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1868年,欧洲科学界经受了一次剧烈的神经震荡:莱比锡著名的勃洛克豪斯兄弟出版公司失火,大量已准备排版付印的科学著作毁于一炬。事发不久,在一辆驶往柏林的列车上,一位服饰考究、美髯潇洒的年轻绅士,遇见一位老人正哀哀哭泣。老人平静下来以后,请来年轻人理解并谅解他的失态。“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柏林的岑

  • 标签: 莱比锡 俄罗斯 欧洲 巴赫 性格 西班牙
  • 简介:在上个世纪初期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作家中,尼古拉·巴依阔夫的创作别具特色,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以东北的原始森林为背景,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时东北地区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以及俄罗斯侨民的日常生活。巴依阔夫1901年来到中国东北后,立刻被东北地区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所吸引,被她的美丽所折服。生活在哈尔滨和吉林的14个春秋里,他和当地的猎人走遍了大小兴安岭的山山水水,看遍了原始森林中几乎所有令他感兴趣的动植物,写出了《大王》,《兽情夜》,《圣诞之夜》,《原始森林的真理》等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其中最有影响、最能代表巴依阔夫创作风格的是中篇小说《大王》。

  • 标签: 巴依阔夫 《大王》 中篇小说 自然神教 佛教思想
  • 简介:本文认为,既不能简单地说“《伊》是爱国主义的”,也不能简单地说“《伊》是扩张主义的”。事实上,爱国主义与扩张主义作为团结的双重功能指向在作品中同时得到了体现;因而,我们认为《伊》的主题应该是“爱国主义与扩张主义的二奏”。

  • 标签: 扩张主义 爱国主义 《伊戈尔远征记》 二重奏 主题
  • 简介:西里的《中国文学史纲要》的诞生,与近代实证史学对西里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但考察西里研究中国文字的思路和方法,剖析其评论中国文明的观点,他深受近代欧洲东方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中国文学史纲要》的问世,还与沙皇俄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以及俄国人的东方观息息相关,其中俄国人的双重民族性格是此期俄国东方学研究兴盛的潜在动力。《中国文学史纲要》对中国宗教、中国文字、文学的研究和认识,在世界汉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中透露出的西里的中国观,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 标签: 王西里 《中国文学史纲要》 欧洲东方学 中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