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马年是我的本命年。今逢甲午,已是耳顺。时光过得太快了。我做历史研究,原本对回忆文字持保留态度,久远之事怎能记得?现在想来这是有偏颇的。人的大脑的记忆能力在人的一中会有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忘记眼前事,而对过去的深刻记忆却只会越来越清晰,才知往事如昨。这是符合人脑记忆科学的。我离开家门,一晃四十年,陈年旧事偶在脑中浮

  • 标签: 记忆能力 合作商店 历史研究 汪岗镇 十年 有凤来仪
  • 简介:1933年春,博古、洛甫、陈云(据我所知,他当时负责工会工作)和中央委员会机关的其他几个同志,动身去中央苏区。中央委员会在上海留下了一个上海局,先由康生领导,他前往莫斯科以后,由斯拉文和米茨克维奇领导。

  • 标签: 中央苏区 中央委员会 工会工作 莫斯科 上海 领导
  • 简介:白彦虎率陕西回族起义军由陕至甘再退新疆,是左宗棠千里追杀的结果。为使起义军免遭覆灭之灾,在打回故土毫无希望的条件下,向西作战略退却,这是保护自身陷入绝境的最佳选择。

  • 标签: 白彦虎 战略退却原因 回族近代史 西北回民起义
  • 简介:古人云: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洛阳市第二届社会主义新方志轰轰烈烈开展之时,认真总结反思一下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无疑对编好续志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位于卷首,在志书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可谓

  • 标签: 续志 方志 志书 完美 古人 洛阳市
  • 简介:徐朔方先生驾鹤已十载,一直未有片言只字形诸笔墨以资纪念。之所以未着笔,一是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脑海,总感觉到他并未离我们而去。二是不愿去触动那份对先生独有的记忆,生怕一旦定格成文字后,那份记忆就会从心底游走。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也从一个初为人父的学生变成了年届半百的大学老师,来日日少一日,倘因不测而使先生一些不为人知的事迹淹没不彰,则又是我之罪过。

  • 标签: 师门忆 徐朔方先生 忆记
  • 简介: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节节溃败。美国政府经过对中国内战形势的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陆的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虽然极力促成了李宗仁代理蒋介石行使“总统”职权,但李宗仁也无力挽救危局,进而美国政府考虑从中国的内战中“脱身”。大陆丧失后,台湾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军事地位突出起来。美国担心,一旦腐败的国民党政权退到台湾,则台湾很可能遭到和大陆同样的命运落入共产党之手。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结局。所以,此时美国的对台政策,亦复举棋不定,一日数变。从1948年12月起,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不断讨论如何分离台澎与中国的问题及计划。据1948年12月1日NSC档案第37号记录:“台湾、澎湖

  • 标签: 蒋介石 孙立人 台湾独立运动 陈诚 中国国民政府 1949年
  • 简介: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大师,作者是白先生的儿子。以他的身份写父亲白先生,详细地写出了白先生的生活轨迹、学术道路、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其中一些生活和学术细节,显示了白先生的高尚人格,这是别人所不了解的,也写不出来的。这一部分显得十分珍贵。全书分10章,依次为:传统、磨砺、选择、正途、安定、无愧、通变、新路、丰碑、彰知来。通过这10部分的叙述更加清晰地在读者眼前展示和表达了白先生对研究历史学科的态度,即人们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指导现实,观察和展望未来,从而自觉地适应历史进步,力求推动历史的发展。

  • 标签: 白寿彝 父亲 历史学科 学术道路 史学大师 学术成就
  • 简介:由白寿彝先生之子白至德编写《彰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一书,于2008年1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 标签: 中国工人出版社 白寿彝 父亲
  • 简介:地方志书,要记载一代一方的自然、社会、人文及百科之业的历史和现状。但今非昔比,在今天仍然用旧的体例模式去记述这些对象,不能展现当代风貌。这是客观事物向我们提出改革的必然要求。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要变革就得打开视野,从封闭的固定的旧模式和旧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中解放出来,以勇敢的开拓精神,正视现实。社会在前进,在发展,记述方方面面诸事物历史和现状的地方志,也必须与社会的前进发展相应同步,展现出有活力,有生气的新品格。

  • 标签: 生不立传 地方志书 修志 人物传 人物志 新疆地方志
  • 简介: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您个人的。您是怎么进入文物保护这个行业的?这些年又做了哪些主要工作?答:我祖籍江苏常州,192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小的时候祖父母经常教授一些古典文献方面知识,所以自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喜爱。40年代末,我到上海跟郑振铎先生学习、工作。从那时候起,我就跟文物打交道,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就一直干这个事情,搞了一辈子文物保护工作。跟随郑振铎先生的最初几年里,参与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甲午以后流人日本文物之目录》的编辑出版。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设了文物局,我就

  • 标签: 生访谈 谢辰生
  • 简介:唐寅虽一直享有才子之名,但他因出身于“屠酤”之家,又受到科举弊案的牵连,失去了仕进之路,不得不从事治.先是到宁王朱宸濠府上做门客,不过时间较短,其后长期以出售书画为生.唐寅由于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下层文士生活状况的了解,十分重视文人治,认为文人读书不如先治.他认为出售书画是一种可行的治之道,应依靠自己的才能进行治,反对赚昧心钱.

  • 标签: 唐寅 治生 起因 途径 观念
  • 简介:  如果有一天我能在都市的一隅邂逅他,我一定对他说:"对不起,特困!"……

  • 标签:
  • 简介: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鞴(jān,冻裂),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 标签: 七录 指掌 七始 中学同学 斋日
  • 简介:樊庄的由来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各大城市先后沦于日军之手,国民党南京政府迁至四川重庆。当时除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全国各地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外,国民党的军队大多退守在西南、西北各省,全国人民都陷入苦难之中。沿海各地沦陷后,抗战后方花、纱、布供应匮乏,国民党政府经济部特在重庆设立农本局福总庄,担负全国花、纱、布购销业务,以解决后方军民衣被之需。为便于开展业务,总庄及各地(分庄)分支机构都采用商场上惯用字号,因此,福总庄设在鄂北樊城的分庄,被称为福樊庄。樊庄成立经过1939年初,福总庄(经理吴味经)鉴于湖北是全国三大产棉区之一,而鄂北棉

  • 标签: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 第五战区 训练所 鄂北 棉花收购 共产党
  • 简介:张瑞贵(1891-1977)字玉麟,名园亚,广东钦县(今广西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那统村人,壮族,国民党陆军中将军长,素有“张飞”之称。

  • 标签: 张飞 中将 将军 国民党 壮族 陆军
  • 简介:汪曾祺曾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之乐趣。"下放到坝上草原劳动改造时,汪曾祺采到一朵很大的蘑菇,他把它晾干,等

  • 标签: 汪曾祺 劳动改造 百货公司 蘑菇 辣椒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