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1973年夏天,我作为《中国画报》(国内中文版为《人民画报》)的代表参加中国外文出版代表团访问日本。月余之后,返国时路过香港。接待单位新华社香港分社委托亚洲贸易公司廖安祥经理出面接待,并协助代表团成员购买一些物品。团长指定我随同廖经理到市上为大家选购廉价手表。

  • 标签: 《中国画报》 崇高 《人民画报》 贸易公司 代表团 新华社
  • 简介:是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参加起义军之后,为朱元璋料理军务、制定政策、治国安民做出了贡献.陶安在黄州、饶州任知府,在江西行省任参政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得到人民的拥戴,更得到朱元璋的褒美.明清史学家肯定了陶的功绩和学术地位.

  • 标签: 陶安 农民起义 朱元璋 《陶学士集》
  • 简介:湖畔的雪峰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正拍摄美景时,随风飘来一阵歌声。向着歌声发出的地方缓缓地移动着脚步,歌声越来越近:“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出现在我的心上……”这不是仓央嘉措的情诗吗?仓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又是一位出众的诗人。姑娘唱的这首情歌,是在西藏流传很广的仓央嘉措的情诗。歌声很动情,撩拨得我越发想见到唱歌的人。

  • 标签: 姑娘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 歌声 情诗
  • 简介:李伯先生生前曾经担任《名人传记》杂志美术编辑工作,其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作为一名水墨人物画家,他在绘画专业的领域也留下了可以传世的优秀作品。李伯先生的《走出巴颜喀拉》人物长卷是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最为优秀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探寻过程中的经典作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南方周末》评出了三十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李伯先生付出十年心血创作出的《走出巴颜喀拉》国画水墨长卷。其艺术成就在绘画界得到了普遍的赞誉和肯定。吴冠中先生曾在李伯先生画展上留言,称其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冯骥才先生称他为"罕世和绝代的画家"。黄永玉先生称他为"近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今年5月2日是李伯先生逝世十一周年的日子,本刊特发表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向阳和我社副总编辑王国钦的文章,以示纪念。

  • 标签: 巴颜喀拉 艺术传达 纪念 绘画 艺术家 中国改革开放
  • 简介:韩登(1905-1976)原名竞,一字仲铮,别署耿斋、印农、小章、本翁、无待居士等。祖籍浙江萧山,世居杭州。斋名有容膝楼、玉梅花庵、物芸斋等。他篆刻私淑王福庵,作品风格庄严静穆,秀静典雅,宗秦模汉,又不拘一格,面目众多,一生治印二万馀钮,为现代印坛工稳一派代表人物之一。

  • 标签: 作品风格 不拘一格 代表人物 篆刻 治印
  • 简介:阜城是新疆精河县的一座古城遗址,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至今已经有255年历史。200多年来,这里演绎了一段段丰富而又精彩的历史,值得回味和铭记。

  • 标签: 古迹 精河 安阜城
  • 简介:不会跳召算半个土族人,不会喝酒不是一个土族男人。召,土族的传统舞蹈。土族人跳召不光是喜庆的自娱,原初的时候更主要是娱神,是祭天庆祝丰收等重大庆典的祭祀舞蹈;再如村子里或者家族里有佛事活动,要迎接一位高僧大德,也要跳着召迎接;土族人所有节庆的迎来送往中,跳着召迎送是最高最尊贵的礼节。

  • 标签: 土族人 佛事活动 祭祀舞蹈 想当年 敬酒歌 宴席曲
  • 简介:古城遗址属规模较大的汉代古城,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6.12公里处,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夯土版筑,边长560米,城址西北角遗存方形小城一座。据有关专家考证,该城始建于汉代,为敦煌郡冥安县城,是汉代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西域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城址。是瓜州县现存规模较大、时代较早的汉代古城之一,在河西史地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冥古城遗址城墙损毁严重,地表遗迹模糊。

