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刑法解释存在主张从立法者那里寻找立法原意的主观解释和主张通过法律解释使法律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解释之分歧。《共产宣言》的基本原理在中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共产宣言》法律思想中解读到刑法主观解释更具科学性:我国刑法的阶级性要求刑法解释应遵循立法原意;在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具有阶级性,我国民主的阶级性决定了刑法解释应遵循立法原意。最后,刑法主观解释更符合我国国情。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阶级性 刑法解释 罪刑法定
  • 简介:积极舆论监督是中国共产的一贯主张。除了在新闻宣传中总体把握正面宣传为主方针之外,中国共产还非常重视舆论监督的积极导向。这种积极导向思想主要包括舆论监督选题的多维考量,舆论监督数量和频次的把控,稿件处理给出积极建议,正面宣传跟进舆论监督,内参分流不宜公开的监督报道等方面内容。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舆论监督 积极导向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在宣传条件极为薄弱的情况下,仍积极展开宣传工作,为抗战的胜利和自身力量的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民众动员方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对外宣传工作三方面探讨中国共产的宣传工作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宣传 宣传策略
  • 简介:中国共产从20世纪20年代初诞生至今,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国共产建党初期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互冲突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57年,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进入了既排斥又融合阶段。第三阶段,从1957年中共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起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止,此阶段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认识再一次对立,出现全盘否定和排斥儒学的现象。第四阶段,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中共在这一时期对儒学的态度经历了由批判继承到继承发扬再到弘扬创新的过程。认识并省视这一发展过程,对于中国共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儒学
  • 简介:党风建设是我国建党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对我国的政局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也是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基础动力。针对党风建设中部分党员为民服务意识淡漠、依法行政观念不强等问题,可以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群众监督以及党性修养等方面加强党风建设。

  • 标签: 党风建设 新时期 民主集中制
  • 简介:理论宣讲对于武装群众、凝聚正能量非常重要,理论宣讲如何接地气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该文从研究理论宣讲必须接地气的根基、需要炼就的功夫、实现的途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更好发挥理论武装的巨大效应,助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 标签: 理论宣讲 接地气 原因 功夫 途径
  • 简介:前言1.部长们、代表团首脑和成员、多边和双边组织机构首脑、民间社会团体、教育工作者、青年与私营部门的代表们.我们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邀请,在2015年5月的今天,汇聚在韩国仁川.参加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我们感谢承办方韩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协办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难民署为此次论坛所作出的贡献与努力。同时,我们向这次盛会的发起者和领导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达最真挚的谢意。此次盛会对2030年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标签: 教育论坛 世界银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终身学习 仁川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简介: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伴随着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入闽而创新发展,并指导着苏区的革命实践。闽西成为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发源地。

  • 标签: 毛泽东 群众路线 闽西苏区 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