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猕猴桃溃疡是猕猴桃的一种毁灭性的枝干病害。本文通过对猕猴桃溃疡的调查和发病特点分析表明,猕猴桃溃疡在陕西省猕猴桃产区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6-15年生的树株发病率为15.1%-38.8%,病情指数5.82-21.85。受害最严重的是10-15年生的植株。每年2月下旬是猕猴桃溃疡的始发期,到10月下旬病菌以菌体在组织上越冬。发病程度与猕猴桃园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针对猕猴桃溃疡的发生危害程度提出了猕猴桃溃疡的综合防治方案。

  • 标签: 猕猴桃溃疡病 病情调查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 简介:目的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早期肝性脑病患者81例,随机分为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个性化优质护理的优质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复发率、临床治疗有效率、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优质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7%(38/41)、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5),优质组住院期间肝性脑复发率(4.87%,2/41)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P〈0.05),且优质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中开展个体化的优质护理,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止肝性脑复发,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使得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肝性脑病
  • 简介: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与骨密度的关系,提高对糖尿与骨质疏松之间关系的认识。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1月于我院行腰椎定量CT(QCT)检查男性中老年患者311例,年龄范围42~91岁,平均年龄66.5岁;其中2型糖尿(DM)患者123例,非DM(non-DM)患者188例。收集QCT测量的腰椎骨密度(BMD)数据。将DM和non-DM组的骨密度值的两独立样本做t检验。计算DM和non-DM组患者骨质疏松的总发病率和各年龄段发病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M和non-DM组骨密度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762,p=0.447。DM组的骨质疏松发病率(33.33%)略高于non-DM组(29.26%)。结论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略高于非糖尿病患者。QCT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监测。

  • 标签: 糖尿病 骨质疏松 定量CT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58例,根据ECT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GFR〈60mL/min)15例,肾功能轻度损伤组(GFR60-90mL/min)30例,肾功能正常组(GFR≥90mL/min)13例,正常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检测各组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的浓度水平。结果糖尿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肾功能中度以上损伤组、轻度损伤组分别和肾功能正常组、正常对照组间的Scr和BUN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三组和正常对照组Scr和BUN的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检测糖尿肾病的阳性率(84.4%)明显高于Scr(42.2%)和BUN(44.4%)。结论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对糖尿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