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认为我自己是罕见的幸运。让我在这里花上一到两分钟讲个例子,也许值得我们好好想想。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在你出生的二十四小时以前,一个先知来到你的身边,他说:"小家伙,你看上去很不错。我这里有个难题,我要设计一个你将要生活的世界。如果是我设计的话,太难了,不如你自己来设计吧。"所以,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你要设计出所有那些社交规范、经

  • 标签: 小球 系统设计 出生 世界 先知 假设
  • 简介:10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赵本山不在其中。他连夜开会学习座谈会精神,却因此陷入更大的舆论漩涡。"没去开会"舆论线路图10月16日,一篇题为《莫言参加了座谈会,赵本山去哪儿?》的博客文章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微信平台上该文标题被换成了《习总文艺座谈会上赵本山缺席预示啥》,有将近9000个订阅号转载过。

  • 标签: 赵本山 去哪儿 博客文章 网上传播 非常时刻 莫言
  • 简介:中国人的游戏一场围棋快棋赛,被我随手记下来的动词已经有30多个:扳、扑、打、提、靠、虎、夹、冲、断、补、飞、退、点、压、封、并、枷、粘、挖、间、爬、接、劫、挤、长、立、跳、拐、紧、靠、卡、吃。

  • 标签: 中国人 快棋赛 围棋
  • 简介:虽然,魏文帝曹丕说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让我们这些读书为文之人倍感自豪的话;虽然,他还写过"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样情文并茂、才气盎然的千古佳句;虽然,

  • 标签: 曹丕 魏文帝 为文 明月
  • 简介:“文革”运动使社会局势和状态处于“非常”之中,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得进行,以至在总的“非常”态中,实际上还包含着“顺应之中的正常”和“应对之中的正常”。前者附着于“非常”,是“非常”的调节机能的显示和表达,故会产生“正常中的扭曲”;后者拉扯着“非常”,是“非常”的制造功能的扩展和延伸,故会产生“正常中的妄为”。所以,不管是非常中的正常(顺应与应对);还是正常中的非常(扭曲和妄为),正是这两个方面的交汇和兼容,构筑了“文革”社会史的复杂面相和精彩题旨,以至它既说明了时代的错乱,又在本质上证实了生活的逻辑不容篡改。立足在这个判断上,以非常与正常的交错关系,将“文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串联起来,不仅可构建一个有血肉、有灵魂的研究文本,更能从中看到血肉躯体之伸缩,读到灵魂归附之挣扎。

  • 标签: 文革 社会生活 非常 正常
  • 简介:由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由我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山西省乡镇简志》,煌煌四巨册一套,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日常被形形色色的书环绕、对书已不敏感的我,却被这套书吸引去了目光。首先打动我的是这套书新颖的设计风格,黑底、红字、白色书签条,简洁中透露出大方、厚重的霸气……一问,竟是一位刚入行的毛头小伙子小敬——敬鹏涛设计的,不由感叹,书籍装帧是一门艺术,艺术设计需要新鲜的细胞,书业界不乏成批的装帧设计高手,但时间久了,出品多了,也难免思虑枯竭,常把艺术设计当作流水线作业。吸引业界外的新鲜血液,非常必要。

  • 标签: 山西省 地方志 实用价值 乡镇 文艺出版社 创新
  • 简介:殷商时期的诸多辞例中有“小臣”。时贤对其多有研究,但在“商代小臣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仍有争论。其实,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可能与“臣扈”、“臣址”等商王朝的重臣相比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故被称为“小臣”。这批后备人员有的来自外国族,有的是商王子嗣,还有的是女性。他们担任的职务各不相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来区分他们。在外服方面,商王朝常从内服小臣中挑选成员回他们所来自的国族担任军事首领。通过内服小臣训练外服军事首领是商朝控制方国的手段之一。这些人员在身份显赫之后,仍然用“小臣”称名,因而出现了商代小臣纷繁多样的现象。

  • 标签: 殷商时期 小臣 外服 内服 国族
  • 简介:林语堂,著名作家,1895年生于闽南漳州。他从小头角峥嵘,17岁被“具有一连串‘梦想’”的父亲送进了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一所林语堂自认为“学习英文的最好的大学”。在这里,他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初步熏染。1916年毕业后到北京清华学校任英文教员。1919年根据清华的例规,任教满三年的林语堂获准赴美留学,就读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一年后,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林语堂遍览了该校收藏丰富的中文藏书。林语堂的文化经历十分奇特:在母国的圣约翰大学,沉浸于西方文化,精通了英文;在异邦的莱比锡大学,进行了中国文化的“补课”。学成归国后,林语堂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并于1927

  • 标签: 林语堂 西安事变 《京华烟云》 蒋介石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国难
  • 简介:1644—1911年统治中国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地征服的王朝",而乾隆时期(1736—1795)则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①清朝通过军事行动建立的这个帝国,是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界定领土的基础~②。与它的前朝明朝相比,明朝甚至从未能成功地控制鄂尔多斯,这个位于河套地区的中国西北的贫瘠之地。而清朝的满洲统治者则成功地将东北亚、蒙古、西藏、塔里木盆地和准噶里亚并入了清帝国的版图之中。

