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最鲜明的品格,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面从严治党系列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的伟大自我革命,就是要不忘初心,直指问题要害,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就是要解决长期执政党如何确保纯洁性的时代党建难题、如何强起来的时代发展难题以及如何实现和平崛起的时代中国难题,就是要依托"个体-组织-制度"的整体协同并进,以自我发展厚实自我革命的基础,以组织活力跨越自我革命的难关,以制度优势确保自我革命的可持续,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品格
  • 简介: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得以最终确立。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在反对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道路 武装斗争 农村根据地
  • 简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中国共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 复兴
  • 简介:富农问题是贯穿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对富农的政策。往往会影响多个方面的政策,关系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文章通过对土地革命时期各个阶段富农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富农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农民 土地革命 富农政策
  • 简介:中国共产革命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的生动体现,是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智慧凝结,呈现出一以贯之的传承特征,且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挖掘革命精神的内涵,赓续革命精神的共时性和历时性谱系,弘扬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革命精神赓续与弘扬的理论、历史和实践三维向度的交互演绎宣示了中国共产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决心。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革命精神 理论内涵 历史谱系 实践价值
  • 简介: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创新的前奏(1922-1937):对民族"自治"理论的认识及初步实践.建党初期的早期领导人借鉴了俄国的民族"自治"理论,提出了的民族"自治"理论;长征中把民族"自治"理论付诸实践,创新了县、乡两级自治政权;(2)创新的进程(1937-1949.1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抗日战争期间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解放战争期间创新了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创新的标志(1949.10-1956):建国初期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全面创新并付诸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创新
  • 简介:摘要1924年的国民大革命,在国共两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燃烧了大半个中国。但因国民党内部两大系-蒋、汪军阀,先后勾结大地主,转向镇压共产。国民革命变成了新、旧军阀夺取权力的战争。大革命失败了。

  • 标签: 国民革命 大革命 失败
  • 简介:乡村小说中革命农民形象和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及两者关系有一个明显的交织在一起的消长过程,造成这种消长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作家的革命者身分的强化。作家对知识分子的塑造显示了其建构身分的紧张感。伴随着形象的消长,作家身分出现了谦卑化趋向。革命知识分子身分的特定性导致了作家身分的崩溃.作家的自我认同中存在无解的悖论。

  • 标签: 乡村小说 革命农民形象 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作家身分
  • 简介:刘大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1905年,他加入光复会,投身革命事业。1910年起,他编辑《绍兴公报》,积极宣传革命。面对绍兴封建顽固势力的投机“革命”,他进行坚决斗争,力主易帜。在袁世凯阴谋篡权的过程中,他予以大力揭露和批判,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力主征讨。最后被迫流亡海外,但始终心系革命。应该说,刘大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标签: 辛亥革命 刘大白 革命活动与斗争
  • 简介:科学评价军事革命的价值,即是对军事革命客观认识的继续深化,又是对新军事革命采取应对对策的必要前提。在充分肯定了军事革命的军事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指出了军事革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辩证分析了军事革命价值的基本性质及军事革命价值在一定条件下有出现的变化,对今后“怎么办”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对研究军事革命的价值问题,夺取新的智能化军事革命的主动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军事革命 军事价值 社会价值 军事活动
  • 简介:<正>非常感谢能到北大法学院法学社来讲一下我这两三年的一些法学思考。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论革命的法理学",这是我这一两年准备撰写的一本小册子的第一部分。按照我的计划,这本小册子的题目就叫《国家的构建:从革命的法理学到反革命的法

  • 标签: 政治国家 论革命 法学思考 宪法学 神义论 现代法理学
  • 简介:一文体是独立成篇的文章的体裁或样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规格和模式。它反映了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文体的本质在于表达思想,选用何种文体样式表达思想,是由社会生活表达需要决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思维活动的发达,人们从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中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文体样式。在我国历史上,文体样式经历了若干次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我们姑且叫它文体革命吧!

  • 标签: 文体革命 《新青年》 文体样式 社会生活实践 科学文化 思维活动
  • 简介:孔老二是春秋末期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言人,他抛出“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妄图挽救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为适应“复礼”的需要,他又极力鼓吹以“天命论”为核心的一整套唯心史观,作为其欺骗、麻痹、统治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

  • 标签: 教育革命 批判 “克己复礼” 春秋末期 奴隶制度 唯心史观
  • 简介:在阶级社会里,教育从来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利用教育大搞反革命复辟活动。他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奴隶制社会,实现其“兴灭困,继绝世,举逸民”的反动政治目的,办起“私学”,广收门徒,极力鼓吹“学而优则仕”,为奴隶主阶级培养“死守善道”的忠实奴才。

  • 标签: “学而优则仕” 革命 阶级社会 奴隶制社会 阶级斗争 政治目的
  • 简介:<正>部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上的《革命烈士诗三首》,收李大钊、恽代英、李少石三烈士的七言绝句各一首.李大钊的《口占一绝》是一篇豪壮的“再造神州”的宣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个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不久就被北洋军阀的首领、窃国大盗袁世凯所篡夺.190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后,复辟帝制,妄想龙袍加身的丑剧在紧锣密鼓声中开场.在这“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的时候,“义

  • 标签: 革命烈士 试析 造神 祖国 战友 袁世凯
  • 简介:西满革命烈士陵园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刘春艳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站前大街与民航路交角西北侧的南山风景区内。为缅怀革命先烈,使烈士忠骨荣葬龙沙,光珲业绩流芳百世.1947年7月,在中共中央西满分局、西满军区、黑嫩省政府的倡导下,西...

  • 标签: 烈士陵园 齐齐哈尔市 革命烈士 黄克诚 抗美援朝战争 死难烈士
  • 简介:2013年,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迎来了建会100周年。为弘扬几代留学人员志存高远、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彰显留学人员在推进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的杰出贡献,欧美同学会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以志纪念。

  • 标签: 欧美同学会 留学人员 中华 理想 爱国主义情怀 现代化进程
  • 简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中华鳖和中华草龟的蛋白组分和主要过敏原。结果表明,中华鳖有8个蛋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Mr)分布在25000~110000之间,主要过敏原在42000和64000附近,中华草龟有10个蛋白组分,Mr分布在25000~70000之间,主要过敏原组分Mr在36000附近。提示中华鳖和草龟有相近的蛋白条带,在36000和42000之间可能有共同的过敏原,但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有待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中华鳖 中华草龟 过敏原 免疫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