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1986年7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冶金工业部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机关报《一冶工人报》担任记者。我的单身宿舍、办公室均在一冶机关大院──1956年建成、供援建武钢的苏联专家居住的5栋苏式风格楼房组成的建筑群。

  • 标签: 鲁布革 一带一路 冶金建设 冲击波 国际承包公司 新闻界
  • 简介:1978年9月底,我离开省城合肥,去芜湖地委和当涂县报到,岗位是当涂县委副书记。过了国庆,县委安排我去省委党校学习,为期3个月。我在的那个班,多为县委书记。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哲学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每天听听议议,读读写写,早出操,晚娱乐,倒也自在。

  • 标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冲击波 县委副书记 评论员文章 省委党校 县委书记
  • 简介: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在察哈尔利用刘桂堂、李守信、张海鹏等伪军侵占察东地区,扰乱地方治安,从而建立伪政权,进一步蚕食中国。面对抗日同盟军的崛起,日本政府表示只要冯玉祥、方振武表示与日方合作,共同反蒋,日本就予以支持。然而,冯、方、吉等皆以民族大义为重,没有接受日方的条件。日本视多伦和“非武装区”为伪“满洲国”的安全屏障,故力图控制这些地区,决不允许蒋介石的政府军进入该地。在国民政府军事威慑下,冯玉祥、方振武等人也曾想谋求与日方缓和关系,以全力对付蒋介石。最终,冯玉祥无奈下野,方、吉的抗日讨贼军也在日蒋的联合剿杀下彻底失败

  • 标签: 日本 抗日同盟军 多伦 “非武装区” 冯玉祥 方振武
  • 简介: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三国”的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学术专著《帝国的惆怅》中,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下了一个很潇洒的判断:“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 标签: 王安石变法 原因 失败 组织 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
  • 简介:1963年7月的一天,意大利女记者奥古期托·玛塞丽采访李宗仁先生,记者问:李先生,作为中国当年的代总统,请你谈谈你在14年前那场战争中失败的感想好吗?李宗仁先生想了想,然后坦然地回答说:“我像蒋介石和国民党一样,是一个失败者,

  • 标签: 李宗仁 失败者 女记者 意大利 代总统 国民党
  • 简介:桂柳会战前夕及会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安排不当、无序混乱和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作为,进而导致失败,但桂柳会战的失败在客观上也给抗战及战后国内政局带来了一些有利的变化。

  • 标签: 桂柳会战 特点 影响
  • 简介:冷战初期,瑞典、挪威和丹麦三国试图组建中立的区域防务联盟,但最终陷于流产。从表面上看,北欧防务联盟计划的失败是瑞典与挪威就保持中立和西向联系的冲突难以调和的结果,但其实质是作为地区核心的瑞典的维护区域中立与作为西方盟主的美国发挥领导权之间冲突的外交博弈的结果。

  • 标签: 北欧防务联盟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 冷战
  • 简介:1917至1918年的南北统一战争,持续时间较长,涉及区域甚广,卷入人员众多,牵扯问题错综复杂.过去的论述大多从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护法运动的角度,本文则以当时北洋系军阀首领及北京政府核心人物段祺瑞为研究主体,着重探析他的武力统一政策的失败原因及其对民国政局的影响.作者认为,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的失败,既有必然性,亦有偶然性,既有内在原因,亦有外在原因,是在内忧外患、云诡谲的时代背景下,各方势力、各种矛盾冲突调和的结果.段祺瑞发动和领导的南北统一战争的失败,是北洋皖系统治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并对其后的五四运动、直皖战争乃至北伐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产生多方面的难以估量的影响.

  • 标签: 段祺瑞 北洋皖系 南北战争 武力统一政策 失败原因
  • 简介:苏联是中国的近邻,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虽然我本人不是专门学习苏联历史的,但从1950年学习俄文起,我一生都从事对苏、对俄工作,在苏联和俄国学习、工作前后长达20多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长期关注学术界对苏联历史和俄罗斯问题的研究,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 标签: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失败 苏联历史 1950年 学习 俄罗斯
  • 简介: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百年来在不同时期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观点。1898年10月,戊戌变法夭折刚一个多月,日本的一些报刊即发表文章,认为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康梁这些维新派“太激进”。梁启超不同意这种观点,一方面发表演...

