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张生,是中国戏曲《西厢记》中的典型形象,历来为读者所称道。他是一个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多情才子。他的性格特点结合挚诚、专一于一体,并具有市民的性格特色,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 标签: 才子 多情 市民化
  • 简介:关汉卿元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生活在元初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这与她悲惨的生活遭际相呼应;同时,作品又突出表现了她顽强坚毅的品格,以此来表达对社会的血泪控诉,表现窦娥以及关汉卿自身的英雄主义情结。窦娥的英雄主义形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几次人生重大变故后逐渐定型,这更加突出了社会对人性的层层扭曲与摧残。

  • 标签: 矛盾变化 英雄主义 形象递变
  • 简介:<正>曹禺剧作《日出》对命运相似的两位女性——陈白露和小东西的命运的展示,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本文主要从"救赎与被救"、"相同的归宿"、"异化的商品"、三方面解析陈白露与小东西形象的相似性。一、救赎与被救在《日出》中,陈白露是作为小东西救助者的形象出现的。当陈白露在房间发现小东西的时候,不但没有赶她出去,而是对小东西的遭遇表示出同情与关怀。当她看到小东西被烟扦子扎伤的双臂,忍不住痛楚地感叹:

  • 标签: 《日出》 陈白露 曹禺剧作 方达生 救助者 王福生
  • 简介:伯恩哈德剧作《伊曼努埃尔·康德》剧中的主人公形象体现出鲜明的否定性,这主要由于作者对和主人公一样只会鹦鹉学舌的哲学家以及当代西方世界普遍异化的生存状态的批判和否定,对传统的理性信仰的怀疑,以及对传统戏剧结构和人物对话方式的消解。上述现象的产生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以及作者的世界观密切相关。通过其富于否定性的人物形象,作者意欲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批判,并竭力避免将戏剧创作沦为商品和大众娱乐的工具。

  • 标签: 否定性 哲学家 当代西方 理性信仰 情节 对话
  • 简介: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阳刚性征,这是由国家权力集中于男性群体以及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国家之间利益争夺所决定的。当下中国电影出现明显的性别失衡,在阳刚与阴柔截然两分的性别话语中,很难突破男优女劣的性别模式。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刚柔兼备、性别和谐的国家形象:1.塑造人物形象应在不同的具体情势中,选择所需的性别话语与特征;2.在构建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应出现由阴柔而阳刚的辩证过程;3.注意叙述和叙述对象之间性别意识的呼应;4.需要整体把握不同性征的故事类型;5.需重视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叙事媒介性别特征的变化。

  • 标签: 国家形象 性别话语 性别辩证 阳刚性征
  • 简介:人文精神是解读曹禺戏剧创作的一把钥匙,本文通过三类戏剧形象的解析,探讨人文精神在《北京人》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对礼教文化的控诉,对人性世界的洞察,和对自由生命的歌唱,以期与研究者再度感悟曹禺戏剧作品深沉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 标签: 人文精神 儒家礼教 自由 人性
  • 简介:本文结合政策语境并综合作者的调研实践,将分别就微电影产品的“注意力资源”、其产品内核的“创意形象工程”与产品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交融性三个方面,去梳理微电影的内涵,从“是谁,演谁,谁看”三个维度,深化对微电影这类文化产品的理论认识。文章进而以新疆本土微电影作品为例,归纳微电影在新疆文化对外传播、重构地方产业价值链方面所具备的意义,以及新疆微电影在对外传播新疆文化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新疆微电影 对外文化传播 注意力资源
  • 简介: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戏剧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的校园戏剧文化建设遭遇到一些瓶颈,因此要积极进行创新思考,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戏剧的育人功能。

  • 标签: 校园戏剧 文化 对策
  • 简介:2013年12月30日,安徽省重点文化项目“安徽百戏城”,在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岸边正式开工建设。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同志参加开工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安徽演艺集团董事长张居淮,安徽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梅梅等携安徽演艺集团职工代表参加了开工仪式。

  • 标签: 安徽省 杂技 开工仪式 党委副书记 文化项目 滨湖新区
  • 简介:为促进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之间文化交流,应新加坡第21届“春城洋溢华夏情”筹委会主席林櫈利女士的邀清,经文化部批准,兵团杂技演出团一行41人在兵团党委、兵团副秘书长赵广勇带领下,于2014年1月26日至2月10日赴新加坡参加“欢乐春节”系列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 标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文化交流 新加坡 杂技 演出 记事
  • 简介:戏曲理论是戏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葵先生多年来关注戏曲理论建设,重视戏曲当下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走向,在长期的戏曲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2013年8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先生的新著《戏曲理论建设论集》(以下简称《论集》)。这本论文集收录作者2001年以后撰写的34篇学术论文,

  • 标签: 戏曲理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式 话语 兼容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