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相祖述”是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提到的一种文学现象,历代诗家从诗字、引事用典、诗体和风格方面对“相祖述”有不同的阐释,但都重在对师承借鉴关系的辩证批判。同时,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学术现象,“相祖述”广泛见论于史学、医学、哲学领域。“相祖述”分形式和内容两层面:形式上以史家为代表,注重史著体例的因袭;内容上具有守正出新、守旧蹈袭和守虚论异三重内涵。诸家对“相祖述”内涵的不同侧重内在地包含了复古与通变的思想。本文在探讨“相祖述”作为学术现象和治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诗学内涵及其在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影响和启示。

  • 标签: 递相祖述 治学 诗学 复古 通变
  • 简介:明初武职具有职合一,位高权重,世袭罔替,犯罪难革四个特点。永乐以后,武官人员结构迅速变化,其任用方式也逐渐差委化,武职遂与权责脱离。其后武职只用于表明武官的身份等级、资格与部分待遇,从而官化。明朝采取署职与"以某官体统行事"两种虚授武职调整官阶与职位之间的关系;实授武职则表明武官俸级与世袭等级,两种武职与所任差委都要入衔,武官结衔从而叠床架屋。武职官化是明代武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 标签: 明代 武官 武职 阶官化
  • 简介:本文讨论南北朝的位制度,计划对南朝与北朝位体制的演化步伐之异,提供一个宏观的比较,以期说明,魏晋以来位变迁的阶段性可以概括为“魏晋一南朝一北朝一隋唐”,即,北朝领先於南朝,北朝的位体制更接近唐制。

  • 标签: 体制变迁 南北朝 南朝 隋唐 魏晋
  • 简介: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依照周礼"改定内官",使北魏的嫔御制度发生了相当程度的汉化。本文通过考察两种史料中"贵嫔"、"贵华"、"充华",发现前两者属于新体制的"夫人",后者则是其中的九嫔。同时,《魏书》中用来称呼帝王嫔妃的"夫人"、"嫔"是为了表明这位嫔妃的名号属于礼制中的夫人或九嫔,而不是嫔妃的泛称。结论认为新制度袭用了汉族王朝遗留下来的很多称号,北魏自己创制的名号也不背离嫔御名称方面的文化传统。

  • 标签: 北魏 嫔御 名号 改制
  • 简介:宋代内臣在官阶迁转到内东头供奉官时,需要从内侍两省转到枢密院管理,进入武序列迁转,是为常规迁转路线上的“止法”。但对于在御药院、内束门司等要近机构担任差遣的部分内臣而言,他们可以在官阶保持为内束头供奉官的情况下,将供职时的劳绩折算为应迁转的次,待转出时可以直接获得较高的秩。内臣的这段经历被称作“寄资”。作为一种特殊的品管理制度,寄资在两宋随政治制度的发展形势屡经废置,在时人的认识中也由“侥幸之门”变为“祖宗法”。以时间为轴考察寄资制度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在制度史的视野中重新认识宋代内臣作为官僚的属性,并进而思考内臣品管理制度所可能体现的内外秩序。

  • 标签: 寄资 内臣迁转 内侍官阶 内外秩序
  • 简介:收入和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生活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前,广州市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增长较微,农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农民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改革了农村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收入和支出迅速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1978—2000年的22年中,广州市农民生活从贫困状态,依次跨上了维持生活、“小康”和富裕三个台阶。

  • 标签: 广州市 农民收入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责任制 小康社会
  • 简介:本文以卫三畏(SamuelWellsWilliams)1844年在澳门出版的《英华韵府历》为例,探讨当时外国传教士编纂的汉英词典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的过渡现象——该书收入的字词,虽全部标以官音,但部分字词只在粤语或某些方言区通用;此外,在通用的汉语拼音系统出现之前,该书亦肩负起逐步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各种中国方言的拉丁字母拼音系统的使命。

  • 标签: 卫三畏 汉英词典 澳门
  • 简介:村落公共空间是区别于私人宅院的一个村民共有的、重要的公共场所,是村民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仪式集会、游艺游戏的场所,同时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承村落的道德价值和审美情趣。就西藏广大的乡村而言,其公共空间涵盖的范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诸如村委会、甜茶馆、寺庙、道路、晒场、山川等等。在这些公共空间内,因权力、职业、长幼、性别等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体现出鲜明的序关系。文章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以空间为分析视角,对该村村落公共空间,以及此空间内的社会关系和生产生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西藏 村落 公共空间 村民阶序
  • 简介:鸦片战争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然而清王朝在战争中的失败是否促使当时大多数士人去重新认识并了解西方世界,进而发生思想转变,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本文以道光年间“理学复兴”的代表人物李棠为例,尝试探讨鸦片战争对他的影响。研究以李棠在鸦片战争前后的日记为中心,展示出他如何一直以理学家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外在世界的变化。这一个案,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省思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

  • 标签: 理学 李棠阶 《李文清公日记》 鸦片战争
  • 简介:《水浒传》繁本的百回本与百二十回本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后者插增了梁山泊好汉攻打田虎、王庆的故事,还在于后者'移置'了'阎婆事'.'阎婆事'系指'水浒'故事中宋江娶阎婆惜一事.在《水浒传》百回繁本中,宋江娶阎婆惜一事,一般被安排在刘唐奉晁盖之命下书给宋江之后(晚于百二十回本的芥子园本等除外).而《水浒传》百二十回本中,宋江娶阎婆惜一事则被移置到刘唐下书之前.