  • 标签: 乾隆时期 清朝 中国历史 近现代中国 塔里木盆地 鼎盛时期
  • 简介:<正>1937年12月16日至27日南京金陵大学非常委员会致日本大使馆函,是最近整理日军侵华罪行史料时在我馆馆藏国民政府档案全宗中新发现的。该文件是当时在宁外国友人抗议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重要文件,函中反映了日军在金陵大学及其附近奸淫妇女、抢劫、屠杀人民,无所不为的暴虐行径。文件形容“日军残酷之态度,非笔墨之可表述”。日军在南京大规模的集体屠杀主要在城外和沿长江边进行,因此该文件“惟所述尚不完全,只能表现全局之一鳞半爪”。该文件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所形成,正如郭沫若在为田伯烈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作序时所说“这些记录是国际友人冒着莫大的危险与艰难,为我们留下的血肉长城的一部分写照”,“这样公平的客观的写照,在我们自己是很难做到的。”该文件是关

  • 标签: 金陵大学 大使馆 南京大屠杀 国际友人 高级将领 军官
  • 简介: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诸多方面都表现了一个力图有所作为的政党所应有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它既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宏观上的如椽大笔,也有设立节日这种细微处的闪光。其间.中共不仅积极参与组织国际国内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还针对边区实际专门新设立节日,系统强化边区建设。

  • 标签: 节日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陕甘宁边区 1937年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已见的中国文化史、建筑史乃至岭南文化史、建筑史方面的论著,对秦汉时期的岭南建筑极少述及,更说不上较为系统的专论,未能给予应有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史籍对于刚刚步入文明社会开发阶段的岭南,记述极为简略,尤其是这一时期岭南的建筑状况、建筑技术资料更为匮缺。近几十年来.大量的考古新发现,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极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使语焉不详的古文献记载得到了印证,撩开了极少见之于文字的秦汉岭南建筑史面纱的一角,从而使我们对这一课题有可能开展初步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秦汉时期岭南建筑的有关史籍文献记载、文物考古发现以及地面遗存的综述,进而对这一时期岭南建筑的特点、发展原因以及在岭南建筑史上的地位试作分析,作为探析秦汉时期岭南文化的一个侧面。笔者对岭南历史、古建筑的研究甚为肤浅,不当难免,亟望方家赐正。

  • 标签: 遗址 岭南建筑 南越国 西汉墓 岭南地区 秦汉时期
  • 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武装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3月9日,日本炮制了伪满洲国,从此,东北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之久苦难和屈辱的生活。现把我多年搜集的一些伪满时期的证件和票据展现给广大读者,这些沾满血泪的历史实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东北地区广大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

  • 标签: 伪满时期 吉林省桦甸 康德 历史 农民 永吉
  • 简介:秦汉时期的祝官属于奉常官系统,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处于中下层,是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宗教性官员。《二年律令·史律》提供了祝官培养和选拔的宝贵材料,是知在秦汉时期,祝官通常由太祝令、丞以及员吏、冗祝、祝五更、祝学童等人员构成。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汉时期祝官的职事以祭祀鬼神为主,在祭祀礼仪中具体负责迎送鬼神、念诵祝词、献祭等,另外还包括为国君本人祭祀以求福免灾,或者帮助国君抵御来自臣下和民间的祝诅等。

  • 标签: 祝词 太祝令 祭祀 迎送神 秘祝
  • 简介:中共中央一贯重视出版印刷工作。延安时期,党的出版印刷工作更有空前的发展。延安当年是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是革命的政治中心,也是出版印刷中心。研究中国的出版印刷史,特别是现代革命的出版印刷史,更应该研究延安的印刷事业建设和印刷技术的研究与改革工作。...

  • 标签: 延安时期 印刷厂 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 《红色中华》 中共中央
  • 简介:"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作为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对粮食非常重视。三年困难时期,他辛勤操劳,呕心沥血地主持制定了粮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国家和人民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 标签: 周恩来 粮食部门 困难时期 粮食问题 粮食工作 大跃进
  • 简介:<正>吐蕃时期是藏民族形成的历史时期,也是藏族文化逐渐定型的重要历史阶段。众所周知,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文化的传入、传播和发展中,翻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打算对翻译在佛教文化的传播中的历史作用,和它在藏族文化形成中应有的历史地位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推进对这方面的研究。吐蕃时期的翻经翻译中心主要有两处,即吐蕃本部地区和敦煌,本文主要国绕吐蕃本部展开。译经起源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是在松赞干布时期正式大规模传入吐蕃社会的,但也并不排除藏文文献中记载的佛教在拉托托日聂赞时代就已渗入吐蕃的可能性。佛教之所以在这个

  • 标签: 吐蕃时期 佛经翻译 佛教文化 藏族文化 佛典翻译 松赞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