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近些年来,日语测试研究在国内外学界中备受瞩目。为明确我国日语测试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本研究梳理了国内近35年(1982年~2016年)日语测试研究,并以此为分析数据,进行了量化与质性分析。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日语测试研究自1982年发端,2008年后呈明显增长;研究成果数量年度分布不均,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实证性研究较少。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内日语测试研究经历了由介绍测试理论、测试方法到探究测试内部因素、测试与教学关系、测试评价指标的发展过程;近些年来,有关测试评价指标即信度、效度等研究呈下降趋势。本研究认为,今后,有必要更多开展基于理论实证性测试研究,同时,有必要开展基于国内日语课程教学测试研究,真正发挥测试试对教学正向反拨作用,以推动我国日语教学发展。

  • 标签: 日语测试 研究现状 发展动向 量化与质性分析
  • 简介:动名词句能形成“格成分+非格成分+动名词+助动词”句法结构。格成分包括现代日语主要格形式;非格成分包括时间状语与副词。动名词句中时间状语同现与动名词句叙述类型密切相关:在属性叙述场合,时间状语同现许可度较低,而在事象叙述场合时间状语同现许可度较高。动名词名词性(+N)降低了副词在动名词句中同现度,同时日本汉字音读词(漢語)副词出现率高于日本固有训读词(和語)副词。动名词句兼有无题句与有题句两种可能性,动名词动作性越高,题述倒装性就越低,两者成反比关系。

  • 标签: 动名词 双重性 句法
  • 简介:以中国文化人对有吉佐和子研究文本为研究对象,可以映射出中国文化人眼中有吉佐和子完整镜像,反映出中日关系发展变化。其中,中国文化人与有吉佐和子文化交流,是中日民间外交一个组成部分,见证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国文化人对有吉佐和子文学文本译介,体现了由主流向边缘转变特点,这种转变亦伴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所带来中日关系发展变化;而中国文化人对有吉佐和子文学文本研究所体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则是全球化时代学术文化研究繁荣表现。

  • 标签: 中日关系 中国文化人 有吉佐和子 研究文本
  • 简介:本文以政治语言学语言观为研究出发点,探究语言本体论框架下语言与文化关系,分析在政治交际中文化显性和隐性因素。以及通过文化认同获得交际主体认同并引起共识,从而达到政治目的过程。世界正在从由经济军事实力掌握一切主动权,过渡到以文化认同和意识吸引进行较量时代。而对于政治交际而言,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与语言相互作用又使得政治交际本身更具表现力,使得政治交际对话性具有更深层次意义。因此,在和平发展国际社会,我国应更好地运用我国博大精深语言和文化精髓.在政治交际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政治目的成功达成,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 标签: 政治语言学 语言 文化 政治交际:认同
  • 简介:民族文化是语言研究中无法回避内容之一。从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绝大多数学者都侧重研究具体事物或现象民族性方面,而对揭示语言与文化关系理论方法进行对比却少有论及。本文拟以揭示语言与文化关系各种理论为研究对象,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调查、思辨、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所涉及理论进行梳理,对其理论模式特点进行论证和对比,以期为语言与文化关系多角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文化 语言国情学 语言文化学 民族心理语言学 文化符号学
  • 简介:作为一种独特方法论,标记理论在包括社会性别定型在内的人文学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俄汉男女两性社会性别定型较为明显地见诸恭维、抱怨等言语行为,具有明显语用标记,体现了简约性、强制性、稳定性、复现性以及可预测性等社会性别语言世界图景中具有交际特征社会规约,彰显出毋容置疑社会性别因素。

  • 标签: 俄汉语 标记理论 语用标记 社会性别定型
  • 简介:汉日领属关系双主语句中NP_2同为一价名词,在小谓语VP语义选择特征和大主语NP_1语义扩散激活功能共同作用下,有时可以省略。汉语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可以有条件地变换成语义基本等值名词谓语句。而日语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只有当NP_2是抽象名词时,才可以变换为语义基本等值句末名词句。汉语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可以用来表示感叹,句式变换后,只有惯用组合作谓语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可以表达感叹语气;日语领属关系双主语句本身不能表达感叹语气,但NP_2是抽象名词双主语句可以变为带有感叹语气句末名词句。