  • 标签: 宋江 《水浒传》 阎婆惜 故事 情节 考辨
  • 简介:本文研究了太原满城的建置情况.一方面分析了该城筑建的经过,一方面探讨了其所处位置的军事地理形势;阐明了满城的形制以及内部设施.就满城的城垣、城门和城角以及内部衙署、营房、祠宇、学舍、街巷等相关设施进行了论述;并揭示出了满城的驻防官兵数量和内部经济结构

  • 标签: 太原满城 建置过程 时空结构
  • 简介:<正>全部亚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盛衰周期之一,发生在八至十三世纪的华北。这个经济周期的标志,是一个以开封为中心的颇为复杂的区域经济的演变。它的发展,开始于755年的安禄山叛乱,在唐朝余下的岁月中还只是逐渐加速,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急剧推进,并在1100年前后的数十年中达到平衡。对于此一区域经济发展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有必要作简要的概括。随着唐朝的衰弱,开封日趋重要。开封地位的上升,主要以牺牲洛阳为代价。洛阳地处开封之西,是唐朝的第二首都,其位置在战略和防御上都更为重要。洛阳和开封都与大运河相接,开封则更靠近华北平原的中心(较洛阳约近190公里)。在该区域人口重心持续东移的

  • 标签: 发展周期 区域经济系统 经济周期 关键因素 十五世纪 区域内
  • 简介:《法语句法结构解析》是一部着眼于法语句法研究的专著,它从法语句子的核心动词出发,层层递进,剖析法语句子的结构及其内在规则。本文简要介绍了《法语句法结构解析》的成书背景和写作思路,通过对其主要内容的概述、对重点章节的评析,揭示本书在法语句法研究和句法教学方面所具有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法语句法结构解析》 句法研究 句法教学
  • 简介:宗族与集体:结构与实践[美]苏拉米兹·帕特、杰克·帕特著杨榕生译钱杭校编者按;本文是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苏拉米兹·帕特(SulamithPotter)和杰克·帕特(JackM.Potter)教授夫妇所著《中国农民:一种革命的人类学》(CH...

  • 标签: 宗族 结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集体化 集体财产 社会主义实践
  • 简介:“度戒”是滇东南蓝靛瑶表达生活知识的结构性仪式行为。在国家主流意识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瑶族民间“度戒”仪式很难续持传统的结构边缘,仪式嬗变为交融传统价值和现代工具意识的表达性行为。人们将传统的成年礼“度戒”仪式结构化地发展成为增光家屋“脸面”和抬显家人地位的“夸富”行为,结构化的“度戒”仪式被人们“反结构”地改造成服务于提升家屋地位的工具。

  • 标签: 蓝靛瑶 度戒 结构 反结构
  • 简介:评价一本志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体例的得失。因为体例是编纂志书的“纲”,是统一全书的准绳。用体例规范全书的原则和具体要求,从而提高其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决定志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体例一词,方志界有多种解释,有曰“体例是志书组织和归纳材料的形式”,或曰“志书体例,就是志书独特的编纂形式”,并指出:它是由体裁、结构和章法三个要素所构成;还有解释为“是志书的体裁凡例”;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但不管怎么说志书体例含义的外延部分主要包括志书的体裁、结构、篇目与编写方法等要素。体例对于内容来说,是表达形式,如果内容发生了

  • 标签: 体例结构 结构构思 续志体例
  • 简介: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要使保安族经济社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实施结构优化战略,培育区域经济新优势,构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 标签: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区域特色经济 结构优化战略 农业
  • 简介:本文叙述中世纪欧洲贵族的结构变化,认为8—10世纪的贵族可称为'封建贵族',特征是采邑分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领主附庸关系;12世纪以后的贵族可称之为'贵族等级',贵族的共同特征是强调贵族血统、封号、财产世袭、贵族生活方式和贵族特权等;15—16世纪时等级贵族向权贵贵族转化,起因是贵族等级内部分化和新贵族的兴起。作者强调了新旧贵族在政治上的联系,如共同镇压了德国农民战争等。

  • 标签: 贵族等级 欧洲贵族 中世纪欧洲 贵族生活 贵族血统 附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