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快速变迁,导致中国民俗文化系统被大部瓦解,这使得依赖这一系统生存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面临了一场严重的生存危机。由于媒体环境和"媒介屏蔽"现象,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被边缘化,及其传统传承机制的瓦解。为化解这一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危机,应当采取"以传播促传承"的新思路,依托于近现代媒体的"传播"行为,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前提条件加以利用。而现代媒体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方面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利用其传播优势,为中国传统音乐争取最大数量的传承载体。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传播 传承 前提条件
  • 简介:仪式体验在西方宗教人类学领域指涉了处于宗教仪式活动中的信仰者在其生理、心理、意识等层面的内在感受,作为一个揭示了宗教现象的本质且具有宗教局内观的理论术语,宗教仪式体验一直是西方仪式学研究所不能绕开的核心问题。在此前提下,普遍存在于仪式现象中的音声因与仪式效果同步同向于局内人感官接收的关系,注定了两者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借助局内人的自述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观察,文章尝试性地以常熟散居道执行的“做七”仪式分析为例,对仪式音声如何作用于局内人的仪式体验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仪式音声 仪式体验 音声接收
  • 简介:王亚丽的论文《从五声骨干看豫剧两大腔调的关系》从一个旋律表层的现象——“旋律骨干”来看待豫东调的调式特征是不恰当的。将豫东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唱腔,放在“乐学逻辑求证”的认识基础上分析,豫东调的调式应包括以bB宫为主音的单纯调性、以bB宫为基本调式综合bB徵的调性,及以bB徵为主音的单纯调性、以bB徵为基本调式综合bB宫的调性,豫东调唱腔具有多调式综合性倾向。豫东调“上五音”是在“下五音”主音(中音“do”)的五度音“sol”上建立起来的开放音区。这种实践和认识方能彰显和解释豫东调作为板腔体,在唱腔旋律创造上“一曲多变运用”的优势。

  • 标签: 豫东调 上五音 音区 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