  • 标签: 领属关系双主语句 一价名词 句法特征 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 句末名词句
  • 简介:在多数研究者从“我”主体丧失这一角度解读《再袭面包店》时,由石仓美智子所提出“夫妻关系”这一视角为解读该短篇提供了新空间。但石仓所谓“抢劫”是妻子想要完成、确认夫妻关系仪式这一论述却未能反映小说全貌。事实上,《再袭面包店》是村上春树通过“我”对现实社会中夫妻关系进行一次全面性思考。

  • 标签: 村上春树 再袭面包店 夫妻关系
  • 简介:本文以重新界定中国国家形象概念为核心研究目的,首先在国际政治语言学视域下对核心概念权力和国际秩序做出重新界定:权力就是一种通过政治话语交际行为建构并以话语形式存在国家间关系。国际秩序是一种国际社会构成方式,这种方式基于对彼此威胁度感知和化解。稳定国际秩序就是一种各国共同认可并对各国来说威胁度都达到能接受(最小值)最佳状态或国际社会构成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提出了关于国家形象定义:国家形象是在秩序维度下,他国对一国政治行为产生威胁度所进行的话语描述,并提出作为因变量国家形象。受到威胁度这一自变量影响。

  • 标签: 国家形象 国际政治语言学 权力 国际秩序 威胁度
  • 简介:"水"作为语言文化观念关键词之一,不仅具有其自身概念意义,同时还承载着丰富民族文化象征意义。俄汉语中包含"水"成语如同一面文化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两个民族对世界认知方式,因为外化语言结构凝结两个民族世世代代对"水"文化记忆和其所承载对客观世界认知结果及情感评价。本文以俄汉语中含有"水"概念成语为具体研究语料,立足于语言文化空间视角对比分析俄汉语中有关"水"所蕴含独特民族文化观念。

  • 标签: 文化观念 俄汉语 对比
  • 简介:"在日"文学是指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1910~1945)来到日本或被强行带到日本朝鲜人主要用"日语"创作文学总称。这些文学围绕着1945年8月5日朝鲜"解放"后仍残留于日本朝鲜人不回国理由、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状况以及日本社会存在着"民族(朝鲜人)差别"等问题,追问自我民族身份而创作小说、诗歌和短歌等。以最初获得芥川奖李恢成为首,"在日"作家历经第一世代(朝鲜半岛出生)、第二世代(日本出生)、第三·第四世代(父母及作家本人均日本出生)四个文学世代历史,在日本战后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战后70多年的当今,"在日"文学如何坚守自我民族身份,在日本现代文学中占据怎样位置,又将走向何方等,伴随着第一世代文学者相继故去,第三、第四世代文学者肩负着重要课题。

  • 标签: “在日”文学 日本战后文学 战后史 世代差异 民族身份认同 现状与课题
  • 简介:东北亚岛屿争端激化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发酵产物,更是各国在新形势下构筑有利于己方区域结构战略行为。奥巴马政府将争端激化视为推进"再平衡战略"机遇,通过介入纠纷立场差异引导争端朝向不同方向发展,达到操弄争端、控管争端双重目的。同时,东北亚岛屿争端也为美国带来了如协调盟友难度提高等挑战。随着争端持续激化,控管岛屿纠纷成为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东北亚战略重要内容。

  • 标签: 岛屿纠纷 东北亚 奥巴马政府 主权 日本
  • 简介:本论文吸收焦点理论与情态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两个语义分析标准,从结构与意义两个层面对限定副词和限定助词共现双重限定句进行了探讨。结论指出,不管限定副词和限定助词在句中是否拥有相同焦点和辖域,双方在语义上通常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这一语义差异有可能体现在基本义上,也有可能体现在附加义命题义或语气义上。本研究尝试性地解决了先行研究中少有涉猎限定副词与限定助词在双重限定句中功能分工问题。

  • 标签: 双重限定句 限定副词 限定助词 焦点
  • 简介:日语「ナ」形容词一直是一个争议问题,其中占有较大比重二字汉字「ナ」形容词由于在形态及语法功能上与名词及形容词有诸多联系,因此有必要对其词性进行详细考察分析。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选取日语二字汉字「ナ」形容词中词频最高50个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名词、「ナ」形容词、第三形容词典型特征,具体地制定了三个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将二字汉字「ナ」形容词细分为六类,用以考察「ナ」形容词内部连续性。在结合相关先行研究基础上,提出名词、「ナ」形容词、第三形容词是一个连续体发展路径;「ナ」形容词处在名词和第三形容词中间位置兼具名词和第三形容词特征。最后,本文分析了二字汉字「ナ」形容词出现多词性三大原因:①日语汉字词整体具有多词性特征;②从历时来看,二字汉字词词性会随时间发生变化。③二字汉字「ナ」形容词在修饰名词做定语时会出现「な」和「の」摇摆。

