族 密洛陀 族群认同
  • 简介:银川地处宁夏平原中部,属著名的河套灌区,开发历史悠久,现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独擅黄河之利,渠网纵横,“举锸为云,决渠为雨”,①沃野千里,水草丰美,被视为塞上天府。早在秦汉之季,京都的达官贵人们就在这里圈占土地,修建了许多“苑囿园池”。②南北朝时

  • 标签: 银川市 历史文化 园林艺术 明代 建筑艺术
  • 简介:福州人称戏院为戏园。早时,福州没有专门的戏园,直至清光绪末年,才出现兼营性的戏园,即在茶楼、酒馆兼设舞台演戏。南台苍霞洲的"广聚楼"(后改为"广裕楼")是当时福州规模最大、最早

  • 标签: 戏园 福州市 戏院 演出 戏台 舞台
  • 简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名刹古寺,风景胜地,华夏神州域中,究竟有多少修龄树!现择要采撷集萃,以飨读者。“轩辕古柏”,今在陕西黄陵县轩辕庙内,传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所栽,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柏树之冠。“齐年柏”亦称“周柏”,传为周朝所植...

  • 标签: 六朝松 银杏 山东曲阜 罗汉松 普照寺 《史记》
  • 简介:核桃又名胡桃,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它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很多地方。其产量除美国外,即推中国。在国外,人称核桃为“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核桃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在我国,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张华著的《博物志》一书中,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还胡桃种”的记载。核桃的故乡是亚洲西部的伊朗,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

  • 标签: 核桃树 营养价值 《博物志》 国际市场 栽培历史 公元前
  • 简介:“幽王烽火戏诸侯,美女一笑失江山”的故事,在我国流传了2700多年。故事中这个惹祸的美女,就是来自西周的诸侯国褒国的褒姒,其故里在今汉中褒河出山口的褒姒铺。

  • 标签: 闲话 诸侯国 故事 美女 西周
  • 简介:蜀国纪年无定论关于蜀国的纪年,古人有不少猜测,古史有载,然漏洞百出。唐人李白《蜀道难》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李白认定的年代,显然夸大其词,到底是文人之言。常璩的《华阳国志》更是从蚕丛开始,就闹了一个笑话。“有周之世,限以秦、巴,

  • 标签: 蜀国 断代 《华阳国志》 《蜀道难》 纪年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