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的现代性理念是建立在近代以来自然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的,它以线性时间来标明现代性历史的"进步"性质与方向。但"寻根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转捩点,曾开辟过一个很好的反思方向。它在"向后看"的维度上,从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内部来讨论民族灾难的发生动因,以否定线性历史的必然性,质疑进步理念的当然性。由此,"寻根文学"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导向了文化自省的路径,导向了对恒定的"深层结构"的寻觅和把握。

  • 标签: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现代性 民族灾难 线性时间 中国文学
  • 简介:2007年以来,我陆陆续续地读了些国外小说,如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卡德勒·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等等。严格地说,这些作家都不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师,但他们的作品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尤其是他们在书写底层生存的苦难时,叙事话语中始终洋溢着某种宽广而温暖的人性。这种人性,超越了日常伦理的规约,甚至屏蔽了简单的道德判断,仿佛岩隙中的甘泉,从生命里自然而然地缓缓涌出,悄无声息地浸润着读者的心扉。

  • 标签: 苦难 焦虑症 《追风筝的人》 写作 叙事话语 道德判断
  • 简介:清初浙江秀水李氏三兄弟李绳远、李良年、李符以文学著名,被称为“浙西三李”。“三李”都卷入了清初兴起的游幕洪流中,一生游幕,都选择了诗文表达人生经验。诗文承担了应酬与外交的功能,“三李”以诗歌作为交际工具在游幕生活中炫耀才华,以诗文记录内心生活,抒情言志。作为自我表达与宣说的有力媒介,诗文彰显了自我认知的多重层面,包含着自我反思与自我认同。

  • 标签: 人生经验 游幕 浙西 反省 焦虑 交际工具
  • 简介:中国文学批评在“全球化”语境和视域中产生的情结是自“五四”以来的现代性、民族性、传统性、本土性、世界性等情结的延续和发展,这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现实问题面前更显突出,其构成批评的困惑、矛盾和焦虑。批评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策略应主动应对挑战,在融入世界批评潮流的同时保持清醒和个性,创造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和“多元化”的“复调”批评。

  • 标签: 中国 文学批评 “全球化”语境 “多元化”批评 “复调”批评
  • 简介: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水墨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国水墨是中国的语言,它既说出中国的文化,也见证中国的精神。由于中国水墨画作品的大气磅礴和灵动秀美,所以它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 标签: 中国水墨画 精神存在 中华民族精神 当代 民族文化 精神支撑
  • 简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的特点。学习数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在实际中加以灵活运用。文章便以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完善。

  • 标签: 数学 应用数学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 简介:根据安排,笔者在之前对某校历史学院教育实习工作做了调查了解,在一初中历史课堂听课时,心理上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课堂上也不再专心致志,瞌睡的,说话的??凡此种种,不能不让人感慨:学生真是实际、历史课真是副科、历史老师真是无奈??。

  • 标签: 历史教学 初中 教育过程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档案局(馆)的政事职能不分、人员编制杂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一身、“局馆合一”的现状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矛盾等几个方面来简要探究我国目前档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档案管理体制 局馆合一 问题
  • 简介: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曾坚守着“一片净土”,只写正面、光明、快乐与温暖,读者的诉求也局限在这些方面,当时,有一位家长提出来他的孩子在看了儿童文学名著班苔莱耶夫的《表》后偷了母亲的一支自来水笔,引发了“儿童读物,竟然应如何描写阴暗面的问题”的讨论。

  • 标签: 儿童文学 文学创作 中国 文学美学 文学研究
  • 简介: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世界各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其文学观同样影响深远。本文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出发,探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观,通过对其早期作品《恶心》的作品解析,寻找萨特文学影响深远的原因。

  • 标签: 萨特 存在主义 哲学 文学
  • 简介:本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分为前技术时代、技术时代与后技术时代,并对这三个时代技术发展带来的艺术存在、接受方式及功能的变化进行梳理与辨析。