  • 标签: 安古城 瓜州县 西史 敦煌郡 文化中心 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安徽省巢湖市北郊、万家山麓,有个山清水秀的竹柯村,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的故乡。冯玉祥虽很少在竹柯村居住,但他并没有忘记苦难的故乡。这位平民出身的将领,始终对故乡怀着深厚的感情,抗战初期,他曾两次回乡省亲,虽是短暂驻留,却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县太爷门前出丑冯玉祥生活一贯节俭朴素,虽然身居高位,回乡仍是一套军装、一根宽皮带、一双老布鞋,只有从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和洪钟似的嗓音上,才能看出他是个威严的将军。一天中午,一顶黑色大轿威风凛凛、前呼后拥地在竹柯村前水塘边停下,随从恭恭敬敬地掀开轿帘,一个身穿白色西服,颈系黑色领带、头戴“拿破仑”帽,足蹬“大英”皮鞋,眼吊宽边墨镜,手执文明棍的人,扶着一个娇艳美丽的女子抬步下轿。村民不知从何处冒出一个阔佬,都惊吓得目瞪口呆,有些见过世面的人认识这就是县长老爷。这是个贪赃枉法,花天酒地的“县太爷”,他今天特地登门拜访,是想来巴结冯副委员长的。县长和他的姨太太来到冯玉祥住处门前,送进了名片。门卫传出话来:“副委员长命令其他人一律回去,县长留下,单独召见。”县长受宠若惊,立即打发随从将姨太太抬回县城,独自留下,...

  • 标签: 冯玉祥除暴安良
  • 简介:昌浩,号岛山。1878年出生于韩国平安南道江西郡草里面七里凤翔岛。其始祖是高丽王朝末期的著名学者文成公安,他不仅首先将中国南宋的性理学传播至韩国,而且在韩国开了创办书院之先河,对于韩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氏的后裔中也是人才辈出。昌浩的父亲兴国是个以务农为生的儒生,家境清贫。昌浩12岁时,父亲即去世,他是在祖父的照顾下长大的。7岁始,他在父亲的亲自督教下,接受了传统的封建儒学。至9岁时,他的汉文水平已在私塾里出类拔萃,深为当地儒学家李锡宽等赞赏,后来他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昌浩为妻。由于安家经济困难,昌浩自9岁至15岁一直给人放牧,过的是半工半读的生活。1894年,昌浩17岁

  • 标签: 韩国临时政府 韩国独立运动 李承晚 新民会 中国东北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简介:在中国艺术的现代演进过程中,山水画领域的黄宾虹和李可染.花鸟画领域的齐白石和潘天寿。人物画领域的徐悲鸿和蒋兆和,以及周思聪和李少文,除了从造化、古人、民间之外,也从其他民族有所借鉴,进行其各自的探索。

  • 标签: 李伯安 演进过程 中国艺术 潘天寿 齐白石 花鸟画
  • 简介:长期以来,关于龚橙,我心中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谜,存在一个苦恼的情结:为什么一个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学者、一代杰出的思想家龚自珍之子龚橙,竟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引导英人去焚烧圆明园?他自幼熟读“圣贤”书,深明国家民族之

  • 标签: 傅增湘 龚橙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 民国时期 生平事迹
  • 简介:通过比勘《文选集注》中的李善注与诸宋刻《文选》李善注(如监本、尤本),发现李善注“注”的主要来源有:《钞》、五家注、陆善经注、未知旁注及李善本人的增补等。本文旨在探究诸宋刻李善单注本及《文选集注》中李善注的“注”来源,并分析其原因和特点,以揭示诸宋刻本及集注本所存在的一些所谓的“李善注”,实为后人所附益,李善并未措手其问。

  • 标签: 文选 李善注 增注 李善注义例 文选集注
  • 简介:1975年我在六地区生产指挥组当办事员.7月的一天,心脏突然早搏,当时没有经验,便匆匆到六专区医院求诊.内科主任医师张振之说,内科病房已住满,骨科楼上有一位老人住了一间,属内科管.老人这几天没来,你先到那儿住两天.于是我来到骨科这间内科病房.

  • 标签: 内科病房 骨科 老人 科主任 求诊 医师
  • 简介:<正>常,叶赫纳拉氏,字履坦,满洲镶红旗人。据《奉天通志·人物志》、《八旗通志·艺文志》、《八旗文经·作者考》《雪桥诗话》等著作记载可知,常为康熙癸酉年举人,任山西巡抚椽史,不久又提拔为理事通知。雍正初年,他转任山西济宁道,后累迁贵州布政使、江西巡抚,补盛京兵部侍郎,转刑部侍郎,出任漕运总督,乾隆年间官至浙江巡抚;一生为官,转任多处。常著作颇多,主要的有《受宜堂集》、《受宜堂驻淮集》、《廿二史文钞》、《古文披金》、《澄观楼倡和诗》、《明史评》、《从祀名贤传》、《箕踞冷语》、《遁甲吾学编》、《受宜堂居宦说》

  • 标签: 澄观 文艺理论 倡和 侍郎 文钞 穷而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