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在京剧历史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曾经起过什么作用,如何评价这种作用,以及今后应该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等等,是一个必须深入总结,取得明确共识问题。这对于京剧在新时期革新、发展和提高,至关重要。

  • 标签: 知识分子问题 京剧 新时期
  • 简介:豫剧名角与知识分子合作创作新剧目开始较晚,1935年陈素真与樊粹庭合作拉开了帷幕,随后常香玉、徐艳琴等也开始与知识分子合作推出了新剧目。但抗日战争爆发使合作刚刚开始就被迫中止。虽然他们创作剧目不多,但在豫剧发展史上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两者密切合作成就了20世纪30年代豫剧第一个黄金时代。

  • 标签: 演员 知识分子 豫剧 剧目
  • 简介:丁西林在1940年创作《妙峰山》时正值中国大片国土遭受战火威胁之际,大量知识分子被迫向内地进行迁移。本文旨在讨论《妙峰山》中知识分子在内迁过程中角色转换变化、原因、现实意义与丁西林在抗战时期背景下如何用喜剧形式来表达他抗战理想。

  • 标签: 丁西林 妙峰山 抗战内迁 知识分子 抗战喜剧 角色转换
  • 简介:在中国知识分子电影中,存在着一种相对固定叙事范式,即在现代性角落——小镇之中,知识分子基于大众启蒙受挫,将其启蒙行为客体转向个体化女性,将之于女性“身体”启蒙与对于大众意志启蒙相疏离,以期最终达成“身心分离”哲学实践,但“身心二元论”固有缺陷使得这一启蒙行为再次归于失败,无力应对空间挤压知识分子只得以逃遁者姿态彻底离开小镇。这一叙事范式可以被归于两次空间逃遁,一是从大众凝视中逃遁于女性“身体”,二是彻底逃离小镇这一前现代性时间价值空间呈现。上述叙事范式将知识分子启蒙神话彻底解构,更将启蒙和逃遁本身归于虚妄。

  • 标签: 知识分子电影 叙事范式 启蒙 空间逃遁
  • 简介: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断言:“所有第三世界本文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那些“关于个人命运故事都包含着第三世界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寓言。”~①坦言之,“本文”这种寓言性质已渗透并体现在当下文化生产之中,构成了林林总总现实喻示。电影作为现代化“本文”生产,其寓言属性自不待言,电影中呈现各色人等戏剧性行为百态,同样意味深长地揭示了他们实际生存境况。所有讲述个人生存际遇故事都包孕并折射了社会纷杂世相,传达着由个人心智整合总体现实。正是

  • 标签: 人文知识分子 启蒙者 后启蒙 生存境遇 影片 市场文化
  • 简介:<正>翻开二千多年中国封建时代历史,随处都可以找到许许多多有关知识分子踌躇满志、出将入相,钟鸣鼎食、终老荣华记载。可是,唯独在元代,封建士大夫们却遭到了难以忍受厄运,除了极少数大官僚、大地主和一些“大儒”之外,绝大多数读书人地位之卑下,生活之困苦,都为亘古以来所未有。在这样一个视知识分子如草芥年代里,读书人仕进无门,追求无路,他们美好理想一再化为幻影,于是只好在远离人世林泉丘壑中过着遁世生活。元代享有盛名戏曲大师马致远曾写过《汉宫秋》这样不朽名作,也创作过在当时及后世都很有影响爱情剧《青衫泪》。但是,细读一下马氏存世

  • 标签: 马致远 知识分子命运 全真教 元代社会 黄粱梦 神仙道化剧
  • 作者: 郝文昊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都必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美国的经济之所以处于世界的首位,其真正的优势就在于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国家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那么作为社会文化力的核心的图书馆更应该是这样。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就是说,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事业要发展,要在知识经济中发挥作用,搞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一个有着古老而独特文化艺术传统斯拉夫民族,俄罗斯有着不同于西欧丰富而悠久民间音乐历史。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东欧地区。民族乐派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民族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

