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浠水方言的人称代词程从荣湖北省稀水县地处鄂东,紧靠长江北岸。浠水话有两套人称代词:一套是“c我、c你、c他”[cgoclict`a]。用法上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另一套是“我、你、他”[golit`a],只能用作定语表领有,意思是我/我们家(的)、你/你...

  • 标签: 人称代词 家庭成员 方言 亲属称谓词 领属关系 浠水
  • 简介:文章介绍了南部方言龙溪话动词人称范畴的特点和用法.与羌语南部方言桃坪话和蒲溪话一样,龙溪羌语的人称也有不同的形式;与桃坪话和蒲溪话的人称范畴不同的是,龙溪话的人称标记除了与体有关以外,还与实然和非实然有关.文章从这个角度,分析龙溪羌语中不同形式的人称标记.另外,与其他接触汉语的羌语方言相比较,龙溪羌语仍然保留了人称的单数,并且没有消失的迹象.

  • 标签: 人称范畴 实然 非实然 龙溪羌语
  • 简介:西夏语句子的主要动词后面有时可以附加一个表示人称的后缀,其中单数第一、第二人称后缀的语音形式与相应的人称代词相同。文章根据最新公布的西夏文献指出,这种后缀既可以加在动词后面,也可以加在充当谓语的形容词后面,所以应该改称“谓词人称后缀”。西夏谓词的复数第一和第二人称后缀形式ni^2来自代词和名词后缀“等”nji^2。西夏语没有谓词第三人称后缀,则是因为在西夏语乃至整个羌语支的早期都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 标签: 西夏语 谓词 动词后缀 人称后缀 羌语支
  • 简介:前贤对苏州方言三身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限于苏州城区。基于对苏州郊区33个点的三身代词的田野调查,文章对苏州郊区复杂的三身代词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描写分析,对郊区内部的不同形式与城区的形式进行了共时比较,结合叶祥苓三十年前做的调查结果进行新旧历时对比,试图探究苏州郊区三身代词的渊源关系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并由此推断其历时音变过程。

  • 标签: 苏州郊区 三身人称代词 共时比较 音变
  • 简介:春秋语料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6个,即“我、余(予)、朕、台、吾、卬”。“我”、“余(予)”常见,其余不常见。“余(予)、朕、卬、吾、台”等只表示单数,而“我”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余”、“朕”、“台”、“我”这些第一人称代词不具有方言性。“卬”是“吾”的源头,“吾”是“卬”的变体,它们是西方周族人的方言词,“卬”始终未能进入共同语,“吾”在春秋时代开始进入共同语。

  • 标签: 春秋 第一人称代词
  • 简介:汉语许多方言点的单数人称代词作定语和作主宾语时的语音形式不同,常用来作主宾语的形式称为一般式,只能作定语的形式称为音变式。音变式能否带相当于"的"的定语标记词以及领有对象的范围在不同方言中表现出种种差异。音变式在不同方言中表现出的语法差异是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的演变造成的,音变式本质上是一种语法格,只是随着语言的演变成为一种残留形式。

  • 标签: 人称代词 音变式 功能演变 性质
  • 简介:杉洋镇地处古田县东部,邻接宁德,其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与以古田县城关口音为代表的古田话有明显的区别。文章以古田县城关话和宁德虎溟话人称代词为对比,全面梳理杉洋话的人称代词系统,分析其语用特点,并讨论了人称代词系统层次叠置的历时涵义。

  • 标签: 古田县杉洋话 人称代词 语用特点 层次叠置 方言混杂
  • 简介:本文运用韵律句法学理论──该理论认为韵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句子的合法性──对汉语的述补带宾句式中的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性质进行了重新认识。根据汉语的普通重音指派规则,提出这种句式中的述补结构必须是一个韵律词,解释了出现在带宾句式中的述补结构在音节上之所以有着严格限制的原因。相关的其他一些问题也因之得到解决。

  • 标签: 述补结构 带宾句式 韵律词 韵律句法 三音节 韵律规则
  • 简介: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张博宁夏大学汉语复合词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和动补式五种。其中后四种复合词中词素的先后顺序受句法关系的制约,与语法性质枪应的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并列式复合词中哪个词素在前、哪个词素在后,并不...

