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人称代词中的三身代词为分析对象,主要考察三身代词在开封方言的使用及其自带领属标记情况,试图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寻找相关规律。在搜集、整理语料后笔者认为,开封方言的人称代词形式单一,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相关形式在主宾语位置上的句法功能分别成互补分布状态,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则较为自由,但三身代词在领属结构中存在自带领属标记的情况,即通常不需领属标记“的”。

  • 标签: 河南方言 开封方言 三身代词 领属标记
  • 简介:重建后的开封山陕甘会馆照壁两侧掖门,其高度与照壁不甚协调。为最大限度恢复整个建筑群的原貌,经过认真的勘察,提出了将两侧掖门整体降落的实施方案。运用传统技术,在不拆除掖门任何一个构件的情况下,将重达16吨的建筑整体平稳降下60厘米。既保持了整个建筑群的协调,又保证了掖门的整体安全和稳定,为文物保护工程的开展创造了一种实用的新技术。

  • 标签: 开封 会馆 掖门 整体降落
  • 简介:1959年庐山会议后开展的“反右倾”斗争,中断了郑州会议以来的纠“左”进程,农村基层干部的“五风”再度泛滥。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开展“三反”运动,整风整社,试图加以解决。开封专区的“三反”集中在对所谓“三类队”的改造上面,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补课”的方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政治纯化。“改造三类队”虽然对基层干部的作风改善起到些许作用,但它简单地把农村工作的政策性失误归咎于阶级敌人的破坏,而未触及公社体制,因此也无助于从根本上扭转“大跃进”后期的困难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运动所采取的以“对敌斗争”手段来处理农村基层干部的做法,在此后的“四清”运动中得到了全面接续和发展。

  • 标签: 阶级斗争 改造三类队 整风整社 “四清”运动 开封专区
  • 简介:<正>Ⅰ绪言自二十七年起豫即一部沦入敌手,近年来旱灾、蝗灾、匪灾及黄河泛滥等灾相继而至,迄三十四年秋季止,全省一百一十县中儿无一县未受敌寇侵扰,尤以二十七年之黄泛与三十一年之旱灾,全省被淹毙饿死者几达三百万人,其灾祸之重,实为全国所罕有。本署召[有]鉴及此,爰于三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由调查处派敬之会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顾问穆懿尔(Reymond.T.Mayer)与专员班乃尔(MildredBonnell)二氏暨农林部代表王绶由渝经陕赴豫实地视察该省战时农业损害概况,但实际调查时除着重搜集农业资料外,关于难民、医药卫

  • 标签: 实际调查 农林部 十七年 调查报告 洛宁 实地调查
  • 简介:<正>河南历史学会1987年年会于9月23——25日在郑州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50人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历史学会会长胡思庸教授和副会长朱绍侯教授主持了本届年会。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围绕纪念抗日战争爆发50周年和十月革命70周年两个主题进行学术讨论。与会代表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学术空气浓厚。郑州大学历史系陈传海的《河南全民抗战史研究中的几个问

  • 标签: 历史学 全民抗战 胡思庸 十月革命 史学工作者 郑州大学
  • 简介:一、近现代文物(43处)1靳岗天主教堂,1844年,南阳卧龙区靳岗乡靳岗村2刘家宅院,1880年,开封顺河区刘家胡同2号3李鸣钟故居,1887年,沈丘县县府街县委院内4常仙甫故居,1888年,浚县屯子镇裴庄村5许世友故居(含墓),1905年、1985年,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6彭雪枫故居,1907年,镇平县安字营乡七里庄村7洛阳吴佩孚司令部旧址,1920年至1924年,洛阳中州路401号8袁世凯行宫,1917年,项城市南大街9濮阳基督教堂(含华美中学旧址),1920年至

  •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 2000年 名单
  • 简介:河南气象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发展回顾文/张新霞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的重要窗口。五年来,河南气象台依托天气预报的优势,借助电视宣传媒体,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把静态的“拉洋片”式的旧模式改进为由气象小姐主持的新颖活泼的电视天气...

  • 标签: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河南省气象台 节目质量 气象信息 气象工作者 发展回顾
  • 简介:为了更好地保护、继承河南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特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规划建设管理,保存和延续文化遗产的真实历史信息和独特价值,有效保护和利用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河南政府公布了河南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本文对我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建筑、文化、军事、艺术和科研价值作了简述,呼吁要重视和切实保护好这些真实、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风貌。

  • 标签: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历史建筑 文化资源
  • 简介:<正>1980年5月,胡乔木同志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提出:“地方志的编纂,也是迫切需要的工作。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我们要大声疾呼,予以提倡。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继续编写地方志。”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河南社会科学院把参加编纂《河南志》列入重点科研项目,并组织力量与有关单位协作,和段德仁、樊美于等同志一起,从调查河南历代方志纂修情况入手,为全省修志工作做准备。

  • 标签: 地方志 河南省 新方志 修志工作 县志 社会科学院
  • 简介:<正>河南历史学会,原名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河南分会,建立于1950年,是本省建立最早的社会科学学会。它在联络史学工作者开展史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古文化遗存和历史遗址遗迹,又有大量的文物出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历史学科是本省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的优长学科,建国四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来,本省历史研究与教学机构不断增加,队伍迅速扩大,学术活动频繁,研究成果丰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本省史学工作者编撰出版的史学著

  • 标签: 河南省 历史学科 史学工作者 爱国主义教育 成果报告 历史研究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权威考古学刊物《考古》杂志和8个国家级文物考古机构,28个、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文物考古机构,11所重点大学的考古文博院、系共同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显示,河南作为文物大,共有17项考古大发现入选,名列全国第一,安阳殷墟以最高票名列百项之首。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评选范围为1901年~2000年间中国(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在内)的重大考古发现。要求一是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二是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三是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中国20世纪 河南省 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发现 河南陕县 文化遗址
  • 简介:开封故城史迹考文/李合群开封故城原名启封,位于今开封区西南近25公里处。启封城始建于春秋初期,为战国及秦末中原地带的一处战略要地。西汉时期,启封更名开封,定为县治,并加固了城垣。开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著名的“荥阳郑氏”家族的族籍而举世瞩目。唐朝...

  • 标签: 故城 《史记》 开封城 启封 开封县 开封市
  • 简介:繁塔原名兴慈塔,又名天清寺塔,建于北宋初年。该塔形制独特,建筑装饰精美,塔身内外遍镶模制的佛像、罗汉、菩萨、乐伎等造像砖及动物、花卉等纹样雕砖,造型众多;塔内还有多部宋代石刻佛经及大量捐施题记等,书法精湛,史料丰富,堪称宋代艺术的宝库。同时该塔也是中国古代佛塔由密檐式佛塔向八角形楼阁式佛塔过渡的典型实例,是河南乃至全国宋塔中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 标签: 开封 繁塔 形制
  • 简介:开封城墙,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城垣建筑。本文对开封城墙勘察设计工作中的一些感想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古城墙勘察设计乃至其他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开封城墙 保护设计
  • 简介:为学习兄弟省市做好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的先进经验,开阔工作思路,推动创新发展,近日,志编委重点围绕“学习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地方志工作科学发展的创新举措、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开展读志传志用志,开发利用地情资源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方志馆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第三轮三级志书编修的筹备情况”等问题,组织部分(州)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赴相关进行考察学习。

  • 标签: 考察学习 编委 地方志工作 先进经验 河南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