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祥夫,著名作家、画家,辽宁省抚顺人。著有长篇小说《榴莲榴莲》等七部,中短篇小说集《愤怒的苹果》等五部,散文集《何时与先生一起看山》等六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上海文学奖”等,作品屡登“中国小说排行榜”。

  • 标签: 王祥夫 书画 短篇小说集 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 小说月报
  • 简介:一关于派唱腔沪剧在申曲时期,其演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不久,内容、形式上的粗俗渐渐地向细致文雅转化、提高。那时筱文滨先生的文派唱腔对这一进步起了极大的作用:它悦耳动听,耐人寻味,字正腔圆,韵味浓厚,特别在每个字的字音排列上都很讲究,处理得非常平伏,

  • 标签: 唱腔 沪剧 耐人寻味 字正腔圆 演出 粗俗
  • 简介:<正>歌剧创作履历2012年8月29、30日,作曲家世光的歌剧新作《山林之梦》由他所在的中央歌剧院在北京首演。这是他年过七旬之后在歌剧创作上的一次自由呈现,也是他时隔20年后再度创作歌剧。在该年度的"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演出季",此剧获得多个奖项,其中包括音乐创作奖。世光的歌剧创作与他在中央歌剧院的任职有直接的关系。他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镕、萧淑娴、姚锦新、陈培勋、吴式锴等名师,1963年毕业。同年至1976年在

  • 标签: 王世光 中央歌剧院 姚锦新 陈培勋 罗忠镕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文治老先生享年92岁,在他历经风雨的人生背后,隐蓄着多少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艺德为先教书育人1996年《黄梅戏艺术》杂志第一期是安徽黄梅戏学校专刊,先生发表文章《漫谈艺德》。他以十几年课堂教学的经验和一个老艺术家的独特视角,要求学生树立“崇高的艺术美德和为戏曲事业献身的可贵精神。”先生一生坎坷不平,老来从事艺术教育,执著遵从“人比钱好,德比艺高”的信条,以戏曲界诸位大师为世范,筑起一座熠熠闪烁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的丰碑。

  • 标签: 音乐人生 王文治 《黄梅戏艺术》 传奇故事 教书育人 课堂教学
  • 简介:孙萌,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张长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常彤,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洪波,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 标签: 张长 艺术设计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国画 视觉传达 讲师
  • 简介:过去一年中,音乐剧《钢的琴》在全国巡演了上百场,无一场不充满掌声与欢呼。而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该剧获得优秀剧目、音乐、舞美、灯光设计和优秀表演五个单项奖的出色成绩!《钢的琴》的出现不仅是文化界多年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而且它还让人们喜出望外地看到那久违了的批判现实主义之风又失而复得,重回到了我们大众的身边。

  • 标签: 千呼万唤始出来 单项奖 表现主义 灯光设计 中国艺术节 大鼻子
  • 简介:91岁高龄的盘声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老人家喜欢热闹,天天都希望有人到家里来做客,这其中最最盼望的还是他的学生们能来,可以与弟子们边吃边唱,这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候。虽然离开舞台多年,但是盘声仍然不闲着,心心念念着沪剧的发展。

  • 标签: 特殊贡献 沪剧 获得者 白玉兰 身体健康
  • 简介:秀兰,女,生于1940年10月。大弦子戏著名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秀兰1954年8月入大弦子戏剧团坐科学艺,先后师从大弦子戏名角郝福云(丑)、董宝进(旦)、吴庆月(旦、生)、戴建成(旦、生)、陈冠福(丑)等人,生、旦双修。秀兰学艺三天便登台演出,次年成为剧团头牌旦角,兼工小生,主演过《两架山》、《火龙阵》、《斩秀兰》、《审诰命》、《反五关》、《呼延庆打擂》、《闯幽州》、《下南唐》、《穆桂英下山》、《安金定投营》、《佘赛花》、《红珠女》、《追鱼》、《碧玉锛》、《金碗钗》、《乔老爷上轿》、《罗衫记》等传统戏,还主演过《江姐》、《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红嫂》、《龙马精神》等革命样板戏和现代戏,成功地塑造了近百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影响遍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几十个市县。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弦子 省级 《红色娘子军》 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