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英汉互译中的冗余表达是如何产生的?英语初学者的翻译错误为什么都带有趋同性?它们跟中国学生的母语背景有没有关系?如果说德国哲学家茅特纳的"假如亚里斯多德说的是汉语或达可塔语,他的逻辑和范畴就会是另一个样子"的论断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影响中国人英语认知的最重要因素恐怕就离不开汉字汉语的背景了。作者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冗赘表达 汉—英翻译 汉字背景 母语思维
  • 简介:语料在外语教学中日见普及,给教师职能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深远影响。该文通过外研社英语语料的使用实例,认为数据驱动学习模式(DDL)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但教师在充当DDL的组织者,协商者和引导者的过程中,是建立在对语料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总结基础之上的,因而是一种数据驱动式教学。而要胜任这种教学,接受语料知识和技术培训也成为必须。

  • 标签: 数据驱动式教与学 语料库 教师培训
  • 简介: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专门考查谓语动词(时态、语态、语义、用法辨析)的试题很多,专门考查谓语动词(时态、语态、功能等)的试题也不少。但还有一些试题,为了考查谓语动词的用法,同时设置了谓语形式,或为了考查谓语动词的用法,设置了谓语动词形式作干扰项,从而使试题难度大大增加。是此?是彼?令众多考生困惑。如何选择?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一、仔细观察,抓关键词,判断句子结构

  • 标签: 谓语动词 子结构 动名词短语 试题难度 WRITING 干扰项
  • 简介:从语料研究给语言哲学观带来的变化出发,着重探讨语料视角下的语言教学观,主要观点包括:语言教学应该把日常英语中高频词的典型意义和典型短语范式教给学习者;短语教学必须与"识别——构建——探究"等认知过程联系起来,语料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实现该认知过程;语言学习是基于图式的重构过程,要求学习者主动探究和归纳语言意义和语言使用范式之间的关系,因此,学习者在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掌握新的语言技能,如将话语切分为有意义成分的能力,区分向心式结构与离心式结构的能力,用语言来认识、讨论和重组语言的能力,以及释义的技能。指出语料指引的语言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习者需求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语料库 短语 语料驱动教学法 语言技能
  • 简介:语料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立足于大量且真实的语言数据,并其进行系统且穷尽的分析,语料语言学极大丰富了语言学研究方法。语料分析统计软件AntConc具有索引,词表生成,主题词计算,搭配和词族提取等多种功能,可以为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的分析提供客观、翔实的语言证据和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主要是通过语料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试以巴金的著名小说《家》为研究对象,利用语料检索软件AntConc软件中的'索引''索引定位''搭配''词单''关键词单''搭配'等核心功能来分析小说的叙述视角、情节发展以、主要人物性格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 标签: 巴金 《家》 语料库 ANTCONC 主题词
  • 简介:该文探讨了利用语料辅助专业英语(ESP)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可行性、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等,提出语料对于专业英语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应加强专业英语语料的建设和使用。

  • 标签: 语料库 语言学 ESP教学
  • 简介:本文对目前欧洲已全面建成的大规模互动型术语——欧盟互动型术语进行了探索,尝试性回答了该术语的建设理据,并分析了它的属性与特征、价值与贡献,为构建以汉语为中心语的多语言互动型术语,服务于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启迪与借鉴。

  • 标签: 欧盟互动型术语库 属性与特征 价值与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
  • 简介:语言交际表义方式有两种:直义表达与蕴含表达。蕴含表达是将想要表达的意思"包含"于另一个字面义完全不同的句子之中体现出来,这就是非字面义表达。字面义表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要从理论上说明这种表达如何实现曲折地表达说话主体的意向:如果表达的不是以自己实际要表达的对象本身作为所表达出来的,而是用同对象及其行为有关时空、历史、因果、条件、发展等因素做出描述,与对象建立"曲折"的关系,以进行推论、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因而获得意义,这种表达就是这一意义的字面义表达。字面义表达式具有系统性,包含三个子系统:含义表达、词义变异的修辞表达和词义变义的惯用语的表达;它有四个特性:异质性、生成性、关系性以及历史性。字面义表达这样的运用需要利用含意思维,并要求使用者要对对象表达的本体论事实做出本体论承诺。

