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很多论者面对“这一代”对“那一代”的批评,总是强调“历史”,强调“当时环境”,以此为“那一代”辩护。如果当时是对的,现在是错的,那现在说出来,岂不正是时候?如果当时就不全对,现在说出来,岂不就更需要了?简直有点晚了。如果当时就是对的,现在仍是对的,你

  • 标签: 学术讨论 “那一代” 教师评价 中学 语文教师
  • 简介:<正>为纪念我国近代民主宪政的先驱宋教仁诞辰105周年,由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省历史学会和桃源县政协联合发起,1987年4月5日至8日在湖南省桃源县召开了宋教仁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九个省市和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宋教仁及其友人的后裔共八十余人。举行这种专题性的、有国外学者参加的纪念宋教仁学术讨论会,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会议收到论文38篇,《宋教仁评传》一册。桃源县政协特为会议编辑了《宋教仁纪念专辑》,辑录了《宋教仁传略》、《宋教仁家世》、有关人士撰写的回忆录,以及国内外学者的论文等计22万余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宋教仁的评价有不少偏颇之处,说他思想上是“二民主义”,组织上有闹分裂

  • 标签: 宋教仁 学术讨论会 中部同盟会 孙中山 民主宪政 湖南省
  • 简介:1988年12月29日至1989年元月2日,在湖南省城长沙,举行了首届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重要领袖人物,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黄兴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多数论者对黄兴的评价偏低。这次与会的近百名中外专家学者,提出以下八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黄兴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听闻题。与会者认为,过去许多论者曾给黄兴戴过“右派”、“中间偏右”、“妥协派”、“二民主义者”的帽子是不当的。黄兴一贯坚持爱国、民主的旗帜,不是右派。在南北议和中,黄兴主张过妥协,但马克思主义者也并不一概排斥妥协,孙中山当时也曾主张妥协,黄兴在妥协中还存在抗争。黄

  • 标签: 黄兴 辛亥革命时期 学术讨论会 民主革命家 爱国主义者 中外专家学者
  • 简介:由中国非洲史研究会、贵州省史学会和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共同举办的全国非洲史学术讨论会从十月二十日到二十六日在我院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人民日报国际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图书馆、南开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学院、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学院、重庆师范学院、南充师范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贵州省历史研究所、贵州省史学会和解放军总参等单位的代表共五十二人。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非洲史 西南民族 湘潭大学 历史研究所 历史系
  • 简介: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澳大利亚、法国、联邦德国、匈牙利、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美国、苏联等国的专家以及国内专家、学者一百一十五名参加了会议,其中不少学者是国际蒙古学界的著名专家。会议按照蒙古语言、文学、历史三个领域分为三个分会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蒙古学 蒙古人民共和国 国内专家 学术交流
  • 简介:<正>南宋末年抗击蒙古军的重要战场——合川钓鱼城的历史及其有关问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史学界逐渐引起人们的更大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和探讨,由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与合川史学会联合发起举办的“钓鱼城历史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合川县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同志,和一部分中学教师,共五十多人。

  • 标签: 合川钓鱼城 学术讨论会 有关问题 保卫战 深入开展 南宋
  • 简介:<正>1993年10月18日,上海师范大学地域研究所发起召开了《发展与问题:战后东亚现代化历程》学术讨论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相关系所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的有关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讨论会上,上海师大校长兼地域研究所所长王邦佐教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王沪宁教授、上海师大历史系萧功秦副教授、上海师大地域研究所桑玉成副教授、日本东京女子大学铃

  • 标签: 发展与问题 现代化历程 学术讨论会 东亚地区 地域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 简介:<正>我校历史系受教育部推荐的十院校《中国古代史》教材编写组的委托,与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和广东民族学院政史系联合主办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1日至25日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专家、教授、教学科研工作者、编辑人员共一百多人.其中包括汉族、满族、维吾尔族、壮族、瑶族、黎族和土家族等各民族的代表.这次会议是继1981年北京香山座谈会后,第二次讨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全国性学术会议.鉴于香山座谈会讨论和初步解决了历史上的中国和历史上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两大问题,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定为:

