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1996年,忍无可忍的波德里亚在法国左翼报纸《解放》(Liberation)上发表了《艺术的共谋》的专栏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当代艺术发起了致命的攻击,影响巨大。但颇为滑稽,许多艺术家居然利用这篇文章外在的威严,通过邀约作者讲座、参与艺术活动、撰写随笔等形式扩大其自身的艺术影响力,而完全忽略文章自身的批判性质,索性连文章带作者全部卷入到新一轮的艺术的共谋中去了。相信波德里亚也会在内心感到尴尬,佩艺术的制度与游戏法则又不可回避。波德里亚在此意义上也亲身参与了当代艺术的价值交换

  • 标签: 当代艺术 象征交换 专栏文章 虚拟 波德里亚 《解放》
  • 简介:“中国红”是多民族中国最重要的视觉象征符号。从他者命名到本土色尚,“红色中国”的视觉经验凝聚并非孤立僵化的历史遗存,而是一个不断生成、接纳、转化和传递的动态过程。“中国红”的符号建构和族群认同,体现了本土与外界器物交换、技术交换、制度交换和观念交换的历史成果。作为文化遗产的“中国红”也因此包涵两个面向:一是基于认同的文化统合力;二是强调区别的艺术生产力。

  • 标签: 中国红 传统色彩 丹砂 文化遗产 艺术人类学
  • 简介:为了鼓励青年新锐艺术家发展,香港的艺术公益机构K11艺术基金会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开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通过调查-发掘-孵化-展览的模式培育未来艺术英才。双方的合作以2015年1月15日开始的“第二届CAFAM未来展”为开端,K11艺术越金会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的展览、巡展提供香港及上海的场地支持。基金会创始人郑志刚先生在谈及此次选择央美美术馆作为合作对象时表示,“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景和使命是培植大中华区年轻新晋艺术家、设计师,并提升社会对中国内地、香港与及国际当代艺术的浓厚兴趣。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馆 基金会 合作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