  • 标签: 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 失败的原因 武装革命 武装斗争
  • 简介:镂-罗杰斯远征是美国与朝鲜的第一次官方接触,由此引发的1871年美朝战争是关朝政府间的第一次军事冲突,史称“辛未洋扰”。镂-罗杰斯远征作为美国“炮舰外交”的体现,其实质是希望通过武力威慑逼迫朝鲜开国。远征团对朝鲜国情和朝鲜“锁国”政策认识不足成为“炮舰外交”失败的直接原因,镂斐迪的个人因素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镂-罗杰斯远征是美国打开朝鲜国门的第一次尝试,尽管未能成功,却为美国最终敲开朝鲜国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西方条约体系对东方华夷体系的又一次冲击。对美国、朝鲜及东亚格局产生了多重影响。

  • 标签: 镂-罗杰斯远征 美国 朝鲜 “炮舰外交”
  • 简介: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党争,历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题中仍不乏剩义。本文主要考察党锢的缘起及党人集团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党人集团的失败绝非偶然,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值得总结。其一,把宦官作为败坏东汉政权唯一的罪魁祸首有失公允;其二,清流官员欲尽除宦官的计划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且他们的过激言论招致皇帝的震怒;其三,党人集团中缺少雄才大略的领袖,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致使功败垂成。

  • 标签: 东汉 清议 党锢之祸 党人失败
  • 简介:<正>西征战争,是太平天国前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激烈的阶级搏斗。这是一场在天王洪秀全开辟根据地战略思想指导下的进攻战,其胜负关系到太平天国的盛衰成败。但是,我们对西征前期的统帅是谁?曾国藩统率的湘军为什么能取得湘北争夺战的

  • 标签: 曾国藩 太平天国 西征 太平军 杨秀清 湘军水师
  • 简介:沪案交涉是由执政府担当的,但执政府为延长其政治生命,只知利用五卅运动中的“民气”以对内.并没有真正谋划沪案交涉,导致交涉主张不统一,交涉策略不明朗.交涉步骤不一致;同时。各外交官员在开展外交时也进行“内争”,相互推诿卸责,导致沪案交涉延宕;江苏地方官员和各派军阀也以外交之名,与中央一起争夺上海地盘;此外,沪案发生时,上海无军政大员负责的现状也影响到了沪案交涉的开局。这些才是沪案交涉无功而终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沪案 交涉 执政府
  • 简介:陈济棠.字伯南.广西防城人.1908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投入反清斗争。1920年.他加入李济深部粤军.以求发展,历任营长、旅长等职。1926年.北伐军兴。

  • 标签: 陈济棠 内幕 失败 天王 反清斗争 同盟会
  • 简介:中国著名作家周立1908年8月9日诞生在湖南省益阳县邓石桥清溪村。他原名周绍仪,早年在长沙读书,20岁时他随周扬夫妇到上海。最初,在上海亭子间里自修英文,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周立的第一篇作品是反映学生生活的散文《买草》,发表于《申报》上,署名小妮。当年秋天,他考取了劳动大学,在经济系学习。次年初,因多

  • 标签: 周立波 国民政府 文学创作 石达开 反省院 共产党员
  • 简介:,原名任秀英,1918年出生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1936年,李远赴山西军政学校训练班学习,第二年春天,她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业余剧团,曾主演过《夜半歌声》《血滴卢沟桥》等多部剧目,其朴实、细腻的出色演技深受群众喜爱。1938年,李参加八路军后,起初在西北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团当演员,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后勤部俱乐部干事、代主任。

  • 标签: 《兄妹开荒》 李波 《夜半歌声》 业余剧团 八路军 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