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自中西融合以来,对”写意”的理解不应仅仅限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探讨,应吸收和借鉴西方绘画元素而具时代精神。因此,无论是从文艺的责任和任务来看,还是从文艺本身发展来看,关注艺术与时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艺术的历史实践性和历史逻辑性,使艺术达到“刚健、笃实”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兼容并包的境界,是我们当下艺术创作、艺术思维以及对艺术概念的运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价值回归 文化自觉 写意 艺术创作 理性 油画
  • 简介:赵建军因其绘画创作中的自觉和唯美,一直备受同行的关注。他的绘画很难用地域、流派或写实、表现、抽象等现象界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国画艺术之于赵建军.完全是属于他生命范畴的事情。艺术创造中双重的感觉,即对生活的感觉.对艺术的感觉,是赵建军把握自己绘画风格并形成绘画语言的出发点。一些极为普通的一草一木,一旦进入赵建军的创作里,便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 标签: 绘画创作 赵建军 自由 生命范畴 国画艺术 艺术创造
  • 简介:钱君匋的收藏活动持续了大半个世纪,与他的艺术创作设计、编辑研究一起,构成了他“三位一体”的生活方式。仅就收藏而论,他亦为卓然大家。缘于逐渐深入的艺术认识感悟和丝毫不减的浓厚审美兴趣,产生出一种希望得到和拥有名家书画印的强烈内在驱动力,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这便是钱君匋坚持收藏的动机。钱君匋收藏的目的相当明确,贯穿其一生,那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书画篆刻,更好地把握中国书画印艺术的传统文脉和精神实质,以达到高深境界。钱君匋的收藏观念态度、收藏经历、收藏成果和藏品归属,体现出一种文化自觉。作为收藏大家的钱君匋的行为及其精神境界,对今天收藏界有着多方面的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钱君匋 书画印收藏 文化自觉 启示
  • 简介: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书法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较大贡献。新时期,书法如何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主旋律,从而实现书法在当代社会的时代价值,是新时期书法走向文化自觉的重大历史使命。一、当代中国书法文化自觉的内涵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

  • 标签: 中国书法 汉字书写 民族文化传承 现代化建设 民族精神 书写文字
  • 简介:动画,不同于其它画种,不是以单个画面的艺术效果来取胜,而是以整组画面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来打动观众。画面只是动画的外在形式,而“理性”则是动画的灵魂,贯穿于动画制作的全过程。一、动画的构思,必须建立在理性把握之上动画不是写生,来自客观,再现客观。它源于主观构思,表现构思的意境与形象,并服务理性构思。可以说,它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

  • 标签: “理性” 灵魂 动画制作 动漫 艺术效果 故事情节
  • 简介:美术批评走向自觉的宣言──解读《美术批评学》黄丹麾长期以来,中国的美术批评处于非学科性的状态。这种非学科性表现在美术批评没有明确的批评对象、性质、功能和方式,缺少系统的美术批评理论体系;没有专业化、职业化的批评家。许多美术批评文章或缺乏理论支点,或没...

  • 标签: 美术批评 黄丹 运动感 批评对象 美术作品 理论体系
  • 简介:在参与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的终评工作中,我格外重视优秀作品的推荐。众所周知,四年一届的国展优秀作品是当前书法创作的标杆,其作者则是一时间众人追捧的楷模。树立怎样的标杆,推举怎样的楷模,是评委们所担负的重大责任。有鉴于此,我在整个复评、终评期间,对入围的两千多件作品,尤其是对入选的近七百件作品,进行了深入品读和反复比对,

  • 标签: 书法创作 书法篆刻作品 入选作品 书法发展 优游不迫 书法文化
  • 简介:激情与理性,是一对矛盾。有激情的人常常不受理性的羁绊,而理性的人又总是难以放开心扉,满怀激情。但在姚永身上和他的作品里,我常常同时感受到这二者的存在。姚永出道很早,大学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91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第五届油画创作研修班毕业。

  • 标签: 理性 激情 内心 中央美术学院 大学毕业 油画创作
  • 简介:本文從儒學視角討論書法與道德的關係。儒家思想提出如下主張,即首先強調藝術家(書法家)必須要經歷一定階段的技術訓練,同時更看重藝術個性養成的過程;藝術創作過程必定也是一種道德行爲,因爲創作中勢必要展現主體觀念意志乃至社會倫理關係,而不僅僅是作者純個體的自適行爲;儒家思想也關注美學與倫理關係問題,否定藝術創作中的單純自足性,強調藝術應該服務于國家社會、契合于倫理與道統。本文從書法藝術的'倫理背景'出發,討論其倫理性的表現——'適當性',即儒學思想中'禮''義'觀念在書法中的反映,以及此背景下'平衡''中庸''中和'諸觀念對書法藝術的影響;再討論'肉、筋、骨、血、脈、氣'等概念及技術行爲與道德行爲、倫理支配之間的關係;最後就'道德評判'對書法藝術的意義進行闡述。總之,書法藝術不能簡單地看作是'純粹形式'的構成,而更是書家個性的集中表現,應被看作是在廣闊社會背景下的主體行爲的發揮與拓展。

