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庄子》①对“命”的理解以及他对待“命”的态度可称之为庄子的“命”。广义的命包括生命长度和生命形态。历代学者在述及庄子的命时,多以“生死”称之,重点探索庄子对于生命长度的态度,甚至有以死亡哲学言之者。②然而,庄子命观之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贡献,不仅限于生死。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诉求于庄子更多的是如何面对波荡起伏的人生,即对待生命形态的态度。

  • 标签: 《庄子》 “命” 中国传统哲学 生命形态 死亡哲学 生死观
  • 简介: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今年已经103岁了。现如今人们提起杨绛,总要提起她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杨绛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 标签: 杨绛 读书观 《称心如意》 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著名作家
  • 简介:《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作品,讲述了荒原背景下五位男女的生命历程与人生结局,传达了哈代以宿命意识和性格命运为基础的命运理念。本文在探讨哈代命运催生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了哈代的自然意识与性格命运在小说中的体现。

  • 标签: 命运 宿命 性格 荒原
  • 简介:在张爱玲的笔下服饰是有灵性和生命的,特定环境中的服饰所指的韵味是深长迥然的,她反对服饰是空洞的、是抽象的说辞。服饰之于张爱玲是一种生命体验,她在小说里惠存的服饰情节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历史话题。可以笃定的说,服饰与其小说中人物命运息息相关,服饰也透漏着张爱玲对古典小说和古典美学的情有独钟。张爱玲用服饰来暗示人物命运,彰显人物性格,她把服饰与人物的灵魂默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她审美情趣的体现。

  • 标签: 张爱玲 女性的服饰 生命体验 人物性格 古典美学
  • 简介: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学者称鹤山先生,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是南宋后期重要的理学家。对于魏了翁的理学思想,学界近年来多有探讨,而笔者在此主要通过文集序跋分析作为理学家之魏了翁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即考察魏了翁所撰文集序跋中所涵载的文学信息。笔者勾稽《全宋文》及相关文献可知,魏了翁所撰文集序跋共计四十二篇。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此四十二篇文集序跋中,魏了翁所撰序题跋的对象大多是理学同道。

  • 标签: 魏了翁 序跋 文集 文学观 《全宋文》 理学家
  • 简介:王元骧是我国当代最活跃的文艺理论家之一。自1990年代以来,以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多了起来,重点阐述了他关于文学本质、文学观念和方法论的观点,这说明他的理论实践在现实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标签: 王元骧 历史逻辑 文学理论 教授 90年代以来 文艺美学思想
  • 简介:文艺作品的价值始终是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近些年,一些文艺作品在商业运作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和忧虑。2013年10月1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举办第二十九期“青年文艺论坛”,本期论坛的主题是“当前文艺作品的价值和评价标准问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孙佳山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林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刚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以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外的40多名青年学人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以当前热议的文艺作品为切入点,讨论了在历史转折年代不同文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及其所勾连的社会文化图景,探讨了现有的文艺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力图为建构科学、健康的文艺评价体系做出初步的探索。本刊特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 标签: 文艺作品 评价体系 价值观念 标准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简介: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第一部成名作《远离尘嚣》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小说描写了宗法社会与资本主义的较量,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自负、虚荣的女农场主芭斯谢芭的爱情变化。小说以女主人公和三个男人的爱情历程为主线,她的爱情也从最初肤浅的爱慕虚荣逐渐变得成熟而稳定,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这部小说也反映了哈代早期受宿命论影响的爱情

  • 标签: 托马斯·哈代 女性形象 爱情观
  • 简介:……快摆开你们新的雁阵啊,把这大写的“人”字——写向那万里长空!……——《雷锋之歌》贺敬之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最近,由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拍摄的文献艺术片《诗人贺敬之》以贺敬之在戏剧和诗歌道路上的创作与成就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贺敬之经历的时代及其心路历程,也展示了中国人在20世纪抗争、奋斗、探索的心灵史。

  • 标签: 《诗人贺敬之》 艺术片 大写 文献 万里 社会主义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