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巡视监察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前代的基础上,汉代巡视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帝王亲自巡视、帝王遣使巡视和中央监察机构对地方及地方监察机构(包括地方行政长官等)对所属州县巡视等四种类型,从中央到地方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巡视系统。巡视制度起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作用,有利的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以史为鉴,全面总结汉代巡视制度的经验教训,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当前的巡视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汉代 巡视制度 历史启示
  • 简介:毛泽东治藏统战方略的成功实践,为巩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统一战线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高度重视上层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它对党的西藏工作的特殊重要作用;对上层人士既坚持标准又不作过高要求,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必要的斗争与必要的让步的策略方针,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西藏稳定;实行民主协商,适当照顾爱国上层人士的利益;把团结上层同争取群众相结合,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 标签: 毛泽东 西藏 统一战线 基本方略 历史启示
  • 简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历史悠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它的发展既受到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复杂的影响,又受到知识迅猛发展、学科分化与综合共存的影响,甚至还受到各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制约.

  • 标签: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政治体制 讲座 学系 研究所 大学规模
  • 简介:根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规模壮大与创业学学科的发展,可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47—1979)、发展期(1979—1989)、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前已形成了课程体系系统化、机构体系多样化、支持体系完善化、评价体系科学化、师资体系专业化的特征。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发展可看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须在政府、社会、企业、高校4方面协同联动,构成一个能动的系统。

  • 标签: 美国高校 创业教育 发展历史
  • 简介: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只是少数高校的自发行为,采用了一些零星的项目。到70年代,项目制逐渐确立起来,高校对教学空前重视,并得到外部基金会的资助。进入80年代,教学促进中心大量出现,这些中心拥有稳定的经费支持。90年代,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普遍设立,兼职教师和终身教职教师的发展问题被提上日程。目前国内对大学教师重评价、轻发展的倾向很严重。一方面,高校没有为教师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教师疲于应对各种考核,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个人的发展问题。

  • 标签: 美国 大学教师发展 历史进程
  • 简介:玄学教育思想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人的觉醒'和'人的解放'的时代.玄学教育思想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人本主义、自然主义和理性清谈.它在思维方式上、思想内容上、理论形态上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向,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对我们现代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教学任务、教风改革等诸方面的深入研究亦颇具启示.

  • 标签: 玄学教育思想 历史意义 现代启示
  • 简介: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在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中自然成长起来的,并不断地将高等教育内外的合理成分吸收进来,随时进行着相应的调整。三种类型的认证机构所开展的六种基本的认证活动指向两个核心目标:关于学校的机构目标和关于公众的公共目标。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律性、自治性、未来导向性、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与美国文化精神的一体性等特点。它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制度建设应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母体文化和历史土壤中;始终恪守自己的核心功能与价值;区分学术权力与政治权力的行使空间;把握制度变革的均衡性;注意国际经验吸收的适宜性。

  • 标签: 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美国 历史 结构
  • 简介:自二战后到21世纪的今天,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经历了从战后的外交援助为主的政策推进,到20世纪80年代后以确保全球经济竞争力为核心的政策驱动,再到21世纪的从防御到以维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战略的政策转变,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 标签: 教育国际化 历史变迁 美国 经济竞争力
  • 简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回顾历史,展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发展,要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本质属性,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体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试方法,继承课程评价的优良传统,引进国外课程评价的模式与方法并使之中国化、思想政治化.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 历史阶段 评价主体 考试方法 评价模式
  • 简介: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领域“重新发现”了制度分析在解释现实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形成了遍及整个社会科学的新兴分析范式;其中,在政治科学中就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即社会学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中最早形成方法论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流派,历史制度主义通过对制度变迁历史过程的追溯来展现各政治变量的复杂结构关系,并将各行动者纳入制度建构的框架之下,对制度的产生、发展、成熟乃至终结做出整体性阐释。

  • 标签: 主义 历史 认证制度 工程教育 变迁 社会科学
  • 简介:因本期刊登'2007年中国工程教育高层论坛'一组专稿(其中包括工程教育论坛、改革与发展、企业视野三个栏目的内容),原定

  • 标签:
  • 简介:2009年本刊后三期将主要围绕下列专题刊载相应的研究文章:第二期: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高等教育及评估的改革第三期:国家与地方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评估

  • 标签: 征稿启示
  • 简介:长征前夕出版的《红色中华》杂志;1934年湘江之役前,红五军团团长董振堂和政委刘伯承手写给红34师的一份作战命令;红军战士为了向一户藏民家庭购买青稞充饥,插在田地里的一块刻着借据的木牌;毛泽东《论持久战》最早的英文版本;日本“东方会议”对华政策讨论稿;(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罗斯福总统特使关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秘密情报。

  • 标签: 敌后抗日根据地 东方会议 田中奏折 作战命令 董振堂 罗斯福总统
  • 简介:如果想了解一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剧是哪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些品质考究、制作精良的历史剧。当年的电视荧幕上少见恢弘壮阔的战争场面,也缺乏逼真的特技效果,但有导演、编剧和演员对艺术形象的精准把握和认真的态度。

  • 标签: 历史 特技效果 艺术形象 电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软院校IT课程是企业化培训方式和院校课程的融合,它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研究微软院校IT课程,分析其优势与问题,对于高校IT教育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微软 IT课程 特点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