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其经典作品《结束语:语言学与诗学》中,区分了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区分了符指过程中的六大因素,进一步论述了日常语言的六种因素及其六种相应功能,即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和代码等六种因素,对应的表达功能、意动功能、指涉功能、诗的功能、交流功能和元语言功能等六种功能。赵毅衡先生将这个语言交际模式与符号学作了融合,完善了雅各布森的六符指理论,并将该理论推演到广告、品牌等符号学研究中,拓展了对语言交际模式的运用。本文在考察梳理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媒介的基础上,从六符指视角对这些媒介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些媒介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试图揭示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些规律。

  • 标签: 雅各布森 六符指 藏传佛教 文化 传播媒介 日常性媒介
  • 简介:在多元环境下,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载体、传播渠道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媒介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也为传统艺术的传播实践和传播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讨新形势下,传统艺术传播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随着中国传统艺术生存环境的转换以及传播实践的不断深入,其现代传播问题成为学术热点。

  • 标签: 中国传统艺术 本位传播 延伸传播 方式与特征
  • 简介:基于科技期刊史与科学传播史的视角,本文采用原始文献考证法,研究创刊于1916年《民铎》的传播策略。该刊开设“专号”承担哲学思想传播与人文科学宣传的双重职能,集学术性、人文性、科普性与新闻性于一体,推动哲学思想不断前行。该刊主编李石岑针对当时社会现状,致力于利用西方的“新思想”来冲击顽固存在于我国的封建专制意识形态来鼓舞和影响新青年,积极传播进化论思潮,以其广阔的视野与先进的思想,赢得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推崇和赞许。其编辑出版发行了6期专号的传播策略实践与成果,为当代期刊策划提供了重要借鉴。

  • 标签: 《民铎》 编辑传播策略 科学传播史 科技期刊史
  • 简介:吐槽是网络特有的内容生产方式,网络吐槽是近年来受众的集体吐槽和全民狂欢的典型表现形式。以具有代表性的2014年春晚吐槽为例,春晚吐槽源自几个原因:央视的有意为之;网络的娱乐化追求;受众的猎奇和从众心理;网络空间的交互行为。网络吐槽现象是一种趋势,是新媒体与旧媒体的融合,可使得媒介与受众达到双赢的局面,应因势利导,实现吐槽的正面效应。

  • 标签: 网络 娱乐化 大众传播 交互决定论
  • 简介:唐代幕府与唐代小说的繁荣关系甚密。首先,幕府聚集了大批气类相投的文士争相参与小说创作;其次,幕府业余生活丰富、宴饮聚会频繁、幕府闲谈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再则,幕府文人因入幕、出幕、聘问等原因,出入于使府、馆驿中,其流动性为素材搜集、小说传播带来方便。

  • 标签: 唐代幕府 唐代小说 创作 传播
  • 简介:抗战血火中诞生的《重庆各报联合版》,不仅在中国新闻与文化传播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而且在世界新闻与文化传播史上也同样称得上是一个奇迹。《重庆各报联合版》不仅反映了在民族生死关头,中国新闻与文化传播界空前团结、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而且充分展现出抗战时期中国政治文化多元格局中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动人历史景观。

  • 标签: 《重庆各报联合版》 抗战 传播 新闻 报纸
  • 简介:南宁市"绿城"城市品牌传播虽然已取得进步,但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大。从传播学、营销学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城市品牌传播及城市形象营销理论,南宁市"绿城"城市形象品牌传播创新策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打造独特的大型的"绿城"特色节日品牌;二要在传统媒体传播基础上,运用新媒体强力推广,建设好政府相关权威和特色网站;三要利用民族文化和区域国际文化包装和传播城市品牌;四要整合多种公关手段开展360度强势传播

  • 标签: “绿城”南宁 城市形象品牌传播 创新策略
  • 简介:生态危机的产生和东西方各具特色的生态智慧构成了生态报告文学崛起的现实和思想基础,但其兴起也与报告文学自身独特的文体属性和内在品格密切相关。生态报告文学可以被视为向社会发声以竞逐意义的文学载体,它对现实危机的展现与揭露往往能直击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报告文学同时兼有报告的公信力和文学的煽动性。现实意义和建基于采访的非虚构性叙述,二者同为生态报告文学的重要特质。

  • 标签: 生态 报告文学 文学传播 生态文学 文学
  • 简介:美国传播学者尼尔·伯兹曼认为,课程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系统,因此,可以从教育传播模型的视角分析不同网络课程之间的差异。然而,传统的教育传播四要素模型在解释网络教育时存在很多缺陷。将德国学者托马斯·赫尔斯曼提出的ICT框架和教育传播四要素模型相结合。构建出一个包含五个要素的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利用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分析当下几种主要的网络课程。常见的网络课程可以分为I类、C类、I+C等三种主要类型;教学活动是影响学习者参与、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由于班额和教师投入的差异.C类和I+C类网络课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系列亚类,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 标签: 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 ICT框架 在线学习活动 网络课程分类 MOOC
  • 简介:备课中的"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很多时候教师忽略"备学生"这一环节,尤其是高校教师。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学生在接受知识活动中所处位置和所发挥作用,并根据选择性定律阐述"备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从备学生的各个环节入手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传播学 备学生 选择性定律
  • 简介:在全球化背景下,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目前的研究仍限于对陶瓷术语和陶瓷器物名称翻译以及陶瓷文本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的随感式的经验总结,亟需系统宏观理论的指导.选取跨文化传播学这一新的视角,研究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及关系,构建一个有效的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传播模式,对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 外宣翻译 现状 跨文化传播学
  • 简介:微博以新型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出现,其本身固有的信息风险使得用户在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与微博本身的传播属性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行为偏差,大学生深受影响.一方面,基于他们对于网络知识结构认知的不成熟、媒介技术的薄弱、信息处理能力日益的弱化以及主体意识的淡薄,限制他们在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另一方面,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不仅能够完善自身发展、体现个人价值,也能在走出象牙塔后成为参与社会竞争、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砝码.基于此,我们将微博信息传播的潜在风险作为切入点,寻得基于微博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之路.

  • 标签: 微博传播 信息风险 媒介素养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