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格式,即书法作品的表现式样。书法作品的格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书写格式,其装饰效果也不一样,在选择上要根据具体环境场合、作品用途、文字内容及书体来决定书法篇幅的形式。历代书法家遵循的书法格式约定俗成,并且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又没有严格的定式。常见的传统书法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竖幅:即“直幅”,又称“立轴”,因其为长方形而得名。一般从上而下,从右到左,逐行书写。幅面尺寸宽大,适宜悬挂在厅堂正中的竖幅,也称为中堂。如果由几个竖幅并挂在一起时,则称之为屏条。屏条一般成偶数排列,如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屏等。每幅作品的内容可以连贯,也可以独立成章。横幅:又称“横披”,因形状为横长而得名。这种格式的字数或多或少均可。字数较多且长度较长的作品,因不便于悬挂,只能用手展开欣赏,并且多卷起来存放,这样的横幅又称之为长卷或手卷。如果横幅上书写的内容字数较少、字形又大,并且作为题名、标记使用的,则称为匾额。匾额的主要内容为自右至左横向排列,落款要竖行写在正文的左侧主题字的下边。楹联:就是通常所说的“对联”、“对子”。它是书法艺术常用的一种书写格式。楹联由两长条纸组成一副完整作品,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

  • 标签: 书法格式 格式浅释
  • 简介:提起大青绿山水格式,在近代引进西方的美术教学体系、培养写实观念与传统观念全然格格不入的今天,它被认为是"守旧"、"陈腐",缺乏"时代感"。我认为不然!艺术格式乃是经过历代人艺术实践形成的。"新"与"旧",自古至今斗争不息,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正常的。许多艺术家辛勤耕耘,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探索新颖的表现手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大家都来一味摹仿,往往将"新"法转为"旧"的框

  • 标签: 青绿山水 历史发展规律 春深高树图 江山秋色图 李昭道 明四家
  • 简介:中国书法在殷商时期已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创造出了令人吃惊的书法艺术成就。丛文俊先生指出:“商人有豪迈潇洒的性格,有宗教的激情,处于象形文字书法的创立和开拓阶段,即使是随意书写,

  • 标签: 殷商时期 章法 金文 中国书法 艺术魅力 艺术成就
  • 简介:造型艺术,如果不从工具材料分类,抛开工具材料的界线,可以分为平面的、立体的两大类。画画,就是在平面上做文章。我们画小品,面对一张白纸,怎么安排,这是第一位的问题。安排,就是设计,中国画叫布局,西方叫构图,或者干脆叫平面构成。下面就几个与构图有关的观念淡谈我的看法。

  • 标签: 工具材料 造型艺术 平面构成 构图 中国画 画面空间
  • 简介:第一次写悼念文章.写给杨永青老师.也写给自己.和杨老有一次同游三峡的经历.在刚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次研讨会之后。初得知有杨老一路同行之后.心里难免忐忑紧张.而随着旅途的展开.杨老的平易.随和和敏锐.使一切不安渐渐转为轻松和惬意。

  • 标签: 文章 悼念 老师
  • 简介:1957生人,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协会常务理事,文化部中国现代工笔画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主席,省侨联顾问。作品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奖,共获全国奖八次,省展金奖四次,获省"屈原文艺奖"、"文艺明星奖"、"文艺振兴奖",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等。十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中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和国务院津贴。

  • 标签: 评论文章 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 文艺工作者 中国美术馆 美术学院
  • 简介:蓬勃发展的书法日益呈现出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多元、愈来愈繁复、愈来愈新奇的局面,这当然是好事,但也因此带来了欣赏评判的困惑和迷茫。书法何为“好”,何为“差”?何为“优”,何为“劣”?何为“高”,何为“下”?众说纷纭,难以定夺。甚至美丑判断,大相径庭,争执不休,纠缠不清,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何处渡迷津的味道。

  • 标签: 两重性 多元化 标准 “好” “下” 书法
  • 简介: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指出谢光辉先生《(平复帖)“赢瘵”词义商榷》一文中存在严重考据不实的错误。对其在研究时不认真核对有关文献、不重事实、主观臆断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提出了批评,强凋商榷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方法之一,而商榷的前提是:所持观点必须建立在科学而严谨务实的考证之上。再次重申《平复帖》中的“赢瘵”二字.有肺结核病的含义。

  • 标签: 谢光辉 “赢瘵”词义 中国 书法艺术 学术态度
  • 简介:弘一为民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书家。他的书作在视觉上极为传统,但作为一个'新派智识阶级',背后的理论支撑却具有鲜明的西学特征:他以西方艺术中的'三原则'和'构图'原理阐释中国传统书学中的'章法',极大地拓展了'章法'这一概念的含义,这在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同时,他对'章法'的布置、对'空白'的运用亦为书法风格史上罕见。他个人的书写曾经历过短暂的心理危机,但最终归于平淡。

  • 标签: 新考案 格式 三原则 构图 空白 字模
  • 简介:徐邦达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和书法家,世人有“华夏辨画第一人”、“徐半尺”之谓。徐邦达,字孚尹,号李菴:又号心远生,晚号蠖叟,祖籍浙江省海宁县。191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儒商家里。父字尧臣,为一家生丝出口公司总经理。经商之余,雅好古玩字画,常购置家中赏玩。徐邦达自幼聪慧好学,耳濡目染,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十几岁时,他拜苏州画家李涛(醉石)为师学习书法绘画。中国传统的学画方法,大凡从临摹入手,“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间以写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徐邦达对历代名家作品进行了大量临摹。他后来回忆说,当时,凡能见到的真迹,不管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鱼虫,都潜心描摹,这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眼界,而且对名家笔法,墨法、构图、设色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来画画、鉴画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中国 书画鉴定家 艺术家 徐邦达 人物介绍
  • 简介:2014年4月19日下午,由江苏省文联主办的“大有文章——章剑华‘新文人、新章草’书品鉴展”在宜兴吴冠中艺术馆拉开帷幕。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企鹏,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立人,宜兴市领导邵亚群、沈晓红以及众多省内外书画、文艺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 标签: 宜兴 文人 文章 品鉴 章草 党组副书记
  • 简介:有机会在《青少年书法》杂志上看到了《波颓风靡》和《书法?法?》两篇文章文章对中国书协副主席聂成文先生的草书进行批评。从艺术发展角度看这种文艺批评无异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对艺术家从本质上的关爱,是值得称道的。同时也觉得这两位作者

  • 标签: 书法点击 作者商榷 创作青少年
  • 简介:几十年来,我所交往的前辈名公,有不少我已写了文章,但也还有不少一直没有写过文章,现在趁此结集之际,补上一笔,借酬宿愿。一我认识的前辈中年龄最大的是苏局仙老先生。我与他通信交往时,是在七十年代末,那时他已将近百岁。事情有点偶然,记得是吴恩裕先生的夫人骆静兰女士,有一天告诉我:中华书局的一位朋友想求我为他的朋友作画,问我可不可以?我当时就答应了,画了

  • 标签:
  • 简介:记者:王院长,请您谈一下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科研与管理机制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绩?王文章:在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科研、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上有了很大推进,取得了很多成绩,这些成绩是在文化部的领导之下,全院科研人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团结奋斗取得的。

  • 标签: 中国艺术院 王文章 人物访谈 古琴艺术 艺术科研 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