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南京博物院所藏许从《龙宫赴斋图》为中心,探讨画家生平以及绘画所依据的文本,然后通过《龙宫赴斋图》题跋文字,考究陈廷经等人灵岩山四日的游览活动,并将此幅绘画置于晚清民国的社会背景中,得出陈沆、陈廷经、魏源、龚自珍等为首的一大批文仕阶层借助佛学研究达到经世致用挽救民族危亡的宏大抱负。

  • 标签: 《龙宫赴斋图》 许从龙 陈廷经 佛学 经世致用
  • 简介:我两次现场观赏“沈克漆画展”,说起来是一种缘分。第一次是2012年考察日本归来,俞峥驱车带我往“798艺术区”乔十光漆画馆,恰逢沈克以“涉事·沉吟”为题,在亚洲艺术中心举办个人漆画展。我反复流连是那么兴奋呀。看完展览就打听沈克信箱,兴冲冲冒失失给他寄去了一段评论。那段评论说的是:“沈克漆画所传达的氛围,是指向历史的,是意通天地的。他酣畅淋漓地挖掘漆灰、麻布等常人懒得注目的粗砺材料的自然美,把这传达远古声音的本质之美挥洒到了极致;

  • 标签: 漆画 798艺术区 艺术中心 自然美 画展 评论
  • 简介:戴少1957年生于武汉,1980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闭上眼睛,戴少的水墨人物就在我眼前静立着,显然,这是一种风格的力量在吸引着我。

  • 标签: 力量 风格 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 研究生导师 中国画
  • 简介:喻湘的中国画情节从二十年前就开始产生了,为了这份不解的情缘,他不仅大量阅读了中国画的理论书籍,进行实践练习、临摹、写生,而且还先后报考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黄格胜院长的"山水画研究生课程高研班""漓江画派研究院高研班",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名家指点加上自己的勤奋刻苦,他不仅掌握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造型方式等基本技巧,而且对于中国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 标签: 山水画 漓江画派
  • 简介:不知道梁培最初是什么时候,同娃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儿童有趣的外在形态和内里的率真与稚趣,有一种天然的别致的美,这种美激发着、呼唤着、感召着培,他将要一生一世地为孩子们表达心声.这种纯净真切的特别情怀,通过艺术家数十年的探寻,被赋予了鲜活的艺术生命,酿成了鲜明的情感意象,这种生动活泼的艺术信息也就深入到了人们的心中.在那份挚爱中浸淫、滋润了数十载,他凭着心中酿就的童魂,对小精灵们作了形而上的精微的精神性表现,出神入化地营造了孩童们蒙昧时光里的梦境世界.

  • 标签: 生命诗意 人物画 作品 画图 少年儿童 艺术生命
  • 简介:藏寺碑》为隋朝名碑,历代的评述颇为丰富,从北宋欧阳修开始,宋、元、明、清、民国乃至今天,都有名家评述此碑。评述者大都一致认为,此碑开启初唐书风。然而,在此共识之下,历代评述者亦略有差异。从这些评述中可进一步探究《藏寺碑》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和对隋朝与唐初楷书的影响。此外,《藏寺碑》不仅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由《藏寺碑》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争议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历史考古、历史地理变迁、宗教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

  • 标签: 隋代楷书 龙藏寺碑 艺术风格 文化争议 审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