  • 标签: 并列式 词素序 词序 序排列 制约机制 制约因素
  • 简介:一般认为,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敬称的形式。但在河北平山方言中,却发现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敬称用法。在称说自己长辈时用“我”,在称说平辈或晚辈时用“俺”,音[n]。两者在其他语法表现上也不同。

  • 标签: 第一人称代词 敬称
  • 简介:本文通过对四种语境条件下及语言交际过程中,语境对语言各个层面及各种语言现象制约作用的概括论述,阐明了语境对语言制约的全面性、广泛性、普遍性;指出制约功能是语境的根本功能。并且粗略地论述了语境制约功能的四种基本表现形式。

  • 标签: 语言过程 语境 制约功能 表现形式
  • 简介:本文在对电视剧《亮剑》台词作定量考察的基础上,对汉语中“我李云龙”一类的“人称代词+NP”复指结构进行分析。本文从结构的内部构成、NP的语义特征和句子谓语及情态特征等多侧面进行描写。本文认为:汉语“人称代词+NP”复指结构是一种隐性述谓结构,其“NP”的功能在于凸显“人称代词”所指代对象在当下话语情境中说话人所认定的某种属性特征,从而造成该种结构表达的强主观性。这种强主观性的凸显,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句子[-事件]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汉语“人称代词+NP”结构是一种话语功能独特的短语结构,其主要的话语功能在于凸显代词所指对象在特定话语情境中所拥有的某种特定属性要素,从而规定着言者对这一对象的主观评价或是预测代词所指对象在话语情境中所要采取的特定行为。

  • 标签: 人称代词 复指结构 主观性 隐性述谓关系 话语功能
  • 简介:摘要英语是大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也会影响着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与就业情况,所以广大一线英语老师对于英语教学工作需要高度的重视,唯有这样才能将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找出来,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本文笔者便是以此为研究中心,期望对于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 标签: 制约 大学英语 教学效果 因素 对策
  • 简介:文章分析了韵律、语体对汉语表短时体动词VV重叠的制约。在韵律上,动词词长会影响重叠的能力和重叠的形式,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形式分别为A.A和A.BA.B,三音节及以上的动词无法重叠;由于普通重音的作用,部分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在普通重音的作用下扩词为语,具有短语的性质而只能按照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重叠为A.AB,但当普通重音不作用于双音节动词的第二个音节之上时,只能重叠为A.BA.B。在语体上,动词重叠由于具有“轻松随便”的意味以及口语的韵律特征而归属于口语非正式语体,由于口语非正式语体单位不能在正式场合下运用,所以词的语体色彩会影响其重叠的运用。

  • 标签: 动词重叠 词长 普通重音 韵律 语体
  • 简介:本文通过语义关系的描写来分析异体词的显隐与使用.异体词是一个典型范畴,应从这一角度来考虑异体词的文字与语义、词汇乃至语言的关系.从语义关系来看,异体词可以粗略地区分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变体的显隐与使用都有客观基础和心理现实,取舍与分化都有一定的难度.异体词的显隐和使用受语义空间的交叠、渗透、移位等因素的制约.语素义的区别在诸多方面对异体词分化产生影响,语义关系对异体词显隐和使用的制约具有现实同一性,异体词的发展大多是字形与语义的关系通过语用调适的结果.对异体词的功用与整理要辩证对待,综合权衡利弊得失.

  • 标签: 异体词 语义关系 典型范畴 分布 显隐 制约
  • 简介:文章以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为例,分析研究词汇类型对语音变异的制约情况。定量分析表明,词汇类型对语音变异具有制约作用,不同类型的词汇对语音变异的制约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话词语的借入是普通话对方言语音产生影响的一条重要途径;普通话对方言语音的影响由"普入词/方普词"到"固有词"以分类渐进的方式推进;普通话影响方言与方言接受普通话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

  • 标签: 词汇类型 语音变异 街上话 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