  • 标签: 知识竞答 斯拉夫民族 19世纪中后期 民族解放斗争 民族乐派 民间舞曲
  • 作者: 周卫兵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舞台美术是用可视形象创造美的艺术劳动,用来美化舞台空间,营造并渲染出所需的艺术氛围,把各类表演艺术衬托得更美,更具生命力。舞台美术设计人才的知识大体分为三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熟悉京剧朋友都知道,在每段唱腔开始时都要先打一段锣鼓或以一个锣鼓点儿作为开唱引奏。这种以锣鼓开领唱腔方式是戏曲演唱一大特点,不只是京剧,很多地方戏也都采用这种方式。

  • 标签: 锣鼓 京剧 学习 知识 地方戏 唱腔
  • 简介:在京剧发展历史中,还有一些其他行当兼演老旦演员,他们对京剧老旦艺术发展,也起过积极作用,这些演员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标签: 老旦 京剧艺术 基础知识 中国 戏剧 丑角
  • 作者: 杨灵芝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我们也应该爱护文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山西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山西是文物大省,也是戏曲大省,民间艺术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作为一个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山西人,特别是对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山西人来说,对山西地域文化、文化资源、文化概貌,应当有所了解。作为戏曲人才,就应该对山西戏曲概况有所了解。我在山西文化系统工作了大半辈子。我对

  • 标签: 戏曲文化 文化知识 知识讲
  • 作者: 曲杰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21世纪,“知识就是力量”已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同。虽然在艺术创作领域,有一个知识转化为技巧与才能的过程,但是必须承认:知识是基础,离开知识,一切技巧与才能都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音乐教育更为各级各类学校所重视,爱好学习音乐的人多了,各种艺术班、特长班也应运而生.同时多种乐理辅导书也相继出版。这些书大多依据李重光先生《音乐基础理论》或者斯波索宾“乐理”论著.内容大同、章节小异,应该说极大地丰富、满足了市场需求.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提供了方便。《音乐基础理论》一书(李重光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 标签: 音乐教育 知识更新 思维创新 教学需要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爱好者
  • 简介: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符码,易I、生笔下娜拉形象在近代被引介到中国本土以后,其意义已经从一般戏剧艺术形象范畴衍延到知识分子心态史层面。从知识考古学角度审视娜拉在现代中国意义断裂和竞争,可以看到它在不同历史脉络中有着完全迥异问题面向。这一知识状况意味着娜拉是复数,在其中投射着置身中西文化夹缝中知识分子独特经验和悖论处境,如传统与西化,琐细与崇高,西方主义与民族主义,个性解放与家国关怀等表意链间繁复纠葛。

  • 标签: 娜拉 现代中国 戏剧 知识分子 民族国家
  • 简介:梅新林、葛永海在《中国社会科学》(2008.2)上刊登同题文章,文章认为,经典“代读”是当今大众传媒时代高雅文化传播一个重要现象,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时代产物。文章从五个层面作了理论阐述。文章首先提出经典“代读”这一概念(当一些学者走出书斋、走向荧屏,向电视机前大众群体广泛传播其经典阅读心得与体会,受众群体则藉此获得对经典认知和理解,而这些学者则以学术权威身份,担当了经典“代读”者角色。),探讨了它缘起与走向,肯定了其价值存在合理性,

  • 标签: 知识空间 文化缺失 《中国社会科学》 大众传媒 受众群体 精神文化需求
  • 简介: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深受国人喜爱。作为舞台表演艺术当然离不开各类道具,道具作为戏曲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探究道具价值,分析道具发展。

  • 标签: 戏曲 道具 作用 发展
  • 简介: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各种美无处不在,有巧夺天工雕塑美,有回味无穷诗歌美.更有绕梁三日音乐美。音乐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在我们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而音乐美感作用对艺术创作、现实生活、个人审美都有巨大影响,可以说音乐美感作用是无处不在

  • 标签: 美感作用 音乐美 现实生活 艺术创作 雕塑家 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