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种文类,奴隶叙事之间相似的结构方式和情节安排,以及重复性等特征,成为自传体文学独特的一种体裁。这种形式的特殊产生于废奴运动语境的特殊需求,构筑了一个文本历史化的可能空间,同时凸显了裔前奴隶的身份诉求和集体经历。自传和奴隶叙事的文类差异其实也是一种话语差异,后者的产生和创作都与美国内战前后的意识形态、废奴运动和奴隶的身份诉求密切联系。奴隶叙事具有显明的作者意图,构造了自觉的写作模式,以见证和证言的方式,成为美国蓄奴制历史记忆的承载物,也成为了裔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奴隶叙事 自传 相似性 重复性 证言
  • 简介:马克·吐温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美国作家之一,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译界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翻译,有选择性地侧重于其政治、革命和社会批判较强的作品,这与不同时期我国的社会政治及文化需要相呼应。与之相仿,在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评价中,也以分析与阐释其思想政治和社会批判意义为主,缺乏有深度的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评价与研究,马克·吐温也一定程度上成了我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武器"。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吐温的中国式呈像是偏重于思想和政治而缺少艺术的。这种现象从1978年后逐步有所变化。梳理与分析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过程,分析其中国式呈像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有助于我们深度认识马克·吐温,更新对他的研究,并为深化和推进外来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马克·吐温 传播 选择性接受 中国式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