  • 标签: 非字面义表达 异质性、生成性、关系性、历史性 含意思维 本体论事实 本体论承诺
  • 简介:英语语料根据其库容量、检索系统和标识体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手工语料、计算机化的语料和新一代语料。笔者对语料语言学的发展阶段、不同类型语料的用途、计算机语料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并结合国内英语学习者语料建立的情况,对有代表性的语料给予了相应的评价,同时对国内外语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标签: 语料库 语料库语言学 阶段 发展
  • 简介:詹姆斯·弗尼莫尔·珀(J.F.Cooper,1789——1851)在历史和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惊人的。他是美国第一个创作了乌托邦式小说、历史传奇、社会小说、边疆小说和航海小说的伟大作家。他的创作推动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 标签: 尼莫尔 库珀 乌托邦式 朱迪思 印第安民族 妇女形象
  • 简介:国内学者对极性程度副词“极”的语法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因层面,鲜有涉及具体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研究专家Traugott曾提出关于语法化方向的假设,本文以此假设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汉语语料,从历时视角系统研究“极”的语法化过程和演变机制,发现“极”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阶段,但是其语法化等级有悖于Traugott的理论假设,并且主观化贯穿于整个“极”的语法化历程,泛化、隐喻、重新分析和类推只是其演变过程某个特定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机制。

  • 标签: “极” 语法化 语法化过程和等级 动因机制和演变方式
  • 简介:<正>卡尔·罗杰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把"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提出了"指导性教学"思想,作为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罗杰斯的"指导性教学"理论是在否定传统的指导性教学思想的背景下提出的。他主张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反对传统教学中将教师和课本置于教学发展的中心地位,认为学生应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要求充分发挥

  • 标签: 教育改革家 心理治疗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主体性 内驱力 学习过程
  • 简介:作为一种文类,奴隶叙事之间相似的结构方式和情节安排,以及重复性等特征,成为自传体文学独特的一种体裁。这种形式的特殊性产生于废奴运动语境的特殊需求,构筑了一个文本历史化的可能空间,同时凸显了裔前奴隶的身份诉求和集体经历。自传和奴隶叙事的文类差异其实也是一种话语差异,后者的产生和创作都与美国内战前后的意识形态、废奴运动和奴隶的身份诉求密切联系。奴隶叙事具有显明的作者意图,构造了自觉的写作模式,以见证和证言的方式,成为美国蓄奴制历史记忆的承载物,也成为了裔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奴隶叙事 自传 相似性 重复性 证言
  • 简介:本文围绕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句法结构的"自治性"与体验性等重大语言哲学命题,以语音模式、物质名词、空间介词、双宾结构为例证,着重对语音、语义、语法不同层面上的语义动机进行多维研究,旨在揭示"意符"与"意指"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析表明,语言符号,作为音和义构成的配对结合体,其深层潜在着千丝万缕的认知互动,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标签: 语言符号 非任意特性 多维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构式联接力是构式中某个词位的词语与该构式之间的吸引力强度。本研究在语料的基础上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双及物结构的相关问题。运用构式词位区别性分析法(DCA/distinctivecollexemeanalysis),采用专门的构式联接分析工具(Coll.analysis3.2a)对双及物结构进行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学习者语料中,哪些动词与双及物构式的共现频率最高,它们与双及物构式的联接力如何?(2)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双及物构式使用方面有何差异?

  • 标签: 英语双及物构式 语料库 构式联接力
  • 简介:基于自建的容量为32.5万字的英、汉语通俗歌曲歌词平行生语料,对比统计英汉两种语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发现歌词语篇中第一、二人称代词占绝对优势,指称主要依靠文外照应。

  • 标签: 歌词 语篇 语料库 人称代词 指称
  • 简介: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国文化现象在当代美国社会的发展特点。本文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研究了分属5个方面、包括40个中国文化词汇的每百万词频(PER/MIL)和总词频(FREQ)。词频分析表明,“中国”是最热门的话题,器物方面的中国文化词汇最受美国社会关注。

  • 标签: 中国文化词汇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词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