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庄子继承了孔子“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识人的基本原则,并将之具体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九”察人之法。试图通过猝问、远使、近使、烦使、急期、危境、委财、醉酒、杂处等方式或情境,考察被考察对象的心理意志品质、道德操守、价值倾向以及处世办事能力。简言之,即是考察被考察对象的“内圣”与“外王”状况。庄子这种通过设置不同情境、期望从多角度去考察被考察对象的知人智慧,至今看来,其对于化解当前我国各级各类部门或有关用人单位存在的用人失察等问题,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 标签: 庄子 九征 知人 内圣外王
  • 简介:从叙事视角上来说,《北》采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增加了所叙事件的真实性。从人物作用上来说,行动元与角色的双重作用不仅使读者与故事人物失去距离感,而且能够更加生动入微地反映时代的苦难,体现深刻的思想内容。从叙述节奏上来说,本诗在整体顺叙的基础上间以倒叙,历数往事、追根溯源,拓宽了作品意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综合运用了省略、停顿、场景、概要等叙述手法,时间表现方式上松紧结合、舒张有致。此外,本诗采用意象叙事和用典叙事,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了丰富、深广的社会内容,传达了复杂、深刻的思想意蕴。

  • 标签: 杜甫 《北征》 叙事艺术 诗史
  • 简介:西周到春秋时期,战争徭役不断,大批男子被去服役,家中的女子被迫和人长期分离,忍受别离之痛。对于统治者来说,只有获取妇的支持才能安抚人,保证战争政策的顺利推行。为此周统治者选择了上古传下来的乐教方式,编撰了融汇社会教化用意的诗歌来教化民众。受明确的社会教化目的的影响,《诗经》中妇的两个突出特点:对丈夫的依恋、痛苦中的支持和坚持,都被赋予了丰富的社会教化内涵。《诗经》中妇的社会现实特征反映了周王朝对战争政策推行的重视,也表明了周王朝礼乐教化国策实施的特色。

  • 标签: 《诗经》 征妇 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