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福建画家可查考的主要在唐以后。据清代浙江海盐人黄锡蕃编撰的《闽中书画录》载,福建画家,计唐4人,五代1人,北宋52人,南宋24人,金2人,元20人,明408人,清188人,女画家24人,僧19人,道士18人,流寓7人,游宦35人,总802人。黄锡蕃曾游

  • 标签: 古代绘画 画家 院体画 南宋画院 山水画 莆田
  • 简介:如果一个男生偷偷看了我十分钟,我想他是喜欢我了;如果这个男生不是别人,而是章小可,我想此刻我的脸,会红得像海棠。

  • 标签: 漫过少年情 香浓漫过
  • 简介:《那年夏天》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小说以石家庄西郊的省农研所大院为背景,描写了1966年"文革"刚开始的那年夏天,发生在农研所一群中小学生身上的故事。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为创作素材,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把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浓缩在一个特殊夏天里集中展现,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唱响了一曲那个特殊年代的"童年歌谣"。

  • 标签: 童年 长篇小说 漫评
  • 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腐蚀》是揭露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罪恶活动的重要作品。这部日记体长篇小说是茅盾一九四一年初夏开始创作的。同年五月至九月在香港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上连载。十月,由上海华夏书店出版单行本。作品以重庆为背景,通过日记主人公——一个失足落水的女特务赵惠明从受骗、犯罪到觉醒、自新的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统治反共反人民的血腥罪恶和勾结汉奸的卖国阴谋,尖锐地提出了在民族抗战的历史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问题。

  • 标签: 腐蚀 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 灵魂 挣扎 青年知识分子
  • 简介: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观念、手段的变革使终身学习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在对中国西部,尤其是陕西省边远地区远程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指出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践和丰富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确立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突出了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协作性小组学习;丰富多样的多种媒体远程学习材料。满足了在职成人的全面学习与个性化需求;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保证了优质资源的传输与共享;便利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实践着无所不在与终身过程的学习;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提高个人生存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作者进而提出必须通过变革学习与生存观念、建立法律保障体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财政与舆论支持系统来促进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 标签: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中国西部 终身学习 在职学习 基本途径与保障措施
  • 简介:很多虚拟学习社区没有被充分利用。以"VB爱好者乐园"为个案,从协同论的角度分析该社区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从"加大系统开放"、"促进序参量的形成"、"控制负作用参量,促进正作用参量"和"促进协同,强化竞争"等四个维度提出协同论对虚拟学习社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协同论 自组织系统 虚拟学习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