  • 标签: 艺术 技术 技术时代 赛博空间 视觉认知
  • 简介:本文分析了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未经诠释的学术话语“存在编码”,参照汉语写作中的同类现象,依次阐释:存在编码与语词的自然语义及其修辞化变异的关系:存在编码与人类经验世界的关系:存在编码以何种方式参与文学文本建构。指出:进入文学书写的“存在编码”,是个人修辞对公共经验局部偏离的存在之思与存在之诗。强势传播公共经验的文学书写,可能导向个人的傀儡生存;通篇流淌个人修辞的文学书写,可能导向个人介入社会的话语阻断。

  • 标签: 存在编码 个人修辞 公共经验 文学语言
  • 简介:摘要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英语技能以及英语实践能力。各大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强化高校英语公共课的学习,并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创新与实践意识,努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专业技术与英语素养全面的新时代的大学生人才。

  • 标签: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 简介:建构媒介存在论的目的是为新媒介文艺研究奠定哲学基础。媒介存在论是相对于媒介认识论、媒介本体论而言的,以现代哲学存在论为依托的一种后形而上学媒介哲学思想。媒介哲学的相关讨论和传统本体论向现代存在论的转型研究构成了媒介存在论提出和研究的主要理论语境。媒介存在论由“存在即信息”、“媒介即信息”、“媒介即存在”三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命题构成。媒介存在论认为:存在可以通过存在者的信息活动得到阐释。任何信息都是媒介中的信息,不存在媒介之外的自发、自在的信息。当存在者发挥媒介性功能时即为媒介。居间、谋合、容纳、赋形、生产等活动性质构成了媒介之为媒介的“媒介性”。在媒介性存在关系中存在方可显现。处于媒介位置的此在、语言等媒介性活动构成了存在的重要展开方式。媒介在根本上即存在“在起来”的境域,存在存在者的“媒一介”化活动方式。

  • 标签: 媒介存在论 存在即信息 媒介即信息 媒介即存在
  • 简介:<正>自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发布以后,中国动漫产业便迅速"热"了起来:"据国家工商总局对27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10月,全国动漫企业达5473家,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截止到2005年,全国有关动漫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达6.4万人,在校学生46.6万人。"与此同时,全国

  • 标签: 影视动画产业 思想道德建设 动画专业 少儿频道 动画制作 动画作品
  • 简介:按照康德的观点,不是历史导出未来的结果,而是在历史中的人的承担、奋斗(人要承担相信历史进步的义务,并以此意愿影响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结果反过来构成对历史的阐释。因此,今天的中国,作为20世纪革命与建设的结果,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就不仅指向未来,同时也指向历史。深层而言,二者乃是同一个问题,如何面对历史,也就意味着如何选择将来。

  • 标签: 历史进步 当代中国 文选 历史进程 20世纪 指向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国家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但是发展速度不断按加快的同时,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也应运而生,使得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不得不重视现阶段存在在我国诸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本文将主要从我国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解决相关矛盾方面进行初步的应对措施探索,从而达到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相关认识的清晰程度,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信息化程度向更高的水平和阶段迈进。

  • 标签: 会计电算化 企业发展 互联网大数据 应对策略
  • 简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香港“存在主义”的风行对香港的现代主义运动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促成因素和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在铺天盖地的评论上,亦反映在创作中。香港对“存在主义”的引进与传播大受报刊文化生态的影响,主要人物和重要概念的诠释都因时而易,成为香港大众文化的流行符码。倡导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固然强调自身精英的立场,却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不自觉卷入其中。此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存在主义”,其叙述包含了彼时香港民众的集体想象,并于六十年代中后期暗示了这种想象的转变方向。

  • 标签: 存在主义 大众文化 符码 精英姿态 想象的共同体
  • 简介:摘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方向和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上升,汽车的增加同时也催生了汽车维修行业,因此对汽车维修人员的需求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作为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在授课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 标签: 中职汽修专业 一体化教学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正>马克思曾提出过人的异化问题。对此,西方某些人,抬高马克思早期著作,贬低马克思成熟时期著作,制造所谓“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对立;苏联、东欧某些人,则用马克思成熟时期著作否定早期著作,认为异化说是马克思不成熟的表现,成熟后已抛弃了异化等概念,似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应该讲什么异化、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的。目前我国一些人也持有类似后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人性异化 两个马克思 青年马克思 人道主义 成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