  • 标签: 词类 ナ形容词 名词 第三形容词 连续性
  • 简介: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神话元素,创造出了神话色彩浓厚并具有独特审美特性文本。神话具有混融性特点,将神话元素作为女性小说中重要现象进行分析,这要求研究者需跳出传统文学研究框架,运用跨学科理论与方法拓展新研究途径,为此,将语言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语言文化学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研究视角。本文拟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出发,以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神话人物、神话母题、神话时空为研究要素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神话元素及其功能进行阐释,以期为此方向研究提供些许有益启示。

  • 标签: 语言文化学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 神话元素
  • 简介:本文以2005年至2016年中俄领导人讲话0为语料,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中俄领导人讲话中互文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俄领导人对互文引用存在倾向性,且在引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互文现象运用可以映射出该国家政治语言世界文化图景,俄罗斯更侧重宣传“俄罗斯新思想”,塑造一个强大、统一、民主、自由国家形象,而中国则通过大量引用传统文化,展示出一个历史悠久、民主、和谐负责任大国形象。

  • 标签: 批评话语分析 互文现象 政治话语 国家形象
  • 简介:日本与中国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互惠互利经济关系由此得以延续。然而,战后七十年间,日本社会对战争历史观修正,使得中日及日韩两国间外交关系因日本历史修正主义问题一次又一次陷入岌岌可危境地。在对日本人历史观形成和变化研究中,日本历史教科书作为塑造战争后代历史观工具,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便被作为核心对象,频繁地运用于研究与讨论之中。本论文将国际关系学与叙述学和记忆学相结合,为剖析日本战争后代战争记忆和历史观形成提供了别树一帜角度。通过对1972年至2016年中日关系归纳与总结,观察每一个年代日本历史教科书对日本侵略战争描写及其相应变化,目的在于:第一,厘清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与历史教科书关联;通过观察历史教科书叙述变化,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研究着眼点进行调整与纠正;第二,为现阶段中国日本教科书研究提供新数据,并为未来中日关系改善提供新思考。

  • 标签: 中日关系 日本历史教科书 叙述 战争记忆
  • 简介:国家形象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刚刚兴起,但在传播领域和国际关系领域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尝试在语言学领域对国家形象进行理论建构,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俄罗斯媒体关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40余篇报道和评论进行分析,进而描述俄罗斯媒体在该主题下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在中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背景下,本研究能够深入理解俄罗斯对中国崛起态度,对中国自身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接受程度,以及对“一带一路”战略响应程度,同时能够对语言学领域国家形象研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 标签: 国家形象 “一带一路”战略:俄罗斯
  • 简介:语料库调查表明,韩汉疑问代词参与全称否定构式存在着"一对二"形义错配关系。韩语"???-"构式不仅可以表达与汉语"谁也~"构式相当"否定主体相关所有动作/事件"功能,还扩展出在汉语中由"没(有)人"构式担当"否定主体存在"功能。这证明了韩语"???"比汉语"谁也"具有更强扩张能力和更高库藏显赫度。韩汉语际差异原因,从有定性与无定性、否定焦点句法实现等角度可以得到说明。

  • 标签: 疑问代词 全称否定 存在否定 库藏显赫度 韩汉对比
  • 简介:「N1+あふれる+N2」结构是日语中出现频率颇高语言表现形式。本文认知语义学角度,以共时层面考察日语「N1+あふれる+N2」结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阐述在这一结构中动词「あふれる」语义发生功能类转特点,即由表现动词典型情状事件范畴转变为与形容词功能类似的属性范畴,句法功能也由陈述描写性功能向属性定性功能转变,即“事件→状态→属性”语义演变过程。通过对「N1+あふれる+N2」语义规约性、类转及其外在形式融合等词汇化要素检验,论证了「N1+あふれる+N2」具有词汇化倾向。

  • 标签: 共时 N1+あふれる+N2 词汇化 事件 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