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起范曾先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书画艺术。他的泼墨人物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笔墨浑厚、造型生动,塑造的人物飘逸潇洒、栩栩如生。然而如果说范曾是画家,他却文彩飞扬;如果说范曾是文人,他的画名早已远播四海。范曾的文与画珠玉璀璨,是当代中国画家中集诗、书、画三绝于身的“鬼才”“怪才”“奇才”,代艺术大师。

  • 标签: 自然 中国画家 书画艺术 艺术大师 人物画 泼墨
  • 简介:康白情(1895-1959年),字鸿章,四川安岳人。现代著名诗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傅斯年、罗家伦、毛子水等以"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为口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1920年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后在山东

  • 标签: 康白情致 恽代英诗 情致恽代英
  • 简介:明刊本《临川先生文集》是根据南宋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刻本覆刻的。它保存了宋刻本的原貌,诞生年代较早,搜集又相对齐全,所以是学界公认的善本。特别是它所筛选的诗歌,在笔者看来,要比其他的本子更为可靠。但是笔者近年发现,《临川先生文集》也误收了二诗歌。这二诗歌本系他人所作,然直被误为王安石所写,实为不妥。

  • 标签: 诗歌 文集 临川 误收 欧阳修 宋刻本
  • 简介:诗引起对周恩来和孩子剧团的回忆许翰如“浩瀚长江流逝了50个春秋/那时,我们还是刚刚出土的嫩芽芽/您用智慧、勇敢和爱的乳汁将我们哺育/芽芽儿哟,最爱听您讲‘红小鬼’的故事/还有您那慈母般暖烘烘的家常话……”这是孩子剧团成立50周年纪念时我撰写的《...

  • 标签: 周恩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郭沫若 剧团 八路军办事处 抗日宣传
  • 简介:在抗日战争期间,曲《松花江上》传遍了中华大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激励着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推动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怒潮。想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吗?笔者的考证如下。

  • 标签: 《松花江上》 抗战歌曲 考证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 抗日救亡
  • 简介:墟源流──壮族圩与其他民族场之比较()潘春见关于壮歌圩的源流问题,潘其旭的《壮族圩研究》、梁庭望的《圩的起源及其发展》、昭民的《广西壮族圩》、农学冠的《壮族圩探源》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可以肯定,壮族圩在起源上与远古氏族的生产生...

  • 标签: 壮族歌圩 原始形态 传统形态 现代形态 少数民族 壮族先民
  • 简介:帝王年号、谥号、庙号

  • 标签: 中华 年号
  • 简介:语言和文字都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长时期以来主要的课题之。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在其长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得到发展的。语言始终是先于文字而发展的。文字的出现,较之于语言要晚得很多。至今仍有很多民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人类是通过语言和文字交流信息和积累经验的,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将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积累起来,成为社会的智慧和经验。如果没有语言和文字,则将永远停留在动物阶段,而不可能有现代人的文明。语言和文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产物,作为种社会交流的工具,它首先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任何人都不允许各行其事,否则的话,语言和文字均将失去其通用的功能。这就是语言和文字本身的同一性原则。同一性原则表现为在定的时间内,在定的地区和范围内,大家必须使用同一的语言和同一的文字。只有使用同一的语言和文字,大家才有可能利用这种语言和文字来相互交流,彼此之间才有可能相互理解。

  • 标签: 语言和文字 同一性原则 汉语语言文字 战国秦汉 依存关系 汉字
  • 简介:在商界,华为和联想是当今响当当的优秀企业,其掌舵人任正非和柳传志是大家熟知且敬佩的企业家和成功人士。两家企业集团的成功,激励了无数的创业者和寻梦者。它们的成功,离不开这两个掌门人和行业大佬的运筹运筹帷幄与高超的战略布局。可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两个大佬及其企业集团的成功背后,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两个大佬有意无意间,都已经下了跨世纪的“同一盘棋”。

  • 标签: 同一 企业集团 优秀企业 成功人士 企业家
  • 简介:史志关系是方志学科的个基本问题。以往史志关系研究的基本观点有四种流别:认为史志有别;认为史志无别;折中派观点;职能派观点。笔者提出应当从史志职能同一性的视角来看待史志关系,要突出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并结合中国史学史的传统进行阐释。

  • 标签: 史志关系 职能同一性 方志学 史学史
  • 简介:人物=P中孝介=Ap:2013年你听过的人们对你最贴切的赞美是什么?A:应该是周围人都为了今年巡演的圆满成功而喜悦吧。

  • 标签: 中孝介 日本 歌星 表演艺术
  • 简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同胞的姓氏全都是从大陆带过去的。大陆使用的姓氏约有4000多个,台湾只育1800多万人口,姓氏的数量当然没有大陆那样多。但大陆绝大多数常用姓氏(大姓)在台湾都可找到,只是些稀有的姓氏(稀姓)不易查见。日本占领时期,台湾大学教授富田芳郎曾根据1930年台湾人口普查资料,经抽样统计,在21003户中,计有193姓。1954年,据台湾有关部门调查的结果表明,台湾共有768姓,其中单姓764,复姓4。另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傅瑞德和台湾学者陈绍馨合著的《台湾人口姓氏分布》介绍,台湾的姓氏共有1027种。在台湾同胞

  • 标签: 海峡两岸 宗亲会 人口普查资料 学系主任 田芳 瑞德
  • 简介:普宁英是普宁市项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

  • 标签: 人民群众 传统舞蹈 消除疲劳 普宁市 民间
  • 简介:刘迈先生长期从事史志工作:于工作之中深感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遂闲暇之余,以七言歌行体,简明扼要地介绍些重要的历史知识,抒情达意,表现力强,且声韵皆合,读来琅琅上口,经久难忘。“读史能益智,鉴古可察今。”对于这些历史基本知识,每位中华儿女均应有所了解。至于史志工作者则应视为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不仅要系统掌握,而且应了如指掌,如此则自会得益于编审及研究之中。本刊将分三期刊载刘先生之《中华史》,以飨读者。

  • 标签: 刘迈 《中华史歌》 史志工作 编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