  • 标签: 倫理性 適當性 有機形態 道德批判
  • 简介:油画艺术是西风东渐的产物,作为舶来品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图式化体现和政治宣传工具的一种,曾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如各省、地区的专业画院和教育体系中的八大美院油画系)等等,为后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油画艺术更是繁花似锦、精彩不断,真正成为了扎根中国本土的"洋玩意儿",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的美术考生"油画热"就是一个佐证,同时油画艺术还荣获了一个尊称:"油老大"。可见在图像技术、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尚不发达的当时,国人对于用丰富的色彩、强有力的笔触、形光体面的塑造手段、栩栩如生地表现空间感、质感的油画艺术是何等喜爱和尊崇(当时进入国人视野的主要是欧洲19世纪的传统写实绘画和苏俄体系中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和研究的深入、认识的不断提高,一个困扰油画家

  • 标签: 中国油画 油画艺术 定位 材料 图像时代 影像艺术
  • 简介:"现代性"既是自上个世纪西方思想界以来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思考的问题。那么"现代性"是什么?根据思想界一般的解释,它不仅足一种持续进步的时间观念,还指的是以自由民主平等政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中国自新文化启蒙运动开始到新中国建国止,西方文化就源源不断地被中国近代启蒙精英们以"民主"和"科

  • 标签: 书法批评 批评转型 理性书法
  • 简介: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可以说是艺术直觉的两种分类。大部分人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直觉是根源于非理性思维的一种情况。但就实际来说,直觉的分类应该依据其主导因素进行区分。例如在科学实验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直觉,这种直觉虽说没有任何逻辑可循,但是其仍由严密的理性逻辑思维所主导,所以这种直觉应归于理性思维一类。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是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从而相互区别的两种直觉。

  • 标签: 非理性思维 书法创作 意在笔先 艺术直觉 意动 逻辑思维
  • 简介:许多批评家在谈到肖舜之的绘画创作时,都无法否认他是一名非常勤勉的画家,同时对中国水墨艺术的线条与空间具有强烈的探知力和表现力。这种探知力驱使他在画面上反复琢磨线条的笔墨意味和空间的构成问题,而他往往将笔墨与构成有机地连接在气韵相生的画面中。肖舜之的画总是存在着一种中国传统技法的虚实墨性,

  • 标签: 绘画作品 肖舜之 诗意栖居 理性 水墨艺术 传统技法
  • 简介: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象形”是汉字的第一大特征,也是其本质属性。汉字的创造是来源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反映自然的特征。许慎《说文解字序》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乌兽之文与地之宜,

  • 标签: 魏晋书法 大自然 自觉意识 觉醒 文字发展 汉字
  • 简介:产品设计专业是一门科技创新与艺术创新相结合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在产品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思维认知是作为指导设计行为表现的基本条件。以往产品设计教学方式多偏重于酷炫的创意评价或头脑风暴等方式的单点训练。如今聚焦用户、感知用户体验广受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发散性思维、系统梳理信息、建构思考评估体系将作为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考验。从有感而发到有据可依,这种理性的推导和思考过程对于学生创意思维的构建尤为重要。

  • 标签: 思维认知 创意 产品设计 教学
  • 简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对如国画、楚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今天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优质资源。同样,在学习西方文化和借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能一味模仿,而应自觉认清历史与现实、地方与全国、民族与世界、学习与创造的关系,善于推陈出新、为我所用,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于湖北建设"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从而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与力量。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 简介:本文围绕当今城市经济“同城化”问题,对城市设计“多元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指出城市设计“多元化”的意义在于发展中保留和传承地域文化、民谷传习、民居形式,建立超“形”与“意”相统一的城市设计创新理念。

  • 标签: 城市设计 地域文化 民俗传习 民居形式
  • 简介:于明诠先生于2011年末在《书法》杂志上撰文《说“展览体”》,指出当下书坛中出现了一种越来越成熟的“展览体”书法,基本特点是,技法精到,注重作品的视觉效果,然而笔墨点画之间缺少书法之外的趣味和意义,缺乏书者性情的自然流露,“把‘大写意’当成‘工笔’来画”,“点画线条的每个汗毛孔里都透着小心翼翼和战战兢兢”。特别是那些在黑底用金粉、银粉写中山王之类的作品。

  • 标签: 书法发展 专业化 困境 理性 工具 《书法》
  • 简介:现代著名学者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认为:“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设计”则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它身上无时不体现着社会最新的科学应用成果。“设计”还肩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精神和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的作用。“设计”是为社会经济和文化服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其具有一定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的内涵,才能够实现传播特定内容,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许是当前每个设计师都知道的真理。

  • 标签: 设计大赛 文化自觉 后现代 2010年 语言运用 《中国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