  • 标签: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讨论会 史学 民族研究 香山 《中国古代史》
  • 简介:受中国数学会委托,西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五次全国非线性泛函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8日在重庆市北碚召开。到会代表80多名,他们来自50多个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这次会议收到论文40多篇,报告近40人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从会议可以看出,非线性泛函分析某些问题的研究正在系统而深入地开展,并且涉及了一些新课题,加强了应用研究,扩大了研究范围。年青人的研究工作进行得十分活跃,会议还讨论了下次学术交流的有关问题.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非线性泛函分析 中国数学会 学术交流 日至 西南师范大学
  • 简介:<正>1996年1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史学所和学林出版社,在本校逸夫楼贵宾厅联合召开了庆贺《金文大字典》成功出版发行暨学术讨论会。来自上海各高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到会,对《金文大字典》的编撰与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华东师大主要党政领导看望了与会的专家学者,并作了充满感情的讲话。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也与会并代表宣传部领导对《金文大字典》的成功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金文大字典》由著名古文字学家、史学研究所教授戴家祥先生带领几位助手,历时十五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出版发行 宣传部 专家学者 古文字学 表示热
  • 简介:<正>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七次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1月14日至18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代表及外国留学生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讨论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

  • 标签: 中国近代文学 学术讨论会 民族精神 梁启超 华南师范大学 陈去病
  • 简介:<正>广东省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逝世四十周年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九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我校举行.这次会议是由省政协教育组、省高教局、省教育厅、市教育委员会、省陶行知研究会和我校等单位联合发起和主办的.会议由省陶研会常务副会长、原育才学校学生周毅主持.省陶研会会长、我校副校长黎克明教授致开幕词.省政协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省陶行知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应

  • 标签: 陶行知研究 学术讨论会 陶研会 广东省 政协 副会长
  • 简介:<正>3月下旬,历史系与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联合举行学术讨论会,评论近代杰出的革命家黄兴。在提出的论文里和讨论会上,一般都认为,从黄兴毕生事功看来,大体可以辛亥武昌首义为界标,分为前期和后期。与会者认为,前期的黄兴,是一个英气勃勃、勇往直前的革命家。还在1903年时,他就站在革命的前列,组织华兴会,领导发动反清武装起义。1905年,由于孙中山的倡导,中国的革命者在东京组成同盟会。其间,黄兴赞衰辟划,极有建树。同盟会成立后,黄兴首先以他那刻苦磨励、矢志笃行的革命家本色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印象。1907年后同盟会举发的历次武装起义,黄兴都曾参与筹谋,并多次亲自领导,表现了不辞劳瘁、舍生忘死的英雄气

  • 标签: 黄兴 孙中山 考古研究 同盟会 学术讨论会 武昌首义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人文的研究不断深化并逐渐渗透到信息管理学科、人文学科等各个领域。档案与数字人文的不断融合,使档案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着重分析了数字人文与档案的逻辑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 标签: 数字人文 档案学 学科研究
  • 简介:由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安徽省历史学会、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合肥市社联、合肥市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日至9日在合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工作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60多代表参加了会议,提出学术论文30多篇。这是解放以来第一次举行的全国性的李鸿章学术研究讨论会。会议围绕着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对李鸿章举办近代工业,促进中国近代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但具体评价意见却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越来越多的同志从中国社会近代化、中国走向世界、中国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近代中国 历史学会 近代经济 学术论文 政协文史资料
  • 简介:从1896年春,清政府正式往日本派了13名留日学生起,至今整整100年了.百年中,大约有10万人赴日留学.从1896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50年间,留日生约5万多;此后的50年,尤其是近15年.留日生又有4万多.百年中有10万人的庞大的中国留学生队伍去学习和研究日本,自然对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探讨近百年中国留日生的走向及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就成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留日生 中国留学生 留日学生 日本观 中日两国