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被字句一直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对观念被动句这一普遍的句法现象,至今尚无专门论述.本文以《清初档案》为对象,考察了近两百个观念被动句.结果表明,清初的观念被动句可以分为三类:N1+VP;N1+VP+N2;N1+N(主事者)+V+N2.本文还将观念被动句跟被字句和把字句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句式转换关系.

  • 标签: 《清初档案》 观念被动句 被字句 句式转换
  • 简介:彝语被动句在各方言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屈折形式和分析形式两大类。屈折形式是通过动词、代词本调变次高调表示主动态,本调表示被动态来体现.次高调在凉山彝语中多数情况下属于临时变调,不区别词汇意义,但在上述语法关系中它却具有语法意义。分析形式一种是通过语序表达主动句和被动句,即主语和宾语通过变换位置来体现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对立形式.但部分方言如凉山彝语被动句型只有0+S+VP一种而没有与之对应的主动句型S+0+VP。一种是通过一些被动标志词来体现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关系,彝语各方言间被动句及其标志词和位置也不一样。有关彝语被动标志词的形式和来源问题,从其句中位置和功能来看,它可能来源于彝语使动范畴分析形式的前缀词素.

  • 标签: 被动句式 变调 标志词
  • 简介:文章讨论汉语标题中的被动表述问题。指出广义的汉语被动表述性标题有受事主语标题、受事定语标题以及受事并列项标题。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上述标题的特点及其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描写和说明。

  • 标签: 标题 被动表述 受事主语 受事定语 受事并列项
  • 简介:<正>一目的、方法和结果本文考察1~5岁汉族儿童语言中的被动句,描述其结构状况和语义状况,勾勒其发展过程,并指出儿童使用被动句的特点。本文所说的被动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被动介(助)词的被动句,如“球给(他)拿走了”;一种是无被动介(助)词的被动句,如“球拿走了”。在被动句中,受事成分处于主语位置是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处于主语位置的语义成分除受事外还有其它性质的成分,如“结果”(飞机叠好了)、“内容”(故事讲完了)等等,这些成分也可

  • 标签: 被动句 儿童语言 语义关系 画册 “给” 主语
  • 简介:“著”是近代汉语重要的被动标记之一。“著”表被动起源于魏晋,延续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后期发展出与成熟时代的被字句类似的句法特点。从分布上看,著字被动句主要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文献中。近代汉语的著字被动句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是来源于表遭受义的受动型著字句,二是来源于表使令的使役型著字句。文章对如何离析这两种不同的来源作了初步的探索。

  • 标签: 被动句 被动标记“著” 分布 来源 受动型 使役型
  • 简介:被动句可以分为标记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本文考察孝感方言中的“着”字句、“把”字句、“尽”字句等三种标记被动句的基本格式、语义特点及其在类型学上的意义,探讨其被动标记的来源,比较其与普通话“被字句”的异同。

  • 标签: 孝感方言 标记被动句 “着”字句 “把”字句 “尽”字句
  • 简介:江西等地方言中"等"字表被动的用法是由于词义的演变和句法结构内部语义关系的变化双重影响而形成的.深入研究"等"表被动用法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被动句发展和演变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字表 方言 汉语被动句 语义关系 句法结构 用法
  • 简介:摘要德宏载瓦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语言,是国内景颇族5种支系语言当中的一种。它不像汉语、英语那样有典型的被动句和被动句标志词,但是不等于德宏载瓦语中没有被动义的表达,只是其表达的被动义比较弱,被动义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添加施事助词、受事助词和添加助动词tsaŋ⁵⁵(着、中)方式来表现。

  • 标签: 德宏载瓦语 被动义 表达方式
  • 简介:宁波方言被动句的主语语义类型十分丰富,在“NP1+拨+NP2+VP”式被动句中,NP1非受事的情况主要有:施事、感事、工具、材料、地点、对象、蒙事七类,整个句式所要表达的是言说者蒙受“拨”字引出的事件。言说者的主观性对该句式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宁波方言 “拨”字句 蒙事 被动
  • 简介:文章认为汉语“教/叫”字句发展为被动句,不是受事前移的结果,而是反身致使句发展的结果。表致使的“教/叫”字句“NP1+教/叫+NP2+V+NP3”中出现(包括隐含)了三个论元,如果“教/叫”前面的使动者NP1和后面的受事NP2之间存在反身关系,即当NP1和NP3是同一个对象,或者有领属关系,或者具有其他密切关系时,NP1的使动者的意味弱化,而其被动者的角色突显出来,经过重新分析,最终发展为被动句。这种演变萌芽于元代,发展于明末清初。这个假设在世界多种语言当中都可以找到佐证。

  • 标签: “教/叫”字句使役被动 反身致使类型学
  • 简介:本文分析了结构关系不同的、分别表示结构被动义和标记被动义的两种由字被动句,认定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对互补句式;两种句式之间既交叉又相通,既可以转换,又互有分工;选择不同的句式,常同复句关联和篇章衔接有关.本文还辨析了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差别,发现在结构上这两种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核心论元、附加成分、变化形式等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差异,在表达上这两种句式的句式语义、表义重心、信息焦点、语用倾向、时体特征等都具有重要而细微的不同.

