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4月底至5月初,在风景秀丽杭州大学召开了中国和歌俳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诗歌俳国际研讨会。5天会程中,中日学者就两国诗文发展及交流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中国和歌俳句研究会会长李芒先生及日本著名歌人近藤芳美先生均表示这种活动很有意义,今后还要不断搞下去。

  • 标签: 李芒 杭州大学 程中
  • 简介:大型外国文学双月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文学创作界及广大读者关注和喜爱,其发行量不仅在国内外国文学期刊中一直遥遥领先,在众多文学类期刊中也一直名列前茅.一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一、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江苏期刊方阵双十佳期刊.

  • 标签: 杂志理事会 理事会成立 译林杂志
  • 简介:<正>经过几年酝酿和筹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于今年六月在南京成立。这个研究会成立,受到了国内外知名人士重视。许多外国文学翻译家、研究家、教育家发来了热情洋溢贺信和贺电。其中有冯至、伍蠡甫,季羡林、匡亚明、吴富恒、李赋宁。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秘书长、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美国斯坦福大学教

  • 标签: 外国文学教学 翻译家 季羡林 研究家 高等学校 东方文学
  • 简介:<正>法国文学讨论会于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这次讨论会有来自全国四十二个单位六十名法国文学工作者参加。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西语系、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五个单位发起并由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法国文学工作者首次盛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其中关于古典文学论文约占44%,关于现代文学论文约占56%。

  • 标签: 法国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南京大学 现代文学 西语系 中文系
  • 简介:<正>多雨南方春季,地势低洼老家在潮湿雨气里浸泡着。雨水多时候,天井出水不畅,积聚成水汪汪一潭,有一部分就化成雾状进入房间,被木板、粉墙吸附。从我睁开眼睛,这个百年老屋已经铅华洗尽。土木剥蚀在每个雨季到来时候,由于漏雨而加剧。小孩在一天天长大、强健,家园却一天天衰颓,总是在湿漉漉清晨醒来,就可以看到外边粉墙形成各种水印图案。不是一日形成,也不是一阵雨水杰作,这么多年,谁也记不得,多少没能进入地下雨水,成了这么多形制古怪、色泽深浅不一画面。那时,我正在幼儿园里对绘画产生兴趣,画着教科图上花鸟鱼虫。这花费了我太多工夫——为了不走形,务求使一些线条固定,像树脂里一线松针,无法移动得准确。其实,我是不喜欢准确,那些太方正、对称、均衡比例,使人下笔时没了童趣,远远不如我在课

  • 标签: 虚灵 使人 雨气 花鸟鱼虫 科图 漏雨
  • 简介:这是一座多雨城市,连绵雨水将我爱与伞紧紧地联结在一起。那是一把黑色伞,伞柄上包着皮革,一行白色线缝针脚,金属伞尖儿微微弯曲。从阿贝街驶往车库最后一班公交车就要出发了,我们急忙跑去赶车,偏偏把伞尖儿钩在了穆尼家窗格上。待我们下车会合时候,正赶上布兰查德城鼓笛乐队在伯格码头公厕后进行表演,观众不多,就几个从苏格兰酒吧门前路过行人:“有朝一日他会来/我所爱的人/他腰身壮,体魄强/我所爱的人。”这是一个礼拜天下午。

  • 标签: 公交车 苏格兰 码头 行人
  • 简介:对于谎言,对于真实,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默契地走在一起,成为社会某个时期一个风尚。一九九八年施瓦辛格主演那部《真实谎言》谢幕并没有让真实和谎言从我们意识视野走失,相反地关于谎言与真实我们在争议与怀疑中给予它生活中一个座位,默认了它存在。不知这是我们对于生活无可奈何,还是我们根本不想深究生活本来真实面目,就像记忆伤疤在疼痛过后我们赋予它瑰丽斑斓色彩一样,当初真实疼痛在虚假记忆里也沉淀成了美好。

  • 标签: 真实 魏微 瑰丽 小说 谎言 默契
  • 简介:虽然奥尼尔在自己剧作中揭露了男权世界诸多缺陷,但主宰着这位伟大艺术家戏剧创作依然是传统男权观念。本文通过分析《奇异插曲》中以男权观念为基准限定自己人生旅程女主人公尼娜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剧中几个男性人物对尼娜命运操纵与主宰,探讨了男性视角对奥尼尔创作该剧制约作用,及奥尼尔在剧中所表达对女性把握自我命运否定态度。

  • 标签: 男性视角 奥尼尔 男权观念 命运 女主人公 剧作
  • 简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学不仅要反映生活,更是要教会阅读。本文通过对华兹华斯《废毁茅舍》一诗分析,探讨了两种目光:“廉价目光”和“高明目光”,亦即两种阅读方式。从广义上讲,高明目光有助于洞见人性基本规律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从狭义上讲,这种目光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都不可或缺。文章还试图探讨如何获得高明目光并提出内在耕耘是首要途径。

  • 标签: 目光 阅读 人性的规律 内在的耕耘
  • 简介:安安,是福建晋江籍青年诗人。我曾是他诗歌处女集第一个读者,当时我曾为其中一首题为《中华》短诗赞叹不已,觉得他是一位很有创作灵性和创作潜力作者。没想到他在全国诗歌走向低谷情况下,短短几年中竟然在国内外不少有影响刊物接二连三发表诸多有分量力作,这的确是一个奇迹,难怪近年来他创作现状及其作品引起了诗坛关注和赞赏。

