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我记得当代英国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说过,在现代性中,“个体追求的,是他的自身,是一个不含混的、固定参照点。这是因为,理论的和实际的视阚以及生活的复杂化在前所未有地扩张”。我提倡“新子学”,正是想在现在传统文化复苏的潮流当中,寻求这样一个“不含混的、固定参照点”,借“新子学”这个名词来表达我以及我们这个研究团队的一些想法。

  • 标签: 诸子学 原点 重构 传统文化 研究团队 参照点
  • 简介:17世纪英国散文家艾萨克·沃尔顿的散文《钓客清谈》是英国文学经典之一,然而自出版以来却很少受到评论界关注。在散文中,沃尔顿看似描写垂钓者的生活,却以垂钓者的视角对英国田园生活的美好展开想象。在他看来,五月的英格兰乡村满载幸福时光,而挤奶姑娘作为善良美好的乡村劳动者代表则是欢乐、无忧无虑与童贞的象征,与美丽宁静的乡村风光融为一体,成为17世纪英国田园牧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沃尔顿对英格兰五月的重点描绘承袭了乔叟对这个特殊月份的理解,使之成为英国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时间,为他的"习静"哲学提供了丰厚的孕育土壤。

  • 标签: 沃尔顿 田园想象 挤奶姑娘 五月 “习静”
  • 简介:2016年6月27日-7月8日,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东方文学研究: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暑期学校。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暨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2所高校94名学员参加了暑期学校的学习活动。

  • 标签: 暑期学校 东方文学 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 简介:在菲利普·罗斯1997年出版的《美国牧歌》中,“美国亚当”和“美国田园主义”的民族神话是贯穿小说文本内外的重要纽带。通过聚焦一位犹太裔“美国亚当”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的家庭悲剧,小说讲述了亚当“纯真”的丧失和成熟,田园理想的破灭与坚守,以及美国田园主义情怀对现实的反思和改良意义。同时,小说以哀婉的笔调,冷静地审视了美国“大熔炉”概念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同化及族裔性消弭的倾向,并反思了60年代新左派的主要立场和实现途径,这也为理解20世纪末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策略和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想提供了一种思路。

  • 标签: 菲利普·罗斯 《美国牧歌》 美国亚当 美国田园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新保守主义
  • 简介:20世纪上半期的布尔人作家波斯曼是南非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马弗京路》以两次布尔战争为大背景,通过草原故事能手夏尔克·洛伦斯大叔之口,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非西北边境的马里科镇布尔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全面反思并批判了布尔人的宗教、道德和历史。在形式上,通过不可靠叙事人夏尔克·洛伦斯在不同时空间穿插变换,从而在叙述人和作者之间制造一种不确定的距离感,使作者能够游刃自如地对布尔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

  • 标签: 南非英语文学 波斯曼 《马弗京路》 不可靠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