  • 标签: 由字句 被字句 现代汉语 语法 标记被动句
  • 简介:文章针对叶狂和潘海华(2012b)试图证明“把”字句是平行于作格语言逆被动句的说法提出事实和理论两方面不同的意见。首先用事实说明汉语的“把”字句不一定是针对宾语的一种句法操作,然后分别从句法成分和论元角色两个角度论证“把”字的宾语也不一定是句法降级,从参与者、影响性、有定性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把”字句的高及物性。此后,文章在吕叔湘(1987)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证据论述汉语不是作格语言,讨论了受格与作格选择的话语功能动因,揭示了被动式与逆被动在各自所处的语法系统中分别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法过程。与被动态和逆被动态进行全方位比较,汉语“把”字句各方面的句法语义特征都与这两种语法过程渺不相涉。通过汉语“把”字句的实际运用统计观察,得出“把”字句在汉语中系统性价值的结论。

  • 标签: “把”字句 逆被动 作格的话语动
  • 简介:一、语文教育形成的怪三角目前,语文教育形成了一个怪三角,可称之为“语文怪三角”:一个角,人人都说语文重要——“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

  • 标签: 语文 教学定位 教育形成 语言学家 自然科学 大学教授
  • 简介:论广告语创作的定位策略邵敬敏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总形势的深入发展,广告事业也日益繁荣发达,相应的广告语的研究也兴旺起来了。一方面是广告学界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语言学界的研究。前者的研究,由于其重点是整个儿的广告业,侧重于广告的策略、创意、...

  • 标签: 广告语的创作 广告语创作 定位策略 广告宣传 广告学 矿泉水
  • 简介:文章以现代汉语叹词为考察对象,遵循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研究原则,对叹词的语法、语义属性和句法表现重新进行描写。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的叹词的词类地位进行定位:叹词是动词中的一类,可以叫做声音动词。

  • 标签: 叹词 词类 述谓性 生命度
  • 简介:文章主要考察了时间连接成分在篇章中的非定位情况,重点辨析了四组或是语义比较复杂、或是功能比较特殊的非定位的时间连接成分,试图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 标签: 时间连接成分 非定位性
  • 简介: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在“空间与图形”的具体内容上还是陈述方式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与强化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知识。因此,“空间观念”对广大教师来说也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新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把《标准》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 标签: 空间观念 有效策略
  • 简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有三大定位:国家工程、社会化、科学性。该定位的依据是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指示,以及我国语言资源现状和保护需求。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水平。主要任务包括中国语言资源的调查汇聚、建库保存、保护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工程的重点是通过田野调查、在线采录和文献典藏实现大规模语言资源汇聚,最大特色在于社会化的理念和工作模式。

  • 标签: 语言资源 语言保护 社会化
  • 简介: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是由师生共同创立、动态生成的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了一些“瓶颈”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轻过程、走形式等现象。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让老师适度指导,从而提高活动效率。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让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真正为学生成长奠基。

  • 标签: 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的转变 角色定位
  • 简介:“为R之所V”式的特征,前辈时贤已多有论述。笔者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调查了东汉三十四部佛经山,在十九部佛经(附录中加+者)中找到150例被动式,结合已有的成果分析,认为关于“为R之所V”式被动句的一些论断,仍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姑将自己的观察罗列于兹,敬请方家指正。东汉佛经的被动式共计十一种,具体资料见表格(一)。和中土文献不完全相同。与唐钰明(1987)提供的《东汉被动式频率表》㈢相比,佛经被动旬式有下面几个特点:“为R所v”、“为R之所v”式比中土文献运用频繁(“为R所V”式东汉时在中土文献亦广泛运用,但在佛经中更为频繁);与中土文献相比,“见V”式运用得很少;中土文献的“见V于R”、“V于R式”、“为R见v”、“被”字式佛经未见用例;“为”式与中土文献大致持平;“所V”式、“为R所V1所v2”式在中十文献中未见运用。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为R之所V”式。广泛运用的时代吴金华(1985)、唐钰明(1987)、柳士镇(1992)均指出,这一句式在战国末年已经出现。如:《管子·枢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但何时广泛应用,说法纷纭。吴金华(...

  • 标签: 东汉佛经 被动式 为R之所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