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正>孙,字哲生,1891年10月20日生于广东香山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哲嗣.早年曾受过良好的中西学教育.孙出生后第二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设中西药局,执业行医,孙遂与母亲卢慕珍搬至澳门.后因药局迁往广州,改名东西药局,孙又与其母迁居香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因深知今后将以身许国,自己的行踪飘忽不定,安危莫卜,对家人须有妥善的安排.于是,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与祖母、母亲、妹妹一起在陆燦的陪同下,自香港经日本到了檀香山伯父孙眉处,以策安全.孙眉经营的农场,叫做姑刺山牧庄,在檀香山的茂宜岛上,是该岛上最大的农场,占地100O多英亩,畜牛马数千头.孙眉亦被人戏称为“茂宜王”.孙初到檀香山时,因年龄尚小,且附近没有学校,故没有正式读书.母亲卢慕珍教以“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启蒙之学,并详加解释,务使其领悟.除此之外,孙开始临摹习字.牧庄牛马多,孙六七岁就学习骑马,马是没有鞍子和缰辔的,只在马颈上系一根绳子,即纵身跃上马背,不到一年孙即能驰

  • 标签: 孙科 孙中山 加州大学 香港西医书院 兴中会 西学教育
  • 简介: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通县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合并为社会发展局,面对新形势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按照建设"全省最强县"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工作,力争实现各项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 标签: 卫与时俱进 文体卫 科文体
  • 简介: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全面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后,由广州移居香港,事实上已与国民党政权中断了联系,成为流亡海外的“寓公”。孙在欧洲、美国一住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1965年返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阶段,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去世。

  • 标签: 孙科 蒋介石 孙中山 中华文化 国民党政权 台湾
  • 简介:笔者在拙文《北宋後期科举罢诗赋考》(载《文史》第53辑,2000年第四辑)中,曾指出北宋後期科举罢诗赋、习王安石新《经义》的消极後果之一,是文士的写作水平普遍下降,并谓“鉴於朝廷文书大量使用四六文,而此又非经义进士所能胜任,作为补救措施,是朝廷另立宏词”,同时以为“这个措施的直接成效,是为绍兴时代培养了沘四六文专家”。其後,笔者循此而下,继续考察南宋词,深感此对南宋文学影响之人.一不仅造就了众多的四六高手,而且将骈体文的艺术表达功能发展到了极致。就创作成就论,南宋骈文当不在古文之下,至少也是“平分秋色”。在北宋古文运动之後处於弱势地位的骈文,能够在南宋复兴,主要推动力正是词

  • 标签: 宋代 词科制度 中国 科举制度 历史发展
  • 简介:中国有修志的传统。数以万计的地方志,成了后人研究该地方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等不可缺的宝贵史料。毛泽东主席一到某地视察,常常在行前或到后阅读该地县志,以熟悉该地的情况。新时期到来后,地方修志蔚为风气。我们江苏在这方面的工作更是走在全国的前面。就我所见,1983年出版的《如东县志》便是县志中编写得比较出色的一部地方志。

  • 标签: 县志 修志 地方志 风气 史料 军事
  • 简介: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严酷的现实不能使共产党人屈服,他们更加坚决地同敌人展开尖锐而复杂的斗争。在1927年的腥风血雨中,中共中央从汉口秘密转移到上海,在敌人的心脏中领导全党的斗争。面对险恶的斗争形势,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党中央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保卫机构——中共中央特。在中央特的工作中,

  • 标签: 惩治 共产党人 党中央 中共中央 斗争 政变
  • 简介:1927-1931年间周恩来创建和领导的中央特,是党最早设立的情报和保卫工作机构。它在我党建立初期,在白色恐怖下为巩固党的组织,推动武装斗争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刘鼎 人生经历 生平 情报工作 革命斗争
  • 简介:作为—个山西人,不能不热爱山西;要热爱山西,不能不了解山西;而要了解山西,不能不读一读《山西大典》。可以说,《山西大典》是一部供人们了解山西、认识山西、研究山西进而更加热爱山西的百全书。

  • 标签: 《山西大典》 百科全书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唐代进士科考试一般分帖经、杂文、策间三场,所谓“作诗赎帖”,就是指帖经不及格可以作诗赎救。由於资料缺乏,这一举场中的变通制度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笔者认为,“作诗赎帖”十分典型地反映了唐代科举取士的总体精神和基本倾向,它牵涉到唐代政治、学术、文化、社会风尚及士人心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文拟联系唐代进士科考试场次及内容的发展演变,对“作诗赎帖”这一现象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中国 科举制度 唐代 进士 衡量标准 文献记载
  • 简介:《全宋文》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规划项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旨在将有宋一代的单篇散文、骈文以及诗词以外的韵文汇为一集,为文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部完备而又易于检索的大型断代文献。

  • 标签: 《全宋文》 宋代 古籍整理 规划项目 整理研究 四川大学
  • 简介:<正>齐比夫(1873—1930)是苏联布里亚特著名的藏学家和蒙古学家。为纪念这位学者,在布里亚特社会科学研究所提议下,从1973年开始,每隔4年召开一次专门的藏学、蒙古学学术会议,会议名称定为“齐比夫学术会议”,地点设在乌兰乌德。“齐比夫学术会议”虽然是地方科学院主持召开的学术会议,但在苏联东方学界影响很大,苏联较著名的藏学和蒙古学中心几乎都派代表出席会议。该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央亚民族的历史、文化、文学

  • 标签: 布里亚特语 学术会议 蒙古学 社会科学研究 氏族部落 贝加尔湖
  • 简介: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撤离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25日,杭州国民党政府在西湖边一公园“民众运动场”召开“庆祝剿共胜利大会”。裘振纲联络许宏儒等同学在今东坡路96号(原为尹维竣烈士故居)门口的“丽华报馆”印制了大批拥共反蒋传单和标语在会场上散发,并到处张贴。

  • 标签: 革命生涯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 国民党政府 故居 烈士
  • 简介:《山西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的出版给了方志界一个惊喜!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出版后,许多地方的修志者感到任务已完成,产生了松口气的思想。而山西省的方志工作者却默默地开始了编纂《大典》的宏伟工程;当许多方志工作者还在讨论应该干什么或等待续修志书时,《大典》已经编纂完成正式出版了。这项成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出版了一部宏篇巨制。更重要的是用事实说明了修志者应担负的主要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 标签: 修志 方志工作者 续修 志书 编纂 出版
  • 简介:天堂寺第四世转世莫活佛坐床纪实杨柳1995年12月26日,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坐落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大通河北岸的藏传佛教寺院天堂寺,香烟缭绕,法号声声,彩幡猎猎,一派吉祥喜庆的景象。这天是天堂寺第四世莫活佛转世灵童罗桑钦饶嘉措坐床庆典的大喜日...

  • 标签: 信教群众 活佛转世 天堂 坐床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甘肃省
  • 简介:厚厚的三大卷、八百多万字的巨著《山西大典》,由中华书局出版,已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的百全书、万宝全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山西的权威性经典著作,是有很大实用价值、资料价值的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生活、工作在山西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不可不读此书,关心山西建设的国内外人士也不可不读此书。

  • 标签: 百科全书 《山西大典》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正>蒙古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早已为世人瞩目。关于蒙古民族的历史文明,古今中外有许多传说和著述。然而,要了解自今向前推溯七十年的蒙古民族状况,《蒙古风俗鉴》一书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诚可令人珍视和研读。

  • 标签: 蒙古地区 蒙古民族 罗布桑却丹 蒙古族 汉译 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