  • 标签: 诗歌 禅意 青年诗人 诗坛 诗作 创作
  • 简介:<正>【一、劳动】如果不是另一些事情发生,我是无法回忆起劳动,无法回忆起那些沸腾如火场景。在这个充满着隆隆机器声、消毒药棉味和明星流水生产线时代里提及"劳动"一词饱含着忧伤,劳动更像是农耕文明图腾。虽然他们隐藏在现实时间和空间之外,并受到岁月之河残酷冲刷,关于劳动,关于农耕记忆闸门却在这个夏天里受到外物沉重撞击,话语河流喷涌而出。那年我十岁,也许更小,在一个远离城市小村庄里静默地生活。没有电话,只有极少富裕人家购置十四英寸黑白电视。如果某个慷慨大方主人愿意把它搬到晒谷场上播放,那将是全村孩子盛大节日。那时候,我母亲一个四十多岁中年妇女,头发散乱,衣服经年累月沾着泥巴和汗渍,日夜在田野上疯狂行走。扛着锄头,戴着凉帽,带回花生、玉米、番薯还有麦子。我每天都跟着她,虽然一直跟不上她脚步。她走

  • 标签: 我的母亲 机器声 流水生产线 草木荣枯 黄昏时分 闪闪发亮
  • 简介:北宋人写词中,往往借用了前人诗句,或修改前人诗句以入词,却能做到浑然一体,似是天成,毫无拼接痕迹。我们把这种借用古人诗成句来抒发自己一时感情写作手段,姑且称之为借境。因为它不是词人自己独特创造,而是从前人诗武库中借来

  • 标签: 借境问题 文学研究 中国
  • 简介:《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身份寓言。它主要叙述了“印刷人”和“公益人”这两个身份“四大工程”故事,但又不限于此,还同时揭示这些身份背后“寓意”。富兰克林在自传结构上有效地运用身份认同,把个人身份渗透到民族身份之中,从而使家庭故事升华为民族寓言。

  • 标签: 富兰克林 自传 身份 寓言
  • 简介:<正>一《静静顿河》主体结构“大陆架”在作品中最著名一次整体显现是在第三部第六卷第二十八章后半部(金人译本,1208页—1210页),其情节内容是写主人公葛利高里在哥萨克暴动开始时思想上进行一次重大选择。当葛利高里为躲避红军追捕,潜逃到附近村庄一个亲戚家,“象野兽一样藏在马粪坯小窝棚里面”时候,他从亲戚嘴里听到哥萨克反对红军暴动消息后,一阵惊喜,“心里被压制着和隐藏着感情解放出来了”。小说写道:“……从前他想是什么呢?为什么心灵上就象一只被围捕受惊狼一样,要往来奔窜,寻找出路,希望解决矛盾呢!生活本来是很可笑、很简单。现在他觉得生活上根本没

  • 标签: 悲剧冲突 小说 女主人公 新生活 历史积淀 情节内容
  • 简介:《挪威森林》是日奉作家村上春树名作。夺论文认为,在这篇小说登场人物身上,存在潜在越境行为。这种越境行为既表现在时间上自由回溯上,也表现在此岸和他界间穿行上。在村上看来,死并不是生对立面,是生一部分。他界是生与死复合体。在与现世不能达成和谐直子身上,体现了一种明显他界志向,当然,对他界幢憬也就意味着对现世放弃,村上直指人类现世生存状态荒诞性。在《挪威森林》里飘荡着浓浓虚无和绝望,这正是我们现代人真实处境。

  • 标签: 越境 他界 荒诞
  • 简介:在读者和评论家眼中,铁凝似乎始终是一位“讲述女人自己故事”女性作家。是的,较之二十世纪晚期其他女性作家,铁凝作品对女性世界作了更为精细窥探,无疑具有更为鲜明女性写作特征。但当读了《安德烈晚上》后,我注意到了铁凝对自己既有的创作格局作出可贵超越——这并非说她已将自己创作关怀由女性世界移到了男性世界,而是说她已把对女性体验表达拓展

  • 标签: 安德烈的晚上 铁凝小说 女性世界 女性写作 文化心理 生存状态
  • 简介:<正>在军事文学领域中,前苏联伟大作家肖洛霍夫《一个人遭遇》是一篇独步古今短篇杰作。小说以其深沉感情力量和对人类命运哲理叩问,激起了东西方广大读者强烈共鸣。小说也以其对传统军事文学大胆、成功地突破和炉火纯青艺术成就在前苏联当代文学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其成为一部在前苏联的当代文学史上划时代不朽之作。

  • 标签: 《一个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 军事文学 悲剧命运 索科 主人公
  • 简介:西风马首。有哀蝉几树,高下声骤。村外烟消,水际沙寒,斜阳似恋亭堠。丝丝缕缕纷堪数,更仿佛、叶初开候。待月中、疏影东西,思共故人携手。摇落江潭万里,系船酒醒夜,长笛京口。读曲歌残,晓露翻鸦,萧瑟白门非旧。赤阑桥畔流云远,遮不住、短墙疏牖。话六朝、遗事凄凉,张绪近来消瘦。(《疏影·秋柳》)"秋柳"在清初诗词中,是一个十分"热门"又极其微妙题目。诗自顺治十四年(1657)王士稹在济南大明湖赋七律四章,转眼间传遍大江南北,和者数百家,和作几千首;而原倡主题,或言感慨良辰易逝,或谓凭

  • 标签: 朱彝尊 六朝 咏物词 作品主题 大明湖 西风
  • 简介:小说《西岸上宣礼》是伊朗现代小说史上名篇,历来被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经典篇章。本文在“爱国主义主题”这一传统认识之外,进一步论证小说深层主题在于揭示西方化将会给东方国家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带来深重灾难,表达了伊朗人民对坚守自己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坚强信念。本文还揭示了小说对当前国际局势预言性质。

  • 标签: 东方 西方伊斯兰 宣礼 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