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图洛夫(1882—1943)去世至今已有40年了,不论在他生前还是死后,对他的评价都在不断地变化,他是1910—1920年间俄国甚至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画家本人的独特才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所工作的时代。在他的艺术中,有一种剽悍、雄浑、顽强的民族特征,他所工作的时代帮助他不断地通过自己的特色来表现俄罗斯艺术的民族特点。图洛夫有他自己所特有的感觉、眼睛和用笔体制,这个体制把他创作的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连成一气。

  • 标签: 洛夫 民族特征 俄罗斯艺术 创作构思 创作经历 自然景物
  • 简介:本栏目设立“印稿设计”拟在引起同学们对设计印稿、制作印章的兴趣,大家可以根据本刊每次的印文命题,设计、制作不同风格的印章,请把你的印稿寄来,我们会择优刊出.

  • 标签: 设计 印章 制作
  • 简介:记得第一次看到邵的画作,很是惊艳,漂亮的青绿山水本是常见,难得的是颜色却是不燥,清丽得紧,淡雅得紧,我也喜欢得紧。我很想知道,邵是怎样的人,画出如此雅致的山水。我们杂志的编辑小左曾经专程赴南通拜访邵老师,回来除了赞美便是赞美。邵的青绿山水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的一种样式,他的江南风景充满诗意,温暖而儒雅,清新而爽朗。江山代有风流,笔墨当随时代。

  • 标签: 青绿山水 生命情调 山水画
  • 简介:姜寿田:何仁的草书,以狂来不可遏之势,以笔势生结构,夭矫奇变,不拘成规,破法而法自在,切近了徐渭草书的酒神式自由审美精神。何仁的草书在审美表现上是爆发式,他在将创作心绪调整到最佳点式,便几乎是在驰笔纵墨中一挥而就,瞬间完成作品,大有"一笔书"之势,从而使其草书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 标签: 选书 工程 审美精神 审美表现 草书
  • 简介:好久都没有下雨了,今天竟飞珠溅玉般地下了个痛快。台上《吕氏春秋》,打开了电视机想换换心情,竟意外地看到中国书协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的专题报道。得知此展全国篆刻伤口入选的50位作者中有十余位是我的学生时,特别欣慰。尤其是君兄荣列其中,更让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喜悦。

  • 标签: 冯连 书法风格 美学观 文化修养 行书 篆刻作品
  • 简介:坛画家孟宪民生长在禹村矿区,从小就痴迷于美术,他的稚嫩的涂鸦之作常常受到小伙伴的欢迎。上小学后,他的绘画天赋逐渐被美术老师发现并给以适时地鼓励,

  • 标签: 画家 美术 绘画
  • 简介:  记得有位诗人曾这样说过:"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每个人都在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追求生活的质量,鹿守璋也是这样.……

  • 标签: 变赢得 守璋 璋篆刻
  • 简介: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地书画界友好发展,应邀赴的山东8名画家:公丕炎、王法堂、王延林、徐康、牛其英、包小义、吴越、衣服珂于7月28日由香港转机归来。

  • 标签: 山东 画家 文化交流活动 2005年 台湾省
  • 简介: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促进海峡两岸的书画交流,应台湾省台北市荣成国际狮子会及会长林哲惠先生的邀请,江苏省文联首次组织赴举办书画作品展览和讲学。展览定于元月9日至22日在台北等地展出。该团由江苏省文联常务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书协理事、著名书画家赵绪成为团长,江苏省书协副

  • 标签: 江苏省 海峡两岸 文化艺术 中华民族 代表团 书画作品
  • 简介:2013年12月31日,由中央电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学术主持、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协办的2013年“中央电视雕塑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址举行。中央电视台长胡占凡,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央电视台 城市雕塑 颁奖仪式 大赛 中国美术家协会
  • 简介:我第一次见到陈富的雕塑,并不是原件,而是一份印刷精美的画册,许多作品的局部在迷离的光影映照之下,空灵如梦,温柔如春。

  • 标签: 雕塑作品 随感 虔诚 画册
  • 简介:近日.112幅绘画作品在周口市博物馆展出.这些画作是该市画家应中央电视书画院邀请特意准备的.其中37幅作品展出结束后被央视书画院收藏。中央电视书画院院长赵立凡、秘书长冷建军、《东方艺术家》主编李鸣泉亲赴周口主持了交接仪式并向作者颁发了央视收藏证书。

  • 标签: 中央电视台 周口市 画院 河南 绘画作品 交接仪式
  • 简介:21世纪的现代陶艺呈现出更为多元、综合、前卫的艺术风格.特别是随着后工业时代、后数位时代的到来,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体现后工业美学的陶艺创作和陶瓷设计;2、在后数位时代,科技和数位资源对陶艺创作和产品设计的影响;3、新媒体艺术的渗透,使得陶艺家将对陶瓷本体语言的关注转向了对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思考.本文以2014湾国际陶艺双年展展出作品为范例,分析国际现代陶艺发展的新特点,从一个更广阔的视域来解读现当代陶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现代陶艺 后工业美学 数位建模 多媒体艺术 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